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二十四节气

【节气】大雪养生 祛寒补元气六法

作者:容乃加
font print 人气: 475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雪节气到了,天地间灿烂的秋色余韵就要收藏殆尽。天寒地冻的仲冬时节,养生要怎么养、怎么补?

第21个节气 大雪

2018年“大雪”节气就从12月7日这一天起,直到下一个节气“冬至”为止。古人以黄历看节气,称大雪为十一月节,是进入冬天的第二个月。黄河流域以北地带,这时节大雪纷飞,水面也结冰了。今朝逢大雪,明天清晨起床时,看看你家的屋瓦上是否积了一层薄霜,或是积了白雪呢?

“大雪”物候

从天地阴阳五行相生相循来看,大雪时节虽然阴气隆盛,但此时天地间的阳气也暗暗萌动,鹖鴠(音:曷旦)、老虎、荔草(马蔺)等动植物的感应都比人早。《逸周书》记载大雪节气三阶段的三物候表现:“大雪之日,鹖鴠不鸣,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

鹖鴠也叫做寒号虫,古人说它是“夜鸣求旦之鸟”。因为此鸟感到天地阳气已经萌动,故而不鸣叫了。老虎是阴类动物,感一阳而交配。荔一名马蔺草,接续老虎之后也感应到阳气的萌动开始冒芽挺生了。

“大雪”养生

时序进入寒冷的仲冬,中医提醒人们预防“体寒”可能带来的疾病。冬天是养肾储备元气的好时节,机不可失,节气进入大雪,原则上可以采用“温补”的方式来补身体。另外中医师也教人简单而易行的肾经穴位的按摩,持之以恒可以达到保健效果。一起来掌握大雪节气时养生的重要原则:

1. 休养生息闭藏养肾

冬天天气寒冷,对养生、对生命蕴蓄活力来说,是一个关键的季节。不管是在初冬或仲冬,五行养生重点都是要顺应天地寒热的变化,以去寒就温养肾养元气为主。

如果你从立冬到小雪这一个月还没有明显感觉到冬天已经来临,还忙忙活活干事儿,到了大雪节气这时候,你就应当沉静下来,好好养精蓄锐,充分地休养生息,让精力保藏久一点。中华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上说,冬天是养精蓄锐的重要时节,要“闭藏”。用俗话来说,“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

2. 去寒就温 防御体寒疾病

古人诗中写道“寒压重衾若覆冰”、山东俗谚说“雪花飘,雪花飘,老天下的杀人刀”的景象和体感,已经反映在这冷飕飕、寒冽冽的大雪节气里。在这时节,中医所谓“体寒”的疾病也明显多起来了,比如:疲劳倦怠、精神耗弱、脑血管、心血管动脉硬化、慢性肾炎、腹泻腹痛、伤风感冒、气喘、手脚冰冷症状等等都和“体寒”有直接关联。

寒天寒地里的寒气,会伤害身体,所以防寒不能掉以轻心。《黄帝内经》上说寒冷冬天的养生首重“去寒就温”。如何做到“去寒就温”防体寒、维护身心健康呢? 简单地说,在食衣住行各方面都要有“去寒就温”的意识与行动,远离冰冷、寒冷的东西和环境,让身心处在温暖的状况下。掌握好“去寒就温”的原则,融入生活中去实践,可以说就已经掌握冬天养生的一大半要点了。

3. 食补养藏元气 黑色食物益肾

平日注重食补养肾比进补更重要。《阴阳应象大论》说冬天“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冬天养肾正是时候,以黑色食物养肾符合阴阳五行养生论。比如黑豆、黑刺参、何首乌、黑芝麻、香菇等等,都是不错的养生食物。《阴阳应象大论》又说:“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所以冬天的饮食料理取咸味为主。在冬天,咸味食物的营养容易入肾脏被吸收转化。

4. 仲冬进补和禁忌

大雪节气开始后的进补可以转向温热进补。中医养生讲究“形气双补”,《本草纲目》说补身去弱的食物有“人参、羊肉之属”、“人参补气,羊肉补形。凡味同羊肉者,皆补血虚,盖阳生则阴长”。《素问》说︰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人参羊肉汤”是一道形气双补的佳肴,可以补气血又固身体。

清炖羊肉汤是冬天的养生佳肴。(林秀霞/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另外元代《饮膳正要》推荐用“羊肉山药粥”改善骨蒸(午后出汗)久冷的体质。说羊肉“暖中……补中益气”、山药“治诸虚、五劳七伤、心腹冷痛”,用羊肉一斤,山药一斤,煮到熟烂,再下米同煮成糜粥食用。寒天早晨来一碗热呼呼的羊肉粥,暖和一整天。

吃羊肉时不要喝茶,因为容易造成便秘;羊肉也不要与南瓜同食,以防发生黄疸和脚气病。羊肉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不易代谢,所以患有肝炎的人也忌食羊肉喔。一般进补时不要同时吃生冷食物,比如萝卜、白菜、瓜类、柑橘这类食物,以免抵消进补食物的功效。

