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5月27日訊】
前言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是以基本的階級關係而存在的,階級鬥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階級的利益是靠獲得統治地位來維護的,統治階級利益的實現是建立在對被統治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基礎之上的。
以中華民族的正統史觀來看,人類社會是以基本的倫理關係而存在和維繫的,以此為基礎構建的道德禮法原則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的根基,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不在於階級鬥爭,而取決於利益集團之間的妥協與合作,利益集團的利益(包含階級利益)不是靠統治地位來維護的,而是靠多方認同的制度來保障的。
階級這個名詞大概是從近代被引入中國的吧!(是誰首次把它們連用,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專用名詞,歡迎有志者考證。)階和級在漢語中都有層次差別的意思,階的本義是臺階,後被引申為官員的級別;級的本意為等級,也可引申為臺階。所以階級本義就是等級差別的意思。等級差別是這個世界的普遍規律,它表現的是世界的多樣性及多層次性的存在狀態,所以,階級本是個非常中性、非常樸素的一個普通名詞。但是在馬克思主義那裡,階級卻成了一個十分狹隘的專用名詞,特指以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係來劃分的兩大對立的利益集團,並把這兩個利益集團的關係理解為人類社會所有複雜關係的總和。因此,階級關係就被馬克思主義界定為人類社會的第一關係,是超越倫理關係、天人關係的人類社會的根本關係。以此階級分析謬說,馬克思主義顛覆了人類已有的清晰歷史線索,毀壞了古老世界的和諧與安寧,重新建立起一套極其狹隘的歷史觀與價值觀。階級分析法、階級學說是馬克思主義解釋社會歷史的核心思想,共產革命理論、國家暴力理論、民主與專政的統一論,都是建立在這一核心思想的基石之上。如果不抽掉階級分析這個馬克思主義的主心骨,中共的意識型態就依然會有市場。
一、社會發展的動力辨析及為西方正統的矛盾學說正名
階級分析法是貫穿馬克思主義歷史哲學體系的核心線索,其實質是把黑格爾的矛盾學說機械般地套用到社會歷史領域,並對其中的概念、原理進行了篡改和歪曲,最後把西方哲學中最精華的部分扭曲變形為最醜陋的階級鬥爭學說。
馬克思主義首先對社會歷史運動的主體(由人所組成的利益集團)做了粗略的一分為二,定義為兩大階級,以此作為推動社會運動的矛盾的兩個方面,再偷換概念把社會主體之間的辯證矛盾關係改造成了對立和鬥爭關係,使「社會矛盾」推動社會發展的辯證規律變成了「階級鬥爭」推動社會發展的暴力理論。
從這裡開始,馬克思主義接連犯了兩個錯誤:其一,社會發展本是由多矛盾體系來推動的,矛盾的主體是一定歷史時期內所存在的大大小小的不同利益集團,其間的關係錯綜複雜,絕不可能清晰地被劃分成利益相同的兩大對立階級(詳解見下文);其二,把社會運動的推動力理解為矛盾中的對立關係,進而推導出了武裝鬥爭、階級暴力革命的奪權學說,這樣就把一個中性的西方哲學規律轉換為惡性的血腥暴力理論。
黑格爾的矛盾學說本是告訴人們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存在著對立統一關係(即辯證矛盾關係),矛盾雙方之間以對立的姿態存在,卻以相互認同、相互妥協、相互承認的方式而運動變化,這種運動的實質就是接受對方,認同對方,所以也叫做向對立面轉化(用中國文化的術語解釋就是老子所講的「反也者,道之動也」),轉化的結果將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雙方目前的對立衝突關係,使整個矛盾體向和諧穩定的平衡態轉變。也就是說引起問題的根源是對立衝突關係,但解決問題、化解對立關係的方式和途徑、卻是靠對立雙方之間的妥協與合作,靠它們之間的相互認同與承認(向對立面轉化),即依靠統一關係。辯證的矛盾體正是以這種普遍方式存在和運動變化的。
馬克思主義繼承了黑格爾的「矛盾學說」,承認「矛盾」(關係)是事物運動變化的根源,卻偷換概念把「矛盾關係」(包含對立和統一兩種關係)轉換為「對立關係」(只包含對立性這一種關係),如此,社會運動的動力也就從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包含對立和統一兩種關係)轉變成了利益主體之間的對立和鬥爭。馬列主義偷換概念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社會矛盾一①→階級矛盾一②→階級對立一③→階級鬥爭
以上環節①所犯的錯誤只是在主體界定上的粗淺機械罷了(將多矛盾體系界定為兩大對立階級的雙矛盾體系),但是環節②卻是赤裸裸的偷換概念,將「辯證矛盾關係」偷換為「對立關係」,使用了移花接木式的嫁接欺騙術誤導民眾,這就顯得面目猙獰相當可惡了。尋著這條邏輯線索,如果你認同黑格爾的矛盾論,認為矛盾是事物運動變化的推動力,那麼你就得承認階級鬥爭是社會歷史運動的推動力,多麼荒謬啊!一部馬克思主義到處都貫穿著這樣強暴式的邏輯轉換,但是可歎的是、能看出其中破綻的中國學者實在太少!
