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1月11日訊】錢穆先生在其《中國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一文中講到,中國傳統教育的主要意義「並不專為傳授知識,更不專為訓練職業,亦不專為幼年、青年乃至中年以下人而設」,此項教育的主要對像「乃為全社會,亦可說為全人類。不論幼年、青年、中年、老年,不論男女,不論任何職業,亦不論種族分別,都包括在此項教育精神與教育理想之內」。而在中國傳統社會中,以治國平天下為其終極理想的儒家思想貫穿於蒙學至大學的教育。
在錢先生看來,儒家教義,主要在教人如何為人。儒家的孝、弟、忠、恕、仁、義、禮、智,都是為人的條件,應為人人所服膺而遵守。古代的蒙學教育,即兒童初級階段的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古人認為「教兒初孩,教婦初來」,兒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長大後也難以發生改變,因此「人之善心、信心,須在幼小時培養」。
先秦至魏晉時期,蒙學教育主要針對貴族和士大夫的子嗣。先秦時期的蒙學教材流傳下來的不多,有李斯的《倉頡》,胡母敬的《博學》等。漢魏六朝時期,蒙學教材的編寫和應用比較普遍,積累了不少的經驗,流傳後世比較有名的是周興嗣的《千字文》。從唐宋起,由於平民教育發達,蒙學教材的數量增加,教材種類增多。
古代蒙學教育主要包括識字、寫字、讀書、作對和習文等五個階段。在每一個階段,教學都融進了如何做人的思想。
古代幼童用於識字的《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現在並稱為三大國學啟蒙讀物。其中傳為南宋王應麟作的《三字經》不僅短小精悍、琅琅上口,而且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開篇的「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義」,講述的是教育和學習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為人子,方少時」至「首孝悌,次見聞」,強調兒童要懂禮儀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並舉了黃香和孔融的例子。其後介紹中國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兒童讀書的程序以及朝代變革,最後部份強調只有努力學習並懂得如何做人,才能「上致君,下澤民」。是以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
再如南朝武帝時期周興嗣編撰的《千字文》不僅講述了天地萬物,講述了做人的標準和準則,如要孝順父母,要「知過必改」,講信用,保持純真本色,要忠誠等,還講述了恬淡的田園生活,對那些甘於寂寞、不為名利羈絆的人們予以了讚美,其內容涵蓋了天文、地理、自然、社會、歷史等多方面的知識,因此被稱為「小百科」。而且四言長文的《千字文》是句句押韻,朗朗上口,文筆優美,辭藻華麗,是其他蒙學讀物無法相比的。
而明確以德育教育為主的蒙學課本有孔子的《孝經》、《論語》,南宋朱熹的《小學》、呂祖謙的《少儀外傳》,明代呂得勝、呂坤父子編的《小兒語》、《續小兒語》,清李毓秀的《弟子規》等。這些課本規範了幼童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等方面應該恪守的行為規範。如《弟子規》開篇就是要遵從「聖人訓」,要「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了剩餘時間才學習文化知識。
此外,古代蒙學課本還有一些主要是介紹掌故、名物、作對、各科知識等的,如明清私塾普遍採用的《蒙求》、《龍文鞭影》、《史韻》、《幼學瓊林》《聲律啟蒙》等,以及《千家詩》、《神童詩》為代表的詩歌類教材,其中也貫穿著道德教育。學習完這些蒙學課本後,先生可根據學生情況,開始講解四書五經、《左傳》、《史記》等經典著作。
古代民間舉辦的蒙學可統稱為私塾。私塾的辦學一般有三種形式:一是由富裕人家聘請教師前來設立的「家館」,專教自家子弟及親友子弟。二是由一村一族集資建立的村學或族學,延請教師教其子弟。三是塾師在自己家裏,或借祠堂、廟宇,或租借他人房屋設館,招收附近學童就讀,這一類才是嚴格意義上的私塾,在蒙學教育中最具有代表性。通常在開學的第一天,學生先要叩拜至聖先師孔子神位,雙膝跪地,九叩首;而後再拜私塾先生,三叩首。禮成,要設宴款待老師。私塾先生通常是沒有中舉的秀才。
私塾先生開講,有的以《論語》開篇,有的以《詩經》開篇,後來更多的以《三字經》開篇,然後再續講其他內容。古代讀書方法,先是先生念一句,學生跟著念一句。然後是先生大聲念,學生同時小聲念,再串成一段合誦。等學生能正確朗讀後,則由學生自己讀,教師給予必要指正。讀書的過程中,還比較注意讀書習慣的培養,強調「心到、眼到、口到」和正確的姿勢。學生要反覆多遍地讀書,直到熟練地背誦,最終還要會默寫。
不過,學生儘管背誦得滾瓜爛熟,可能並不懂得意思。等到一定時候,教師才開始就其所讀之書進行講解。這樣做主要是根據二三歲至十四五歲的孩童「多記性,少悟性」的特點,通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其陶冶心性,開啟智慧。在先生的要求下,大多數學生都能背記不少經文,這些孩童背記的東西,使他們終身受益。
當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量,並經先生講解,瞭解含義後,就要開始學作對子(對聯)和做文章。經過這五個階段的學習後,學生的水平就達到了童生的水平,可以進一步深造了。
古代蒙學教育模式靈活,私塾大多在十人以下,少則三五人,多則七八人。先生可以因材施教,不求統一進度。
顯然,同現代不教孩子如何做人重在傳授知識的小學「填鴨式」教育相比,古代的蒙學教育在教導孩童如何做人即修身方面是成功的,而正是在這樣教育下成長起來的中國人才成為了世世代代傳承中華文明的火種。這難道不令今人反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