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點鐘,來到汐平公路最高點的磐石嶺。今天預定的行程,本想從磐石嶺登耳空龜山, 到了現場,心情卻猶豫起來。
眼見從磐石嶺往耳空龜山的山稜,嶺上雲層不散,而昨晚山區下雨,步道變得潮濕。
想到此去山路起伏,來回路途遙遠,天氣又不好,不如放棄。望向平溪,卻見陽光乍現,天氣較佳,於是決定轉往平溪行。
從磐石嶺續行二、三百公尺,忽然看見右側馬路旁立有一塊步道導覽圖。停車查看,步道名稱寫著「磐石嶺登山步道」, 長約一公里,通往平溪方向,步道出口會再接回汐平公路。
我已有一陣子沒經過汐平公路,沒想到這裡會出現一條新步道,步道入口建有木棧道階梯,新穎完善,應是一條新建的步道, 看來路況不錯,導覽圖也標示了沿途一些古厝及礦業遺跡,於是怦然心動,臨時起意,決定走訪這條步道。
在步道入口觀看導覽資料時,剛好有一位路跑的跑友經過,看到我,好奇的停下來,與我聊了起來。 他是一位慢跑健將,從山腳下慢跑公路上山,已經跑了12公里,準備繼續跑往平溪。他不熟悉汐平之間的山徑, 我則建議他,若回程時覺得跑公路太悶熱或無聊的話,也可以考慮選擇走這條步道回到磐石嶺。
互相道別之後,我就獨自踏上這條未知的步道之旅了。
步行棧道階梯下行,就進入質樸的山林泥土路了。下過雨,泥土路有點濕滑,但下坡鋪有枕木土階,路況良好。
山路緩緩下行,路徑漸漸變得寬闊。泥土路,多落葉,山路頗有幽意,與這條優雅步道不期而遇,覺得驚喜。
不久來到一處稍平緩處,樹幹上釘有小牌子,寫著「李氏舊居地」。由於小牌子是釘在樹幹的另一面, 從磐石嶺下行的方向,並不容易注意到這塊小牌子。現場僅有稀疏的竹林,不見殘垣,李氏舊居應已被掩覆於樹草深處。
續行不遠,遇左岔路,路口指標寫著往「吉慶居250公尺」。看到指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條步道就是山友所稱的「石底古道」。 我很早就知道這條古道,只是石底古道少有人走,古道荒涼,所以我一直沒想過要來探訪,沒想到現在已被規劃成為一條登山步道了。
岔路口的樹幹上,又有小牌子寫著「肉板峠」。所謂「肉板峠」,以前走訪菁桐古道時,得到的資訊,是指一處維護治安的隘口。 這次走這條步道,導覽資料則提供了另一種見解。有此一說,「肉板峠」的原意是指「肉崩嶺」。昔日平溪居民前往汐止購物, 夏天天氣炎熱,買回的魚肉,過了磐石嶺之後,就開始腐爛了,所以稱這裡為「肉崩嶺」。「峠」是日文, 指山頂的意思(註1)。
樹幹的「肉板峠」小牌子則是平溪里辦公室設置的。里辦公室稱這條步道為「三坑古道」。
我覺得「三坑古道」的命名也很適合,畢竟目前這條步道僅長一公里,離平溪老街還很遙遠,與其稱之為「石底古道三坑段」, 不如就直稱「三坑古道」,更較能突顯地方特色。
過肉板峠,仍是緩緩下坡路。續行約四、五分鐘,來到一處小溪澗處,出現左右岔路, 左為稜線路,右為腰繞路,樹幹有藍天隊的指標,註明左右兩條路線10分鐘會合。
腰繞路看來路徑荒蕪,稜線路才是磐石嶺登山步道的主要路線,於是選走稜線路。 上爬一小段之後,山徑即轉為陡下路,林間樹幹之間綁有繩索輔助,一路攀降而下, 途中遇左側有一條小徑,可爬往附近的屏風山。仍取正路下行,連續陡降的路段,走了約10來分鐘,抵達溪谷,山路才轉為平緩。這條溪流是三坑溪的上游。
續沿著溪岸走往下游方向, 途中有一稍緩處,樹幹又有小牌子,寫著地名「廖文鞍」,不解其意,附近亦找不到任何房舍殘跡。續往下行,兩次越過小溪澗,溪岸山徑小有起伏,忽上忽下。 又走了10分鐘,沿途一直沒遇到剛剛分岔的腰繞路前來會合。
這時看見溪谷築有一道攔砂壩(或小水壩)。樹幹上有小牌子寫著「兵仔寮(西部)翁仔竹鞍」,是昔日的臨時儲煤場, 而現場已看不到任何遺跡。
