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慎坤:「公路印鈔機」巨虧最虧的是誰?

人氣 22
標籤:

【大紀元2014年12月31日訊】交通運輸部發佈的《2013年全國收費公路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3年度,全國收費公路通行費收入為3652億元。其中,政府還貸公路1553億元,經營性公路2099億元,分別佔收費公路通行費收入的42.5%和57.5%;高速公路3316億元,一級公路168億元,二級公路74億元,獨立橋樑隧道94億元,分別佔收費公路通行費收入的90.8%、4.6%、2.0%和2.6%。

2013年度,全國收費公路支出總額為4313億元。其中,還本付息支出3147億元,養護經費支出390億元,運營管理支出457億元,稅費支出214億元,其他費用支出104億元,分別佔收費公路支出總額的73.0%、9.0%、10.6%、5.0%和2.4%。

2013年度,全國收費公路收支平衡結果為負661億元,即整體虧損661億元。其中,政府還貸公路虧損560億元,經營性公路虧損101億元;高速公路虧損618億元,一級公路虧損37億元,二級公路虧損9億元,獨立橋樑隧道盈餘3億元。

上述統計公報意味著,去年每收取10元的通行費,就有8.62元用於償還債務本息(其中4.67元償還利息,3.95元償還本金),1.07元用於公路養護,0.59元用於稅費支出,1.25元用於運營管理,其他支出0.29元。整體收支平衡結果為負1.82元。

一個被人們稱之為「印鈔機」的收費公路,一個「一本萬利」的收費公路,不需要任何科技創新,不需要什麼高超的管理團隊,居然還弄出個巨額虧損的局面。讓老百姓感到不可思議又實在是無可奈何!老百姓用自己的血汗一點一點餵養著這只超級大老虎,也目睹了大老虎怎樣被豢養成惡虎的過程。

目前,全國10多萬公里的高速公路都實行高收費。公路通行費標準比歐洲等發達國家高了9倍之多。一些原本由政府投資的公路,在15年收費期限到來之前,政府常常通過轉讓方式,將其搖身一變成為經營性收費公路。這種做法不僅是責任感喪失的表現,同時也是違法的行為。由於相關信息不公開不透明,這種故意延長收費時間,抹殺公路公益性特徵的做法,常常游離於公眾的監督之外,人們只能無奈接受宰割。

廣深高速被業界譽為「中國高速公路的典型樣本」。作為連接廣州和深圳的交通要道,1997年通車運營的廣深高速是一條經營性公路,由港資企業和國有企業廣東省交通集團下屬企業合資運營。廣東省交通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廣深高速當初投資114億元,截至2012年已累計收費超過410億元,收入遠遠超過投資。

引發輿論嘩然的還有京石高速換了馬甲繼續收費之事,11月22日,原京石高速公路河北段(現G4京港澳高速公路京石段)因收費年限到期停止收費。但免費時間只有40天,今年年底,在原京石高速的路基上,「新京石高速」重新上崗,並重新獲得22年的收費權。

老百姓心目中猶如「印鈔機」的高速公路,一年竟然虧損661億元!值得拷問的是:究竟誰把錢賺走了?如此高昂的通行費,最終買單的不僅僅只是車主,而是每一個老百姓。據世界銀行測算,中國公路的貨車通行費平均每公里超過1.3元人民幣。每年上萬億運輸費用要打入商品成本,中國運輸業的流通費用佔一般商品價格的50%,佔農副產品價格的70%,以至於農貿市場價格的變化,不再取決於生產季節的變化,而是取決於運輸成本的變化,收費負擔幾乎都要轉嫁到老百姓頭上,並且主要是轉嫁到窮人頭上。

道理很簡單,越是窮人,對公共資源的依賴性就越高,當公共資源變成公共負擔時,所承受的負擔也就越重;越是窮人必需的生活物品,所分攤的運輸費用比重就越大,為公共負擔所掏的錢就越多。如果回歸公路的公共性質,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農副產品和食品價格至少可以下降一半以上,老百姓的消費購買力也會大幅提高。

高收費高虧損的怪像在於權力沒有被約束,要想把權力關進籠子,就要把老百姓的權利放在首位。所謂政治體制改革就是「還權於民」,經濟體制改革就是「還利於民」。只有把壟斷權利還給老百姓,各種特權成本才不會轉嫁到老百姓身上。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中國收費公路發的是百姓財
收費公路黑幕 中國過路費佔人均GDP2%
全球收費公路 7成在中國
【熱點互動】「沒收費公路就沒當下成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