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10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洪雅文編譯報導)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13兆美元的經濟正在放緩,多個指標顯示,中國從貨運到電廠發電、就業到娛樂支出均趨於疲軟。
路透社報導,中國週五(10月18日)將發布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這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指標,因為即使中國經濟表現出微小變化也會對其它主要經濟體產生連鎖反應。
經濟學家預料,中國由於與美國的貿易戰升級加上國內需求減弱,經濟的增長速度將放緩至1990年以來最低水平。儘管人民幣貶值,北京方面採取了刺激措施,包括削減約2820億美元的稅費,但中國經濟放緩情況似乎仍在加劇。
據路透調查,預計中國第三季度GDP將增長6.1%。一些分析師認為,該季度的經濟增長速度將降至6%以下,低於中共政府2019年增長目標的最低值。
以下六個指標均指向中國的經濟呈現放緩狀態。
1. 製造業工作
儘管中共官方發布的失業率保持穩定,但有跡象表明,國內需求低迷以及與美國的貿易摩擦,引發了中國製造業裁員的增加。
自去年以來,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中的就業跟蹤要素(employment-tracking component,該行業狀況的快照)一直呈急劇下降的趨勢。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2019年8月份的數據首次跌破47。該數據低於50,表明企業僱用的員工偏少。
2. 電機產品出口
去年年底,中國電機類產品的對外發貨開始收縮。這與2018年大部分時間的兩位數增長形成明顯對比。
對於2019年,出口一直在下降,反映出美國對中國製造商徵收關稅所造成的損失。9月出口額的跌幅是近10個月來最大的,不包括2月份的數據,2月因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波動較大。
甚至連人民幣下跌也未能阻止出口下降。從去年年初貿易戰爆發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已經下跌了12%。
3. 鐵路貨運
中國超過10萬公里的鐵路線貨運量,自2017年底以來因為內需疲軟,其每年的增長逐月遞減。與之前的每月兩位數百分比增長相比,鐵路貨運大部分已放緩至一位數增長,甚至完全呈現下降。
儘管中共國有鐵路總公司在今年四月為支持經濟而降低了運費,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取消了收費,但經濟增長仍在放緩。
據報導,鐵路貨運是中共總理李克強在2000年代中期擔任遼寧省委書記時,所青睞的一項經濟指標。
4. 電力發電
中國的電力行業規模龐大,是衡量中國工業部門活動的關鍵指標。但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發電量增長已明顯放緩至三年來的最低水平。
占GDP近三分之一的中國工業,由於美中貿易戰使供應鏈轉移,承受了不少壓力。
5. 汽車銷售
去年,中國的汽車銷量自1990年代以來首次下降。今年9月份,占零售總額約十分之一的汽車銷量連續第15個月下降,這打擊了外界對中國——最大汽車市場快速復甦的期待。
除汽車外,隨著收入增長趨緩和債務水平攀升,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正在減少,包括從智能手機到家具等所有商品。而消費者支出又占中國經濟60%以上。
6. 電影票房收入
中國2018年的電影票房收入比去年同期趨緊,僅增長了9%,達到86億美元。相比之下,2017年增長了近13.5%。
隨著消費者收緊支出,今年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增長速度進一步下滑。
路透社根據中國電影數據信息網(China Movie Data Information Network)提供的每日數據計算得出,中國上個月的票房收入已下滑至2018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