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9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阿里巴巴2014年9月19日以每股68美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風光上市,上市首日大漲38%,但上週五(11日)股價收報64.63美元,跌破上市承銷價,更慘的是權威財經週刊《巴隆》在報告中預期阿里巴巴的股價很可能「腰斬」。
這篇300多字的報告稱,阿里巴巴只值目前價格的一半,認為該股面對中國經濟形勢嚴峻、電子商貿的競爭白熱化等負面因素,股價有下跌風險
根據彭博社統計52位證券分析師顯示,市場對於阿里巴巴的平均目標價仍然設定在95.5美元,較最新的收盤價還有近50%的上行空間。但該股以目前市場共識的盈餘估計,前瞻本益比(市盈率)達25倍,遠高於美國電子商務巨頭易趣(eBay)的15倍。
《巴隆》的報告除了點出中國競爭態勢嚴峻外,還提到阿里巴巴面臨了公司治理、利益衝突、販賣仿冒品等許多爭議性問題。文中更提到馬雲和其團隊很可能造假數據,特別是營收增長過於亮麗,增幅遠超過谷歌、亞馬遜和臉書等同業。
根據美奇金投資諮詢公司(JCapital Research)的創辦人楊思安的觀察,她發現阿里巴巴的數據脫離現實地離譜,與當局公布的整體零售銷售、消費支出和線上交易數字不符。其中,阿里巴巴宣稱用戶達3.67億人,約涵蓋全中國的線上購物人口。此外,該公司還宣稱用戶平均採購金額同比大增26%,也遠遠超過美國同業的均值。
楊思安還說,阿里巴巴宣稱用戶平均年消費1,215美元,與中國在線上和實體通路的人均消費2,260美元相比,金額已偏高。由於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和天貓平台在食品、飲料、住房、交通、家庭健康產品和餐廳用餐等等民眾主要開支的領域上表現並不出色,因此宣稱其平台的民眾消費占比約達50%恐怕高估。
《巴隆》提醒,阿里巴巴可能重蹈2007年在港上市時「虎頭蛇尾」的覆轍。該股股價一度由上市的13.5港元漲到41.8港元成了「香港新股王」,但到2008年7月卻跌破10港元,後來又跌破4港元。
責任編輯: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