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tvsmo.com

失丧者的陪伴

苏绚慧

人气: 338
【字号】    
   标签: tags:

人生里最大的失落,莫过于丧亲。死亡是人生里极重大的失落与压力。

死亡与分离所引发的感受:沉重、痛苦、无力、空洞,令人惶恐不已,急于想摆脱。即使是陪伴者,也恐惧面对,害怕承受不起强烈的悲伤。

所以,一些听似安慰,却又十足隐藏着自身的不安、无奈、悲伤、失落感的话语,相继倾出:“别哭了”、“别伤心了”、“别再想了”、“人死不能复生,别难过了”、“节哀顺变”……这些话使丧亲者疲惫、感到更加压抑,失去安慰与扶持的意义。

悲伤是不好的、想念死去的亲人是阻碍生活的;是社会对于丧亲反应的想法,所以丧亲者的情绪感受见不得光,想念、怀念成了隐私的个人活动,只能自己独自承受。

许多人在亲人过世后,会经历一段失眠期,当万籁俱寂时,怀念与悲伤占据了整个心头,与逝者过去的种种;曾做过的事、说过的话,都犹如电影放映,一幕幕的上演,整个夜晚难以入眠。

在人的脑内,储存着大量的记忆,越是相爱的人、越是亲近的人、越是长时间相处的人,我们所拥有的记忆就越多。

亲人过世之后,庞大的记忆对我们诉说着刻骨铭心的曾经,这是无法遗忘的。若遗忘,似乎就连带遗忘了我们自己的过去。何况,记忆并非说遗忘就能遗忘。

大部分的人并没有给丧亲的人足够的时间哀悼,往往社会观念会认为将葬礼、告别式处理结束,悲伤就该告一段落,丧亲的人不应再沉浸于悲伤的气氛中,快快打起精神,继续为着人生的道路迈进;勇敢、坚强、努力的活下去。

就因为这些所谓的鼓励,把丧亲的人推到孤独的角落。他必须学会成为奥斯卡金人,伪装自己的软弱、孤单、悲伤、无力,把快乐、理性、坚强展现出来。他们担心自己的难过成为别人的心理负担,他们也害怕被人贴上软弱无能的标签。

很多丧亲者宁可选择不被人看出悲伤,也不和人吐露悲伤,因为别人无法承接,也无法理解。许多丧亲者都没有体会过一份充满接纳与抚慰的陪伴。

人从小到大的生活,一直都在经历大大小小的失去。较小的失去像是失去了一个礼物、一个拥抱、一个注意、搬家、转学等。大的失去则可能失去一只心爱的宠物、失恋、失婚、与一个挚爱的亲人或朋友分离。

失去是人生的重要经历,也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有相聚就有分离;有拥有就有失去。如何让自己有能力去面对失去、如何将失落感受处理好,并且对于自己及他人皆不带伤害性、攻击性,是需要学习的。

如果一个陪伴者真实的走过丧恸之路,他便能以更多的包容与理解来陪伴,而不是规劝与说道理。

调适的过程究竟有多长?多久才算是正常?

这是丧亲者会自问的问题,也是陪伴者关心的问题。

面对失去的悲伤反应,并无强调需要调适多久才是正常的范围,每一个人调适悲伤的时间都不同,脚步也不一,有的人需要一两年,有些人却需要更长。这其中的变数包括:

逝者与生者的关系

逝者与生者的情感依附关系型态与品质

死亡的形式

人格特质

逝者的年龄

家庭动力的变化

生活压力

既然无法确定需要调适多久,倒是可以说至少需要一年。一年是重要的经验,第一年,许多重要节日的体会,会格外明显及深刻,例如第一个没有逝者的除夕夜、第一个没有逝者一起过的生日、父亲节、母亲节、端午节、中秋节,甚至第一个忌日,皆会令人翻动存在内心的难过、不舍、哀伤。

这些痛苦、陌生的第一次,使得丧亲者会需要打电话或找人求助,很大的需要是诉说心情、抒发悲伤、找到安静与平稳的力量。在陪伴的过程中,倾听、尊重、允许悲伤及个别差异是陪伴的原则。

即使不是因死亡引起的失丧,一般生活情境中的失落,对个体而言越重要的,关联越紧密的,当失去时,反应也越强烈。

失落,就像地震,总是会震落震散一些建构好的生活架构,也会出现一连串大大小小的余震。

所以陪伴者要有耐心,不能视为一个问题的点,以为在问题点上面做出什么对的处置,就能一劳永逸,终结悲伤。

在失落的修复与疗愈过程中,绝对是缓慢而艰辛的,痛苦的情绪经验是避不开的。如果有人的悲伤看不出来,不愿意显现,便要从关系去检视,因为关系不对,关系未建立,关系不够稳定,都会使失落者无法安心释放悲伤,无法真实经验自己的情感。

很多人在关心失丧者的态度上是一厢情愿,自顾自给的方式,就是,我很想关心你的悲伤,却不问对方是否需要你的关心。

所有的关系都有脉络,如果你是我的学生,我不一定会将悲伤让你看见;如果你是我的同事,我也不一定会将悲伤让你看见;如果你是我的上司,我也不一定将我的悲伤让你看见。

意思是,失丧者在选择自己的悲伤陪伴者方面,是需要有安全感与选择权的。无法真正使他安心的陪伴者,他将表现出公众版的形象,而不是独特性的悲伤。这是需要陪伴者特别注意,并给予尊重的。@(待续)

摘编自 《当伤痛来临:陪伴的修练》 宝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提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