【大紀元2020年12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丹紐約報導)上週五(18日)紐約市宣布取消初中「篩選錄取」(Screen),同時教育局也授權校長可以取消高中的「篩選錄取」。
紐約同源會(CACAGNY)對此發聲明表示,當紐約市的教育質量不斷下降時,取消「篩選錄取」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家長領導者促進課程與教育組織」(PLACE NYC)則認為,高中應繼續實行以學術為基礎的錄取標準。
紐約同源會主席黃友興(Phil Wong)表示,紐約市需要更多學校提供嚴格的教育,在更多社區開設更多學校。多年來不斷有學生逃離紐約市公校,帶頭的是非裔,他們到了「成功學院」(Success Academy)等特許學校就讀。今年疫情期間,天主教學校依舊開放,上五天面授課,吸引了諸多公校學生轉到天主教學校,這些學校的等候名單很長;另外,長島等郊區的學校也急增50%的學額,以滿足紐約公校學生的轉學潮,從中可看出優質學校深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黃友興說,紐約市是大型學區,它幾乎是另外兩個大學區——洛杉磯和芝加哥之和。紐約市有各種各樣的學校,可以容納各種各樣的學生,對於在考試中表現優異的學生,有他們的學校;對於在「篩選」中脫穎而出的學生,也有他們的學校;而有些學生更願意在家附近「就近入學」,亦有適合他們的學校。「沒有理由對每個人強加單一的、全面強制性的系統,如果不明白這種『基本的多元化』,那麼這個龐大的、多元化的城市就不適合你。」
市長白思豪的兒子曾就讀特殊高中布碌崙科技高中,教育總監卡蘭薩的孩子也曾就讀舊金山地區最好的學校,黃友興說,「市長和教育總監應該明白,所有族裔的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進入教育嚴格的學校。市長、教育總監,你們也可以想想,你們當初把自己的孩子送入了什麼學校?」
「家長領導者促進課程與教育組織」負責人朱雅婷發表聲明表示,紐約市教育局以缺乏學業成績,作為今年取消初中「篩選錄取」的主要原因,但同時又承認這樣的數據存在,可以用於高中錄取,「懇請高中校長繼續實行以學術為基礎的錄取標準,以確保學生與學校的課程相匹配。」
朱雅婷同時表示,市長在過去7年未能改善教育質量,未能縮小不同學校之間的學術差距,反而推廣所謂「多樣性」、「公平性」,分散了注意力,而且以「抽籤錄取」的方式來試圖掩蓋其未能改善小學(K-5年級)教學質量的失敗。
朱雅婷認為,市長應改善和擴大學術項目,如在初中和高中增加開設天才班、榮譽班等,實現市長「所有人的卓越」(Excellence For All)的承諾,教育局也應為那些需要額外支持的學生提供專門的資源和項目。◇
責任編輯: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