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林達編譯報導)紐約教育局于2007年始對市屬公立學校進行評分,由于學校級數的評定隨著所采用的指標和具體計算方法的不同會有相當大幅度的變化,而引來很多爭議。《紐約時報》最近對教育局的公式作了些許調整使用4种不同的模型進行模擬運算,發現可影響數百家學校的定級。
第一個模型使用數据從一年擴大到了兩年,使得學生在標准化考試中經常出現的成績大起大落的現象不至于過份左右最終評分。第二個模型主要考慮學校學生通過州考試的百分比,著重于純表現而不是學生考分今年比上年的變化,比例分別達到60%和25%,与現行公式中兩者所占比例恰相反。這一變化使得F級學校從18家下降到7家,而另外10余家得C和D的學校就會得F。
第三個模型不再像現行公式那樣把學生社會經濟水平相似的學校放在一起比。在現行公式下有數十家評了A級的學校其實有一多半學生英語考試都不及格。而在新的模型下,近70所屈就B級的學校能進入A級。第四种模型結合了第二和第三兩种模型,使得更多的B級的學校能晉升A級,甚至有得F的學校變成B級。
看來雖然紐約的學校評分體系使用的指標是全國學區里最多最全面的,包括人口學基本情況、考試成績、家長問卷和使用情況類似的學校做比較等,最終決定學校是得A還是得F還是取決于一系列有關使用哪些指標以及各指標所占比重的主觀判斷。(//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