馬克思主義在這裡混淆了辯證矛盾和一般狹義矛盾的概念。
黑格爾的辯證矛盾包含兩個方面,對立面和統一面,所以,辯證矛盾在西方哲學中被定義為「對立統一關係」,也就是說一個完整的矛盾體必須是由對立和統一兩種關係構成,僅僅有對立性而沒有統一性不構成辯證矛盾關係(這一條是理解本節的核心內容)。而一般場合經常使用的狹義矛盾則僅僅表明衝突和對立關係,不包含統一關係,如:她倆最近鬧矛盾了,你說的話前後矛盾,這都是指狹義矛盾,不是辯證矛盾。狹義矛盾只是辯證矛盾中的一個關係,這兩個矛盾之間是一和二、部分和整體的關係,雖然名稱相同,但內涵和意義卻完全不同。大陸哲學書上論述這兩個矛盾的區別時,用主觀矛盾和客觀矛盾來解釋,那只是注重了它們在某些具體領域應用時的特殊形態,既以偏概全,不能概括所有領域的所有應用形態(如以上所舉兩個例子,前者是客觀領域的狹義矛盾,後者為主觀領域的狹義矛盾),更沒有注重它們本質上的差別,因此實際上並沒有指明它們之間清晰的區別。
這種由於概念上的誤用而導致邏輯上的混亂現象在哲學領域還有很多例子,如抽象的聯繫和具體的聯繫,抽象的運動和具體的運動之間,都使用同一個名詞,但概念所處的抽象層次不同,所以意義也就完全不同,如果亂用,就會發生嚴重的邏輯混亂,使一個問題的結論產生南轅北轍般的顛倒。這一類問題不是今天要討論的,暫先打住了!
如上所述,在概念的混淆下,在邏輯層次的顛亂下,矛盾(辯證矛盾,對立和統一關係)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就等價成了「矛盾」(狹義矛盾,衝突對立關係)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因此階級矛盾也就等價於階級的對立關係,最後變成了階級鬥爭,社會發展的動力問題就這樣被完全地篡改了。可見,馬克思主義從理論到實踐都透露出一股無比邪惡的硬勁和狠勁,從邏輯暴力到話語暴力再到行為暴力,一環接著一環,誓要把人類已有的世界徹底砸爛!`
那麼,歷史的實際運動規律又該如何理解呢?
以西方的正統矛盾論,以人類社會所觀察到的社會層次來理解,社會發展的確表現為靠矛盾來推動的(注意,是矛盾,而不是鬥爭)。如前所述,辯證矛盾由對立與統一兩種關係構成的,此兩種關係在矛盾的運動變化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對立關係是引起矛盾體運動變化的根源、原因(但不是推動力,只是產生推動力的起因),而統一關係則保證了矛盾體運動變化的順利進行(對立雙方向對立面轉化形成推動力),由此也揭示了整個矛盾體運動變化時其內部的兩種力量的實際運動狀況。在社會歷史領域這種現象是很容易被觀察到的,如:勞資談判,工人要求增加工資,老闆希望維持現狀,利益的不同產生了對立關係,使雙方關係中出現了打破現狀的需求,最終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雙方都做出某些程度的讓步和妥協,就是互相接受對方的一些要求,這就是矛盾中的向對立面轉化,即統一關係。可見,矛盾是事物運動變化的動力,包含兩個方面:1,矛盾中的對立關係引起問題的產生,使矛盾體產生了改變現狀的需求;2,矛盾中的統一關係則解決了這些問題,使矛盾體改變了現狀,實現了運動變化發展。
大陸哲學書上一直把「矛盾是事物運動變化的推動力」解釋為:「矛盾中的鬥爭關係打破現狀,是事物運動變化的根源和動力,而統一關係則只是把雙方連接在一起,為這種運動變化提供場所。」這種理解完全顛覆了矛盾體兩種關係的真實作用。他們忘記了向對立面轉化是黑格爾辯證哲學的核心思想,也沒有真正理解傳統文化中的「反也者,道之動也」的深刻內涵,所以,自然不知道向對立面轉化在矛盾運動中的真正作用(國外關於這個問題的研究我沒有見過,如果有學者知道,歡迎來指點一二),另一方面,也沒有意識到鬥爭關係只是提出了打破現狀的要求,與打破現狀的實現是不能劃等號的,真正的打破現狀需要對立雙方的認同與合作來共同完成,誠如上文所述。
二、社會歷史運動的矛盾主體辨析——利益集團還是階級?
