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11月24日訊】中國大陸企業發債融資遭遇熊市,到目前為止,中國大陸債券交易量不到2012年的三分之一。而大陸銀行界更面臨存款大戰,收益率競爭越發激烈,日子更加難過。
債券市場持續熊市 「資產在而錢沒了」
據陸媒《財新網》11月24日報導,從今年4月末的債市監管風暴開始,中國大陸債券市場就開始進入典型的熊市,截至目前,債市哀鴻遍野,今年債券交易量不到2012年的三分之一。
今年6月「錢荒」之後,貨幣政策中性偏緊,市場機構對流動性預期不樂觀,債市估值中樞不斷飆升,一年期國債利率已達4.1%,一年期AAA信用級別債券間收益率也達6%,兩個月保本型銀行理財收益率已達5%,國開行推遲了原定於11月19日增發的一攬子關鍵期限基準債福娃債的發行。國開債收益率攀昇到史無前例的6%。「國開債對銀行已毫無吸引力。」債市人士表示。
進入11月之後,企業債每週僅有區區幾十億元的發行量,10月企業債發行量每週還保持在約兩三百億元,半個月內發行量驟降。「企業也承受不了那麼高的成本,現在AA+信用級別的企業債發行利率都在7%以上,AA級達8%,已遠高於同期貸款利率。」東莞銀行分析師陳龍表示。
今年的熊市行情,是因為流動性持續收緊,銀行間市場利率一路攀昇,導致利率債一路暴跌。
市場估值中樞的不斷攀昇,使得所有資產都面臨重新定價。「眼下現實就是資產在,但錢沒了。去槓桿是一個長期痛苦的過程,這意味著整個金融體系經營模式和經營理念的深刻變化。」一位中信銀行人士稱。
負債率過高 GDP減速 醞釀金融危機
利率市場化導致金融加速脫媒(見文後解釋),商業銀行負債端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商業銀行越來越多地走向表外業務以緩解表內壓力。這種金融脫媒仍然依附於銀行套利行為的趨勢,使得全市場的資金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樂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唐毅亭分析,當前資金面格局已發生巨大變化,是市場估值中樞不斷攀昇的原因。
他表示,過去十年,非金融企業的槓桿部門的負債率,也就是負債/GDP,目前上升到200%左右的水平;金融部門中,居民的負債率在30%左右;中央政府的槓桿負債率不高,但地方政府的融資平台和國有企業的負債槓桿率都很高。從上市公司的數據也可看出,槓桿負債率達歷史新高,負債率平均每年提高10個百分點,增速在10%左右。「非金融企業部門的負債率每年都在提高,再過五年就要超過了250%。負債率過高,GDP減速,金融危機的發生率增高。
「2010年到2012年底,整個金融體系還在享受儲蓄向理財轉化的紅利,現在形勢大為逆轉,銀行只是維持生存,不僅沒錢加槓桿,各家銀行包括大行都在借錢,只能說明整個金融體系有窟窿。」中信銀行人士表示。
銀行存款大戰加劇 「明年銀行年報會很難看」
今年6月13日,餘額寶上線服務,不到半年時間,規模突破1000億元,目前收益率達5.235%,秒殺各大行三個月以下的理財項目。一位股份制銀行理財部門人士表示,銀行存款大戰加劇,餘額寶等通過互聯網銷售的資管產品,「直接把存款拉走了。現在只有餘額寶規模在快速增長,各家銀行的存款是以幾千億元的量級往下掉。」
今年的6月和9月,大型商業銀行通過回購市場融入資金都超過了萬億元。傳統上在這些關鍵時點,大行是淨融出方,過去,資金充裕的大行是市場的穩定器,而今連大行都在借錢。
銀行理財於2010年開始高速發展,目前規模已達約10萬億元,而價值中樞亦不斷提高,從最初的3%到4%,乃至現在的5%以上。
「理財收益節節攀昇。現在接近年底,處於收尾階段,明年收益率競爭會更加厲害。今年1月至5月,銀行日子還是很好過的,年報應該過得去。明年銀行的年報一定會很難看。」一位大行人士稱。
名詞解釋:
脫媒:是指隨著經濟金融化、金融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商業銀行主要金融中介的重要地位在相對降低,儲蓄資產在社會金融資產中所佔比重持續下降,由此引發的社會融資方式由間接融資為主向直、間接融資並重轉換的過程。
一般是指在進行交易時跳過所有中間人而直接在供需雙方間進行。因為存款人可以從投資基金和證券尋求更高回報的機會,而公司借款人可通過向機構投資者出售債券獲得低成本的資金,削弱了銀行的金融中介作用。
(責任編輯:古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