进补时不要同时吃属性冷的食物,比如萝卜、白菜、瓜类、柑橘。(fotolia)

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进补前要先咨询中医师才好。尤其是现代人在生活中紧张焦虑熬夜多,常吃油炸食物和冰点、身体活动少,还有室内多使用冷暖气等等状况,容易造成“外寒内热”或是“寒热夹杂”型体质,若随意采用进补的方子,反而容易造成口干舌燥、失眠多梦、心烦气躁等所谓“上火”的症状。另外,身体出现“四高”症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的人,以及身体状况异常,如感冒时,也不能骤然进补,否则可能使病况加重。

5. 按摩穴道保健

按摩穴道也是一种简易又经济的保健之道。冬天时节,中医师建议按摩足三里、三阴交和太溪等穴位保健。足三里和三阴交的穴位按摩在小雪节气文中介绍过了,这里介绍肾经上的原穴──太溪穴。

原穴涵藏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要穴。每天持之以恒揉按刺激“太溪穴”能够调动身体的原力,使得身体气血上行达到颜面、下行于足部,通透全身保暖防寒、藏精固气。“太溪穴”的位置在双足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太溪穴的做法:正坐或平放足底,用手指按揉。按揉时会感到酸痛胀麻。 中医师建议每次按摩次数取9的倍数为佳,一回可连续按36次,一天中可以按摩数回。

6. 晒冬阳去寒保温 保健身心

多多利用冬天的阳光来去寒保温、保健身心。肾脏主宰人体骨骼的发育、耳朵聪敏和活力。让可爱的冬阳照射你的肾脏部分,闲适地散步、运动和活动,可以补充人体的骨本、温暖身心,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升反应能力。冬天的太阳是无价之宝,冬天养生,要多和阳光作朋友,天人的交流让忧郁远离,让人身心更愉悦。

进了大雪节气表示冬天已经进入中段,切记顺应天地阴阳变化来过生活,养精蓄锐养好来年的生机。@*#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处在春分之后,此时节万物清洁明净,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战国时代屈原《楚辞》说:“阳气发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传》云:“三月清明节在戌”。由此可见中国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对“清明”这个节气就有了深入的认识。那么清明节什么时候变成扫墓节呢?
  •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循环周期的起点。春寒料峭到春分已转变为春暖花开,一片五彩缤纷的盛景,迎来一年中难得好时节--春分,也迎来养生、开运的契机。本文要与你分享:“春分”的要义是什么?在春分如何养生,如何开运?做法上有哪些宜忌呢?
  •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此时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冬眠的昆虫,草木也竞相舒展。今年的惊蛰是3月5日23:28。
  • “句芒一夜长精神,腊后风头已见春”(韩偓《早起探春》)句芒神即春神,在一夜间让人间长了精神,让风儿捎来春气。2025年2月3日冬去春立时间在22点10分。不管好年、歹年,立春这一节气到来,都是令人心身振奋欢畅的一刻。一年之计在于春!怎样利用立春阳气生发的时机,为自己打造一年的好彩头呢?从代代相传的智慧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 围炉、守岁中,远处、近处的爆竹声此起彼落传开来!暖风褪去柳梢冷,一夜唤回天地春!守护传统价值的民俗,守护人心中的善,穿过除夕,正月初一的新年晨光将春天捎回大地!
  • 腊月里虔诚祭灶神。图为 清代周鲲绘高宗御题范成大祭灶词 轴局部。(公有领域)
    送灶神是哪一天呢?在历史时间长河中曾经发生过改变。这要从祭灶的历史说起,先看一下祭灶的历史到底有多久了呢?祭灶的日期和风俗有过怎样的变迁?哪一种祭灶的方式能招福?
  •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传递一年之末的天候景象。小寒节气的气候与物候特征有哪些呢?小寒补冬各地的特色食俗有哪些呢?一起来探一探,提供我们,岁末补冬的精神与物质之宝。
  • 古人对冬至这个日子非常重视,不仅因为冬至是节气,是节日,更因为冬至这一天和“天道”息息相关。天道所示,人间所依,天人合一让人生顺遂,所以冬至这一天的意义就在日常生活中凸显出来。北宋的易学大师邵雍有两首《冬至吟》律诗,探涉深奥隐妙的大道之理,让人玩味沉吟,给人生命启迪!
  • 冬至在一年中是个大日子,无论是在节气上,或是在民俗节庆上都是如此。在生活日常里,古人也教导人怎样过好冬至,迎祥接福避灾殃。可知道哪些事适合冬至去做,哪些事不宜?一起来参考古人的智慧,掌握冬至日六宜三不宜的作为。
  •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被赞为“人类无形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独步全球,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内涵与起源、成因背景,请一起来了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