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位于安徽省境内,东与碧波荡漾的太平湖相邻,南与名满天下的黄山相接,山势雄伟,林木葱葱,飞瀑清泉,风景十分秀丽,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
九华山原名九子山,据《太平御览》记载:“因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诗人李白三次登临此山,见层峦叠翠,九峰如莲花,写下“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之诗句,始名“九华山”,也有的说“九华山”之名是从李白诗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而来。
九华山共有99座大大小小的山峰,其中以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九座山峰尤其出类拔萃,所以古人称之为“九子山”。九华山群山众壑中遍布苍松翠竹,与清流飞瀑相映成趣,十分清幽秀丽,其间怪石古洞、名胜古迹交相错落。
众峰中以十王峰为第一高峰,海拔1342米,其次为七贤峰、天台峰,海拔分别为1337米和1306米。其他群峰千姿百态,各具神韵,峰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奇峰多怪石,天台峰西侧右一石名为“大鹏听经石”,传说是一大鹏听地藏菩萨诵经感化而成;而观音峰上的“观音石”,则因酷似观音菩萨凌风欲行而得名;其他还有十王峰西侧的“木鱼石”,钵盂峰上的“石佛”等,可谓千姿百态。
九华群峰密林之间,点缀着众多小溪、泉水、瀑布,它们或逶迤于山间,或盘桓在谷底,或隐藏在绿树花海之中,有的缓缓前行,从容不迫,有的激流直下,珠玉飞溅,涓涓流水映衬着鸟语花香,使得九华群峰生气勃勃。
这里清幽脱俗的自然环境使得历史上很多一心求仙问道之人来此修行。早在汉代陵阳县令(今青阳县陵阳镇)窦伯玉因一心求道,遂辞去县令之职,入九华山修道;三国时赵广信和东晋时著名道士葛洪都曾来九华山采药炼丹;唐乾宁年间道士赵知微在凤凰岭创建延华观,并炼丹于沙弥峰。
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天竺僧杯渡禅师来九华山创建茅庵,传经布道。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新罗(今朝鲜南部)国王的近亲金乔觉来九华修行,潜心修持75年,99岁圆寂圆寂后,葬于九华。据《九华山志》记载,金乔觉圆寂后,安放南台,盘坐在一个特制的大缸中,三年后开缸,不但肉身不腐,而且面目栩栩如生。这是九华山记载的最早的圆寂后肉身不腐的高僧。
另一个圆寂后肉身不腐的高僧是明代高僧无瑕,相传无瑕自幼一心向佛,云游四方后来到九华山,在东崖摩空岭的摘星厅旁的一个石洞中苦修。后来人们在石洞里发现了他的遗体,那时无瑕和尚已经死后数年,他的遗体始终不腐,于是人们将无暇的遗体装金,建庵供奉,庵名为“百岁庵”。后来崇祯皇帝封无瑕为“应身和尚”,赐庵名为“百岁宫”。相传,清朝咸丰末年百岁宫遭遇大火,众僧向无瑕禅师的肉身跪求救火,火势凶猛之时,众僧发现无瑕禅师的双手做遮火状,当即下了一场倾盆大雨,浇熄大火。
唐以后,九华山寺庙日增,僧众云集,香火绵延,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名山之一,明、清鼎盛时期,寺院多达360余座,僧尼四、五千人,游“香火之盛甲于天下”,“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之说。九华山现存寺庙90余座,以化城寺、祗园寺、甘露寺、百岁宫、旃檀林、肉身宝殿,天台寺、慧居寺等寺庙规模较大。这些庙宇藏于深山密林之中,或依山就势,或高低错落,具有皖南古民居的建筑特色。
钟灵毓秀的自然景观以及丰富的人文景观,历朝历代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风流雅士。诗人李白三次游历九华山,留下数篇感怀诗章,相传李白在现在的太白书堂院内种下两株银杏,已是古木参天;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登九华,对其风姿赞叹不已,认为天下名山无以出其右;宋代王安石登临九华,感于九华群峰之雄伟奇绝,写下“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的诗句。
明代理学家王阳明倡仪在九华山建书院讲学,获得哲学家湛若水,人称“甘泉先生”支持,湛若水的弟子谨遵师嘱,在九华营建书院,以师雅号为名,即“甘泉书院”。湛若水即赴九华讲学,并手书勒石的“甘泉”石刻,当时学生济济一堂,十分兴盛。
九华山钟虽然比不上泰山之巍峨,没有黄山的雄奇,但是它以钟灵毓秀、清幽雅致的风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使它具有让人难以忘怀的动人魅力。@(//www.dajiyuan.com)
天开神秀—“东南第一山”九华山
楚筠 整理
人气 3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