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淨綜合報導)今年是中國對外援助60週年。據中國商務部對外援助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09年底,中國累計向120多個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經濟技術援助,並向30多個國際和區域組織提供了捐款,截至目前,中國已與50個國家簽署了免債議定書,免除到期債務380筆。該負責人說,中國在提供對外援助時,不干涉受援國內政。對此批評人士指出,中共不僅對一些國家的政府濫權腐敗和踐踏人權的劣跡視若無睹,而且將中共官場腐敗和殘害異己的模式,向受援國推廣,從意識形態上而言,這正是對受援國另類的「新殖民主義」。
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中國商務部對外援助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對外援助主要包括如下八大領域,項目建設是中國對外援助最主要的方式。中國政府通過提供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和優惠貸款,為受援國建成了2100多個項目。截至目前,中國已與50個國家簽署了免債議定書,免除到期債務380筆。
中共「慷慨」援外 以「翻臉」告終
國際在線消息,據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中國政府與受援國政府簽訂優惠貸款框架協議共計770億元人民幣。中國進出口銀行累計簽署貸款協議594億元,共支持76個國家的325個項目。
2006年11月,中國領導人胡錦濤向非洲送出了一份大禮,其中包括從2006年至2009年間將對非洲的援助提高一倍,今後3年內向非洲提供30億美元的貸款和20億美元的出口買方信貸,設立中非發展基金,免除和中國有外交關係的所有非洲債務最重的窮國截至2005年到期的政府無息貸款債務。
據大陸官方媒體報導,早在1950年,中國雖百業待興,仍向朝鮮、越南等國家伸出了援手。中共把援外作為一項事業,由此拉開帷幕。
據中國軍事科學院專家曲愛國的研究及越南政治家黃文歡的回憶錄:在越南抗法戰爭期間(後來才有抗美階段),中國是世界上惟一向越共提供軍事援助的國家,在武器、裝備和後勤配合方面,是按「要多少給多少」的指示辦。毛澤東是這麼告訴過胡志明的:我們是一家子。要人給人,要物給物……
越南人1978年發起的對華戰爭中,用中國人送去的槍炮作武器,用中國人援助的成袋成袋的大米作支槍的架子和掩體的材料。
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中國對朝提供的實質援助,要比公眾所瞭解的多得多:每年提供給朝鮮50萬噸糧食,100萬噸石油,250萬噸煤炭。
評論人士表示,當中國成為「第三大糧食出口國」的時候,人們發現,中國90%的外援糧,都輸送給了朝鮮。為了支撐金正日政權,中共幾乎包養了整個朝鮮,除供應糧食之外,還提供該國所需石油的70%、所需燃料的60%。但朝鮮的首次核試爆,選擇地點,卻遠離韓國和俄國,而最靠近中國。被中共餵飽的金正日政權,直接威脅和損害的竟是中國。
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一貧如洗,外援卻高達國家財政總支出的6.92%,名列世界榜首。評論指出,當中國民眾大量餓死之際,接受中國糧援的東歐國家,卻得以取消定量配給制度。同期,中共慷慨援助阿爾巴尼亞、印尼、越南、柬埔寨、老撾等國,難以數計,但最後都以「翻臉」告終。
「沒有附加條件」背後的另類「殖民化」
中國商務部對外援助司相關負責人強調,中國在提供對外援助時,不干涉受援國內政,不謀求任何政治特權。
中共號稱「沒有附加條件」的援外政策,以及向一些非洲國家如津巴布韋政府提供電子監視和互聯網審查技術等惡劣行為,受到國際人權組織的猛烈批評。
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抱怨,中共的做法,抵消了國際社會對非洲以經貿促政改、以經援換人權的努力。批評人士指出,中共不僅對非洲一些國家的政府濫權腐敗和踐踏人權的劣跡視若無睹,而且將中共官場腐敗和殘害異己的模式,向受援國推廣,從意識形態上而言,這正是對受援國另類的「新殖民主義」。
據海外媒體報導,在津巴布韋,穆加貝大開歷史倒車,使該國在獲得短暫民主後,重新回到黑暗的專制時代;在蘇丹,軍政府對少數民族大開殺戒,三十萬人慘遭屠戮。所有類似事件的背後,幾乎都有中共的影子。就連蘇丹軍政府屠殺民眾的武器,都直接來源於北京的輸送。
世界銀行行長沃爾福威茨指責中共無視非洲的人權和環境狀況,為其提供大量援助。他警告說,中國對非洲援助的大幅增長只能加劇非洲的腐敗和債務負擔。西方國家的一些批評人士表示,國際間正在努力提升非洲的透明度和人權,中國的作法損害了這種努力。
有評論指出,中國政府在援外60年裡,如此刻薄中國人民去援助這些「兄弟國家」,無非是為自己在聯合國這個舞台上爭取表演空間與主動權。這種金彈外交的效果當然也很明顯:聯合國如今已不可能通過任何譴責中國人權狀態的議案,需要表決與中國人權有關的事情,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不是反對就是棄權。
評論人士表示,中共不顧本國民眾死活,大量援外,目的只有一個:糾集獨裁國家,合組灰色陣營,與文明世界分庭抗禮。迫使文明世界承認中共的強權地位,進而對中共的獨裁和暴政保持低調或緘默。如此,中共便可在國內隨心所欲,放手鎮壓,將一黨專制進行到底。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