上文論述了辯證矛盾(下文的矛盾、如不特別標明都指辯證矛盾)推動社會歷史運動的實際狀況,辨析了矛盾的兩種關係在推動矛盾體運動時的不同作用,這是普遍的原理。在社會歷史領域如果要繼續深入探討這個規律,還得指明社會歷史中矛盾運動的主體。
社會歷史的主體是人,人的活動是以群體為基本單位的,包含著複雜的合作關係,因此叫做社會活動。社會上最小的主體就是單個的人,而由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組成的群體就叫做利益集團。很顯然,利益集團可大可小,並且在歷史的不同時期,其組成方式、表現形態都會有不同的變化。所以,利益集團是個動態的歷史主體範疇,只能根據社會歷史的特殊時期的特殊情況分別做特殊的劃分,如此,才能清晰地表明每個獨特歷史時期歷史主體在利益關係上的具體分化情況,以此為基礎也才能考察出在當時這些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複雜利益關係(或對立或緩和),社會歷史運動的矛盾關係也就是從中歸納總結出來的。可見,推動社會運動的矛盾主體只能由不斷變化的利益集團來構成,如此,歷史才有可能表現得錯綜複雜,豐富多彩。
再看看階級是個什麼概念?如行文開始所述,階級是馬克思主義自己界定的範疇,表示以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係來劃分的兩大對立的利益集團,這種對立性集中表現在對生產資料的佔有關係上,一個集團佔有了生產資料,另一個集團就不可能再染指,因此,這兩個集團的對立關係是不可調和的,表現為階級鬥爭關係,馬克思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靠這兩大對立集團的階級鬥爭而實現的。這就是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法的全部重要內容。
前文已述,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關係構成了社會運動的推動力,而非鬥爭關係,所以「階級鬥爭」作為歷史推動力的謬誤已然破解。那麼回到主體構成的問題上,能不能把歷史推動力理解為「階級矛盾」(階級之間的對立統一關係)呢?以馬克思主義所定義的嚴格的「階級概念」來講,就不存在著「階級矛盾」一說。因為矛盾是指對立統一關係,只有這種關係才能構成社會發展的推動力,而階級關係已被馬克思主義定義為不可調和的主體之間的對立性關係,既然不可調和,就是沒有統一性可言,怎麼能構成矛盾關係呢?以往人們容易被迷惑的是馬克思主義對辯證矛盾和狹義矛盾的混淆,一旦解決了這個問題,那麼馬克思主義所謂的「階級矛盾」(實質是狹義矛盾,指階級之間的對立關係)就被徹底打回原形,成了「階級鬥爭」(即階級衝突和對立)的等價物。
所以,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法,千言萬語,說來道去,實質只有一句話——階級鬥爭!在邏輯關係上把人類劃分成不可調和的兩大對立利益集團,既然不可調和,因此,人們的出路只有一條——鬥爭,這不是公然挑釁人類互相爭鬥嗎?多麼赤裸裸的暴力宣傳,多麼冠冕堂皇的理論依據!人類社會所有的公理、道德、正義、友愛、互助、合作等基本原則、基本關係,在這裡統統看不見了,只剩下你死我活的殘酷的、冷血般的生存競爭關係。這是把人類在邏輯上徹底等同於低等的獸類,與達爾文所謂的「進化論」可謂遙相呼應!在這個層次上,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關係已經公然取代了人們之間基本的道德倫理關係及人和天地的天人合一關係,成為人類社會的根本關係,第一關係!馬列子孫荼毒中華正是以階級關係顛覆了中華民族5000年來構建的和諧的天人關係和道德倫理關係,使天人割裂,人倫喪盡,目的是使中華民族徹底的墮落,其意不可謂不狠啊!
回到本節開頭,正統矛盾學說對利益集團的劃分是根據歷史的實際狀況來掌握的,是靈活的,變化的,而不像馬克思主義那麼機械僵化,只承認以對立性為存在狀態的所謂階級;正統矛盾學說對利益集團的劃分是多元的,而不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固守樣板式的二元劃分;正統矛盾學說對利益集團的劃分可以匯出當今具普世價值的分權和制衡的國家權力結構學說,而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劃分只能匯出被普世價值所拋棄的階級專政學說(見下文)。馬克思主義頑固地堅持對社會歷史主體機械般的二元劃分法,既不是出於邏輯的嚴謹,也不是出於研究問題的方便,而是為了把人類逼入絕境,使人類除了爭鬥以外再也不認可別的生存方式,今日之中華被馬克思主義洗腦的共產意識形態的傳人不正都是這樣的一群人嗎?
三、社會歷史主體的利益關係辨析——鬥爭還是調和?
