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7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飛編譯報導)發炎是人體對外來刺激的一種防禦性反應,通常來說,身體出現炎症的主要表現為紅腫、發熱、癢、痛和功能障礙等。輕微的發炎只持續幾小時或一、兩天,但慢性低度炎症可潛伏在體內數月甚至數年。這種炎症一般很難被發現,而當炎症反應出現差錯時,人體罹患當今最常見病症的風險也會增加,包括心臟病、糖尿病、關節炎和老年癡呆症等。
慢性炎症產生的原因尚不得而知。一般來說,持續感染或受傷是部份原因,一些炎症性食物也可導致發炎。此外,疾病既是炎症的誘因,也是炎症導致的結果,例如炎症性關節炎就使患者陷入無限制的惡性循環中。
但除了這些常見原因外,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因素也會引起慢性炎症。健康生活網站prevention.com為我們總結出以下5種導致炎症因素。
1. 肥胖:發胖會導致體內的脂肪細胞出現炎症反應。密西根大學內科系教授雷蒙德.揚(Raymond Yung)介紹說,隨年齡的增長,體內肥胖組織內的細胞也在老化,這種情況可觸發炎症。在年青人中,肥胖本身似乎激起了脂肪細胞的求救信號,指令免疫系統對抗根本不存在的威脅,從而出現了炎症反應。
2. 壓力:壓力與炎症一樣,也分急性和慢性。揚教授說,急性壓力是在緊急情況下產生的,而慢性壓力則是通過一個糟糕的婚姻或緊張的工作等慢慢形成的。眾所周知,壓力會導致炎症。應激激素皮質醇在調控炎症反應上起關鍵作用,但慢性壓力會抑制這種激素的能力,使炎症無法被察覺。慢性壓力也會增加某些炎性白細胞的生成,增加了炎症相關疾病的風險。
3. 吸煙:抽煙對肺部的刺激也會導致輕微炎症,使現有的肺部問題更為惡化。一些專家相信吸煙導致肺部出現的慢性損傷和炎症可能是細胞開始變異,最終引起肺癌的原因之一。吸煙已被證明能增加某些發炎因數,包括白細胞數量上升以及C-反應蛋白的升高。幸運的是,在戒煙的幾週後不同發炎因數含量將急劇下降。同時,空氣污染也會對肺部產生類似影響。
4. 腸胃道細菌:人體70%的免疫細胞都存在於腸道中,因此腸道細菌能以不同的形式影響到免疫系統。揚教授說,腸胃道中的細菌可抑制或啟動炎症,取決於它們屬於哪種細菌。這就是為甚麼醫生愛用益生菌來調節腸胃道炎症反應的原因。研究人員尚未完全瞭解這種相互作用,但他們正在探索環境和飲食結構的改變對體內微生物決定炎症的影響。而細菌群引起的炎症比其它疾病更為嚴重,例如愛滋病。
5 . 飲酒:當酒精被分解進入人體後,會產生有毒的促炎性副產品。由於肝臟深度參與了酒精的分解過程,它可能特別容易受到飲酒過度的影響。過量飲酒的後果之一就是脂肪肝。脂肪的堆積可導致肝臟慢性發炎,最終引起肝炎或肝硬化。
責任編輯:唐依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