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冬至节】

冬至祈福六宜三不宜 古人迎祥避灾殃的作法

作者:容乃加
冬至日天地相交,迎来一阳生。怎样与天地合一,顺应其变,利用古人的智慧,迎祥接福避灾殃呢?(龚安妮/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font print 人气: 2140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冬至在一年中是个大日子,无论是在节气上,或是在民俗节庆上都是如此。在生活日常里,古人也教导人怎样过好冬至,迎祥接福避灾殃。可知道冬至日哪些事适合做,哪些事不宜?一起来参考古人的智慧,掌握冬至日六宜三不宜的作为:

1. 养阳气 饮食宜暖不宜冷

在冬至日宜养身体的阳气。明代高濂所著养生专书《遵生八笺》云:“冬至日,阳气归内腹,宜温暖物入胃,易化。”就说这一天入胃的饮食要取用温热的食物,避免生冷冰凉的。冬至日,天地“一阳生”,阳气复萌,对应到人体,阳气归于内腹部,所以取用温热的食物,容易化为营养为己身所用。

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说:“……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可食用一些滋阴潜阳(治疗阴虚、肝阳上亢)的食物为宜,例如:冬季当令的栗子、枣子、桂圆,还有海参、羊肉,海带、核桃、韭菜、深绿色蔬菜等等。这些食物适合冬至补肾,容易吸收转化,藏精固本。

2. 食赤小豆粥防疫鬼

在冬至这一天吃赤小豆粥,防疫鬼。唐《纂要》和南北朝《荆楚岁时记》都说:“共工氏子不才,以冬至日死,为疫鬼,畏赤小豆。是日,以赤小豆煮粥厌之。”共工氏是上古时代的水神,他有个不才的儿子死于冬至日,化为疫鬼。因为他怕赤小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赤小豆粥来吃,以驱除疫鬼。《岁时杂记》也记载:“(冬)至日,以赤小豆煮粥,合门(阖家)食之,可免疫气。”冬至来一碗红豆圆子汤打牙祭庆团圆,健康防疫皆宜。

3. 迎接阳气

冬至日天地“一阳生”,我们的身心怎么迎接一阳之气?《千金月令》建议一种冬至日迎接一阳之气的做法:“至日,于北壁下,厚铺草而卧,以受元气。”就是说冬至日静卧于北面的墙壁之下,可以迎接一阳之气,前提是要用厚厚的草垫来给身子保暖。现代人要取得一堆草不容易,如果家里有厚厚的日式榻榻米,或是草席底下加厚垫,或可代用也。同时上方再加个暖毯,一定要注意保暖身子。

4. 早卧晚起 守闭藏之道

《黄帝内经》教人在寒冷的冬天里,身心要顺应自然之变,守闭藏之道来养身:“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就是说冬季作息(冬至即冬季的中点)宜早卧晚起,大约晚上九点、十点就寝,早起与日昇同步。日常要做好保暖,不要让皮肤裸露,去寒就温。同时,在心理面,也要休养生息,让经营人生、追求成就的计划若伏若匿,以待来春。

《黄帝内经》教人在寒冷的冬天里,身心要顺应自然之变,守闭藏之道来养身,早卧晚起,与晨曦同步起床。(Shutterstock)

5. 冬至水宜调理身体

《本草纲目》说冬至水:“宜浸造诸风脾胃虚损诸丹丸散及药酒,久留不坏。”冬至日的净水是一宝,久留不坏,适合用来浸造药材调理身体(须请教专业医师)。

6. 送鞋袜 关怀舅姑

北魏崔浩《女仪》云:“近古至日,妇上履袜于舅姑,践长至之义。”长至就是“冬至”,因为这一天是日影最长的日子,且从这一天之后,白日开始渐渐延长。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有赠送鞋袜给舅姑(丈夫的父母)的礼义,祝贺他们长寿百福。利用岁时节庆,适时对家长辈表达关怀,发扬古传的情义礼仪,可以促进家庭的融洽,增进生活的美满幸福。

7. 不宜多言避相争

古人提醒人冬至日勿多言,什么道理呢?《礼记》月令说仲冬(冬至)之月:“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动)。”就是说,冬至时,日短至,而从冬至之后,阳气将萌发而回升,故而发生阴阳相争的动荡,此时各种生命也处在动荡之中。在冬至处动荡,勿多言,可免去相争之灾。