過此之後,溪岸漸多拓墾的痕跡,沿途有不少竹林,地面也有從上游引水的水管,看見路旁有一座不鏽鋼儲水桶。
沿著溪岸直走出去,抵達步道的終點。步道出口約在汐平公路里程15.3K附近。
從磐石嶺出發,走一公里長的步道,費時約四、五十分鐘,而全程都走在森林裡,路徑前段平緩,後段陡峭, 既有悠遊古道的幽意,也有登山攀爬的樂趣。
走在林中不知熱,來到公路,才發現外面天氣炎熱。步行到前面不遠處馬路邊的福順宮土地公廟休息。 小土地公廟前方的三坑溪對岸有一棟磚造建築物,就是昔日平溪煤礦的三坑礦場了。附近有小路續通往平溪老街, 就是昔日的石底古道,沿途僅剩零星舊路,大多數的路段都已成為柏油路。
休息片刻後,便循原路折返。經過攔砂壩之後,開始進入長陡坡路段,一路拉繩攀爬。中途停下來休息時,忽然聽到下方有腳步聲。 回頭一看,就是剛才在步道入口遇到的那位路跑的跑友。
他說天氣太炎熱了。他跑到平溪老街,折返經過福順宮之後,看見路旁磐石嶺登山步道的指標,於是決定改走這條步道上山。 於是我們聊了一下,結伴而行。爬上陡坡,抵到稜線路與腰繞路會合處的附近時,這裡環境較潮濕,我突然誤踩到路面突起的一塊濕滑樹根, 瞬間猛然滑跤,身體跌向左側的山壑,幸好反應快,及時以雙手抓住樹幹,但整個人已呈弓狀的懸在半空。走在後面的這名路友, 趕緊出手相救,用力把我拉了上來。
事出突然,驚險一幕,他也嚇了一跳,於是我們聊及登山發生的意外。
我認為登山最容易發生意外的地方,往往不在於危險路段,而是出現於心情鬆懈之時與意想不到的尋常之處。
以今天的情況來說,去程時,一個人獨行,走訪陌生的山徑,山路有些溼滑,又有長陡坡,心情一路專注,所以平安無事。
回程時,天氣已轉晴,且大多是上坡路,又有人陪伴,心情放輕鬆,反而差點出意外。
走在山林小徑,滑跤跌倒,傷害可大可小,運氣有好有壞,際遇有幸與不幸,風險難測,所以一個獨行時, 不可不慎。
我們來到了通往吉慶居的岔路口。在此與這位跑友道別,我轉往吉慶居,想重訪這棟百年古厝。
轉入岔路後,隨即看見樹幹又釘有小牌子,寫著「許氏故居」,在附近找了一下, 終於看到林間樹草亂叢中,有殘垣遺跡。這是三坑古道沿途唯一僅見的房舍殘跡。
續行,小徑穿越竹林,路況變差,雜草漸多,山徑又轉為下坡路。待回還得再爬上來,覺得有點累,心念一轉,就決定撤退了。 折返回到岔路口,續行步道,回到了磐石嶺登山步道的入口。
於是開車續往平溪方向,不久就經過磐石嶺農場(三坑41號),卻見大門深鎖,也沒看到農場招牌。百年古厝吉慶居就在農場裡。 想起12年,我來到這裡問路,農場主人吳先生熱情帶我參觀吉慶居及款待午餐,並親自指引我找到菁桐古道。 我寫旅記,繪製的第一張的旅行地圖,就是菁桐古道了。
磐石嶺農場是汐止著名的賞螢景點之一。當年農場主人吳先生熱心的維護菁桐古道舊路,希望沉寂的古道能重見天日,如今菁桐古道已為世人所熟悉; 他當時有心想整理的石底古道,如今亦已成為一條正式的登山步道了,而沒想到磐石嶺農場卻悄然的走入了歷史。
旅遊日期:2014.09.06
責任編輯:施宜葆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www.tonyhuang.idv.tw/@
【路程時間記錄】
入口(盤石嶺)→5分鐘→吉慶居岔路口→6分鐘→古道岔路→14分鐘→三坑溪上游→12分鐘→攔砂壩→8分鐘→出口(三坑),去程下坡約45~50分鐘。回程上坡約1小時。
註1:承蒙山友Feliophilia兄補充說明,日文的「峠」,往往不是指主要的山頂, 而是稜線一塊開闊平坦的平台,它必定是適合旅人休憩的地方,才會特別加以命名。它也可以是一處寬闊的山頂,或是一處平坦的鞍部。 —Tony補註於201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