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染,古稱蠟纈,是中國古老的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與絞纈(紮染)、夾纈(鏤空印花)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
《貴州通志》上就有這樣的記載:「用蠟繪花於布而染之,即去蠟,則花紋如繪。」由於蠟染圖案豐富,色調素雅,風格獨特,所以一直被用於製作服裝、服飾和各種生活實用品,顯得樸實大方、清新悅目,富有民族特色。
蠟染最早來源於中國苗族,古老而獨特的手工繪染藝術,始於秦漢,盛行於隋唐,並在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尤其是貴州少數民族地區流傳開來,在世代相傳中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
在貴州少數民族地區,不僅苗族婦女喜歡蠟染,布依族、侗族、水族、彝族、仡佬族、瑤族等也喜歡蠟染。有的地方喜歡用蠟染做成衣邊、領邊、袖子、裙子,有的做成頭帕、圍腰,有的做成背帶等,花色品種豐富多彩、新穎美觀。傳統的蠟染工藝在繼承和發揚中已成為貴州少數民族婦女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蠟染實際上應該叫「蠟防染色」,它是用蠟刀蘸熔蠟把花紋點繪在麻、絲、棉、毛等天然纖維織物上,然後放入適宜在低溫條件下染色的靛藍染料缸中浸染,有蠟的地方染不上顏色,除去蠟即現出因蠟保護而產生的美麗的白花。
蠟染的「冰紋」是蠟染工藝讓人們為之讚美不絕的藝術特徵。蠟染的「冰裂」紋,類似於瓷釉之「開片」,極具藝術效果。
冰紋的形成,是蠟畫胚布在不斷的翻卷侵染中,作為防染劑的蠟自然龜裂,染液便隨著裂縫侵透在白布上,留下了變化多樣、人工難以摹繪的天然花紋,像冰花,像龜紋,真是妙不可喻,尤具魅力,同樣的圖案的蠟畫布料,侵染之後,冰紋就似人的指紋一樣決不相同,展現出清新自然的美感。而且,裂紋之大小、走向,都可由人掌握來恰到好處地表現被描繪的物件,特點鮮明。要染多色彩層次的花口,可採用分色封蠟的手段,表現力則更為豐富。
蠟染技藝有著製作簡單、圖案別致、花紋勻稱,色調簡潔明快、不易脫色的特點。在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蠟染藝術形成粗獷有力、單純質樸的獨特風格,在染織美術界久負盛名、獨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