階級鬥爭學說有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維護階級利益。以此入手,馬克思主義把人類歷史看作是一部圍繞階級利益而展開的階級鬥爭、階級統治、階級專政、階級壓迫的歷史。這裡就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利益集團的利益是靠什麼來維護的?是靠階級專政嗎?統治者是為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而實行統治的嗎?
從第一節可知,利益衝突引發了社會問題,而矛盾雙方的妥協合作關係則解決這些社會問題,緩和衝突對立狀態,使社會實現向前發展。可見,利益集團的利益訴求最終要實現,首先需要所有的歷史主體都具備一種妥協合作的精神態度,在對立衝突中尋求利益的共同點,互相尊重對方,接受對方的合理意見,並以最終達成的一種雙方或多方都願認同、願意遵守履行的制度規範來保障。
歷史基本遵循著這樣的原則,演繹著這樣的故事,商人之間的商業關係,雇主與雇工之間的雇傭關係,君主和大臣之間的君臣關係,權貴和百姓之間的官民關係,家族成員之間的倫理關係,熟人生人之間的禮儀關係,國與國之間的邦交關係等等,無不是妥協合作關係在維繫著這各個不同社會系統、不同利益主體、利益集團之間的穩定與繁榮發展。在這些關係中,對立衝突是時時刻刻都存在的,或大或小,但整體關係卻能健康穩定的向前發展,無不是由其間的妥協合作關係帶來的。那麼在這裡,不可調和的階級關係在哪裡呢?
誠然,人類社會有戰爭與仇殺,但那只是表明了社會關係中利益衝突表現最嚴重的狀態,歷史並沒有表明戰爭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動力,相反,每一場大戰爭都意味著社會的整體文明發展狀況至少要下降好幾十年。戰爭無論多麼激烈都是利益衝突的一種表現,是利益衝突引發的社會問題激化的表現,而解決問題卻要靠和平,靠敵對雙方的停戰與妥協,靠他們在戰後的溝通與合作。
所以,維護社會歷史主體的利益要靠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妥協與合作。創造並完善能協調各個利益集團之間利益關係的有效社會制度、是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歷史任務,一部人類歷史,不是階級鬥爭、階級專政的歷史,而正是這樣的一部以協調各個利益集團的利益為核心的、協調制度的演變史,古往今來無不如此。
古代皇權制度下社會利益關係的協調是以君主為核心自上而下進行調整的。以君主帝制時期為例,皇帝以家族近臣為核心建立起的統治集團不是代表哪個階級執行統治任務,而是首先代表自己家族的統治利益(這個小利益集團是當時社會上地位最高的利益集團),皇帝頒佈政令、制定制度、執行政策都是為了協調國內各個利益集團之間的對立衝突關係,以使社會穩定,各階層各行業能安居樂業,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維護他自己江山社稷的穩定,維護自己家族的統治利益。所以,不能說皇帝代表和維護著「地主階級」的利益,在這個層次上,他同時也代表著「農民階級」的利益,因為天下無論地主還是農民都是皇帝的子民,對皇帝來講都是一視同仁的,他們的利益訴求都是需要考慮的。唐太宗所講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此水不是指階級,而是指皇權之外的所有百姓,所有子民,既包含農民,也更包含地主。
近代民主制度下社會利益的協調是以民主政府為核心自下而上進行調整的。從近代民主政府的產生過程中就可以看出這個趨勢,一個民主政府是靠選舉產生的,選舉的過程實質就是協調社會不同利益的各種總方案的競爭答辯過程,在這裡選民就是答辯委員會的成員,侯選人合格不合格首先就看他的競選綱領中對自己利益集團的利益照顧得到位不到位。這樣,最終競選上臺執政的政府一定是社會各利益集團利益的總代表。執政期間,政府的施政方針依然受制于選民的民意,政府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協調複雜的社會系統下各個利益集團的不同利益要求,所以,對民意的傾聽是一個民主政府首先要做的事。
可見,馬克思主義所說的那種階級統治、階級專政事實上是根本不存在的,也沒有一個所謂的統治階級,在君主帝制時期,政權由一個小的統治集團來掌控,那是權力的私有時代,維護的是自己小集團的統治利益;在民主時代,政權由民選的政府來掌握,政府所握的是公權,維護的是所有平等公民的共同利益。利益集團的利益在君主帝制時期是靠皇帝為總代表制定的相關制度來保障的,其中貫穿著等級差別;在民主時代則是由處於最高地位的法律來保障的,其中體現著公平和平等的原則。因此,歷史的發展使社會利益集團維護自己利益的方式演變得更為和平、公平,也更為可靠、更有保障,這不正體現了人類文明的發展趨勢與前進方向嗎?如此看來,階級分析學說是多麼可惡啊!馬克思主義的用心真是陰毒之極!(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