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2月16日訊】原本以為反對國家對生育數量的管制,是一件容易得到支持的事。但實際上從我關於「計劃生育」的幾篇文章的反饋來看,卻不容樂觀。計劃生育政策有很強大的「民意基礎」。我可以理解利益相關者支持計劃生育政策,但支持計劃生育的「民意」又是怎麼回事呢?
說到利益相關者,大家都比較容易理解,比如說計生委。因為廢除計劃生育政策,減少不必要的崗位,就意味著失業。畢竟是涉及到飯碗的事情,所以這些人反對廢除計劃生育政策,有出於私心的考慮。而且利益集團會虜獲公共政策,可以誇大自己部門工作的重要性。那麼如何誇大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呢?當然就是不斷描繪如果不控制人口會帶來的「惡果」,以此來恐嚇決策者和老百姓。
那麼是因為老百姓都被嚇住了,所以才有這麼多支持計劃生育的聲音麼?可能有一部份人是因為這個原因,被中國是個人口大國這樣的說法給嚇住了。但民意支持計劃生育還有更加深層次的問題需要考慮。其中最關鍵的一條是「計劃經濟」及其「後遺症」。
為甚麼說計劃生育有民意基礎是和計劃經濟相關呢?計劃經濟造就了國家強勢介入經濟運行,以至於對底層的壟斷和管制達到了空前強烈的地步,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這種例子就不說了,那些多養了幾頭豬幾隻雞就變成了「走資派」被打倒的不在少數。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整個社會都是傾向於計劃來管理的,因此中央不僅計劃「經濟」,為了與「計劃」的經濟社會生活水平相互適應,自然就要計劃「人口」。
這樣一來,除了中國人口大國的念頭能嚇唬人外,實際上恰是因為計劃經濟條件下國家壟斷和管制導致基層資源稀缺,進一步強化了人多爭搶資源的印象,所以這些人往往認為中國廢除計劃生育之後的後果會非常嚴重。他們眼前出現的景象就是計劃經濟和計劃生育相互加強條件下,上個世紀50-60年代的慘狀。但這個慘狀到底是因為人口問題引起的,還是因為計劃經濟引起的,則不在他們考慮的範圍內了。
若要問計劃經濟與人口政策的關係,馬寅初的《新人口論》可以說是個典型。當然這或許也是為甚麼馬寅初的《新人口論》能說服一批人的原因。馬寅初在《新人口論》中提出了「我國人口增長過快」的論調,主要是因為1953-1957年的人口增長率,而按照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馬寅初測算三十年後當然會是慘淡景象了。
馬寅初當時認為要控制人口主要出於四個理由,分別是:一要多積累資金;二要搞社會主義工業化必須提高勞動生產率,但人多就必須安排就業就不得不搞中小型工業而不是大工業,會拖社會主義後腿;三來人多消耗多,就少了工業原料;四來人多糧食就不夠了,因為人均不到三畝地,大面積開荒墾殖又做不到。這樣一來就必須控制人口了。
以上言論在今天看來簡直是荒唐大謬。首先,馬提出的是多積累資金搞投資建設社會主義,而今天的政策是要減少對投資的依賴,靠內需拉動消費,這恰是從計劃經濟思維轉到市場經濟後的體現。
其次,馬寅初是全面接受了社會主義大工業的想法,而不問問為甚麼,或者說搞「趕英超美」「大煉鋼鐵」是不是符合中國的路子。實際上證明是鄉鎮企業和外資民資企業成就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大工業有點用,但正如GDP增長的歷史所顯示的,在毛時代對提升經濟的作用是極為有限的,相反還浪費了大量資源,更對人口問題產生了不利影響。
再次,馬寅初也不考慮工農產品剪刀差問題,也沒有想到工業和城市對農業和農村的剝奪。因為沒有甚麼天然的正當性要求農業和農村要去支持工業化的發展,這還是計劃經濟條件下的錯誤思路,認為政府能夠比市場更加有效調節資源。其結果是工業沒發展起來,農村也搞得凋敝。
最後,糧食問題更是杞人憂天。可惜的是到今天為止還有不少人支持馬寅初或者持有類似的想法,比如18億畝耕地紅線之類的謊言。實際上,最近的土地測量表明,耕地保有量超過18億畝。但關鍵的是馬寅初並沒有看到雜交水稻對產量的提升作用以及開放市場後進口糧食對中國人需求的滿足。也就是說,一來有新技術,二來有新市場,能滿足中國人的糧食需求。
所以馬寅初的「新人口論」最大的錯誤就是與計劃經濟相互適配,有計劃經濟,故有計劃生育。馬寅初的觀點並沒有考慮到從計劃經濟一旦轉到市場經濟能釋放的巨大能量。參見1952-2010年中國的GDP增長圖,1978年改革開放才慢慢有了一點點增長,而在毛時代長達30年的時間裏,中國人民的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那是相當貧窮。
當然馬寅初提出類似理論,背後的原因也不新奇,因為既然經濟屬於國家調節,人口要與此適配,所以也必須國家計劃。這種思路至今在糧食、能源等問題上存在,由此計劃生育這一政策也就持續下來,且有民意基礎。但這些都是建立在錯誤的觀念基礎上的。
計劃經濟的錯誤觀念產生的惡果到今天還在延續,我把它稱為「計劃經濟後遺症」。這種「後遺症」使得人對國家有了依靠,不僅是從物質上,而且是從精神上。而且國家的意識形態的宣傳加固了這種精神依賴,這也導致很多人今天一旦脫離國家,要過上依靠自己的生活就完全不知所措。因為這些人此前的人生經驗全部是對國家負責,國家計劃好了一切,所以一旦要自己對自己負責,他們就恐慌了起來。
這是他們的悲哀,當然也是時代的悲哀。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