《遵生八笺》说冬至:“是日勿多言,当闭关,静坐,以迎一阳之生,不可用作。”此话传达了宜静不宜动的意思。《易经》象说冬至:“雷在地中(冬至之卦为坤雷复卦),复(阳气始来复)。”《程传》解释:“阳始生于下,而甚微。安静而后能长,先王顺天道,当至日,阳之始生,安静以养之。”就是说在冬至日阳气才萌发,还非常微弱,所以不宜多言,也不宜动,宜安静身心以养阳气。古人建议的方法是闭关静坐,以免干扰阳气的生发。

8. 不宜声色嗜欲

《礼记》月令说冬至:“君子斋戒,处必掩身,身欲宁,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意思是说在冬至这天地间阴阳循环转折的时点,阳气将打破全阴的局面,冬眠的生命也在待旦之中,那么人也要顺从阴阳之变。所以在冬至日宜斋戒,去声色,禁嗜欲,掩身保持精气,安体宁心,以静待动,顺从自然之变。

《纂要》冬令第五之中告诉人们“(冬至)前后各五日别寝”。冬至时要安养初萌的微弱阳气,所以在冬至以及前后各五日宜斋戒别寝为好。

9. 不宜出游

《神农书》云冬至忌出游:“冬至……不可出游,必有忧悔。”古代官府在冬至日就闭关门不开放,使商旅不得行,人君休朝放假,不省视四方。这个时候天地寒冻,门禁不通,路上不行人,所以此时出门,于天地人的条件都不合宜,出门必有忧。

寒冷冬至日天地相交,迎来一阳生。我们若能与天地合一,顺应其变,利用古人的智慧,掌握宜忌,自然更接近迎祥接福避灾殃之路!当然,古今环境变动差异很大,古人的作法不见得能够完全再现于今日,不过,若能掌握思其维的理据,也能够提升我们自身对冬至节内涵的体悟。@*#

参考资料:《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冬至部》

──看更多【节气与生活】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推荐阅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古人对冬至这个日子非常重视,不仅因为冬至是节气,是节日,更因为冬至这一天和“天道”息息相关。天道所示,人间所依,天人合一让人生顺遂,所以冬至这一天的意义就在日常生活中凸显出来。北宋的易学大师邵雍有两首《冬至吟》律诗,探涉深奥隐妙的大道之理,让人玩味沉吟,给人生命启迪!
  •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被赞为“人类无形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独步全球,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内涵与起源、成因背景,请一起来了解:
  • 年年冬至,第一道曙光将照射在紫禁城太和殿正中的匾额上,奏报“一元之始”的讯息,这是元明清三代敬仰“初岁--冬至的胜景,而落实在民间代代相传的冬至传统食俗,也映射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之光。民间传统冬至吃什么和中华文明之光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探索吧!
  • 从天人合一的精神意义来看,怎么过冬?“四立者,生、长、收、藏之始”,立冬是藏之始,所以冬之养生重点在于闭藏、养藏。对应到我们的人体,立冬就是开始要让身体潜藏、养精蓄锐的时节,看冬天养生保养六招。
  • “九九”也是阳数之极,九九归一,满溢又将还原,黄金之秋将逐渐褪色,所以“重阳”也是个阴阳变化的关键日子。在古时的九九重阳就有了一些天人交融的登高赏景、感恩祈寿和避厄的风俗,也是今天重阳节活动的主题曲。
  • 天地四时节气的循环,例如秋分的“阴阳相半,昼夜均,寒暑平”的现象,年复一年在时光隧道中循环往复,准确而无穷无已,这是谁的造化呢?“万物由造化,谁通天地心”。借着秋分的展现,让我们重新思考上天教给我们的生存之道吧!
  • 可知古今有两个“中秋”?它们各以“月夕”和“夕月”为名,表现了“中秋”丰富多元的特色与内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 中秋节的月亮与嫦娥的传说迢递人间几千年,是最古老的中华民俗传说中的一个,启发人修炼成仙、返本归真的追求,也显示给人往上飞升的关键。月饼加进了月亮与嫦娥故事中扣响人间的中秋组曲,传送着浓厚的团圆情味。宋代学者邵雍《梅花诗》吟:“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道出了天人之间的幽微相通,嫦娥可不就是引路的仙子?!
  • 白露是从夏到秋、从热转凉的转折点。中医养生注重顺应天时,强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白露节气时的生活,我们应该如何顺应天时的大变化来收敛阴精,以养生呢?秋天养生调护重点在于照护心神与呼吸系统,要怎样进行呢? 中医的养生一般从日常生活的起居、运动、饮食和身心各方面齐步进行调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