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砲齊鳴哈佛版的《1812序曲》

標籤:

【大紀元5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楊天儀劍橋市報導)哈佛大學鼓勵學生們培養對藝術的修養﹐除了校園內數間的藝術博物館長年免費對師生們開放之外﹐每年從五月上旬的第一個星期四下午開始﹐還舉辦連續四天的大型學院藝術節「藝術第一」(ARTS FIRST)﹐讓學生們從各個藝術領域盡展各自的藝術才華。

今年天公不作美﹐藝術節的週末大部份的時間都是春雨綿綿﹐許多戶外的節目被迫取消或移師室內﹐往日草坪上到處人頭湧動的熱鬧氣氛不再﹐供樂隊表演的戶外舞台空空如也﹐視覺藝術作品在校園內也不見影蹤。雖然氣氛較往年冷清﹐但校園內花樹草坪在春雨的洗刷下份外青蔥﹐鳥語鶯啼取代了往年的樂隊高分貝樂音﹐給哈佛校園帶來另一番的清新景象。

4日週日的活動不多﹐部份更因下雨的緣故被取消﹐其中原定在洛威爾學院(Lowell House)的庭院進行的交響樂表演更被移至室內。

當日表演的是「最後一刻」管弦樂隊(The Last Minute Orchestra)﹐該樂隊在洛威爾學院的交響樂表演是每年藝術節中的經典節目﹐樂隊指揮是華裔的余建寧﹐許多哈佛的教授學者也前往捧場。

余建寧表示﹐今年是他的第十二次表演﹐這次表演的是柴可夫斯基的經典作品《1812序曲》。作品講述的是1812年6月22日拿破崙六十萬大軍進攻俄羅斯﹐其後因戰線過長而後繼無力﹐飢寒交延之下法軍不敵俄羅斯的史實。樂曲中有表現法國的《馬賽曲》﹑表現俄國的《天祐沙皇》﹑教堂鐘響及十一響的加農炮聲等﹐音樂元素非常豐富。

余建寧介紹﹐由於哈佛不可能讓他們用真的大砲來參與表演﹐他們就用火燙氫氣球的爆破聲來表現炮聲隆隆﹐他更風趣的表示﹐「火燙氣球的效果令人非常滿意」(very satisfying)。

除了炮聲外﹐教堂鐘聲也很特別﹐鐘聲來自洛威爾學院的「俄國之鐘」(Russian Bells)﹐該鐘共十七個﹐於1930年從俄國古老的聖丹尼羅夫修道院運至洛威爾學院安放。而今年是「俄國之鐘」最後一次參與表演﹐之後將完璧歸趙﹐回歸俄羅斯故土保存。

師生們在洛威爾學院室內大餐廳輕鬆投入地欣賞哈佛版的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曲目第一段降E大調﹐3/4拍子慢板序奏﹐代表俄羅斯廣闊領土及人民和平安寧的日子﹐以提琴演出並偶而加入雙簧管﹐法軍入侵俄羅斯人上前線抵抗音量加重。第二段降E大調﹐4/4拍子行板。法國號在小鼓以進行曲節奏描寫戰士抵抗﹐「馬賽曲」由法國號和小喇叭雄壯演奏,提琴升F大調奏出俄國曲調,鈴鼓響起長笛和英國管奏出俄國民俗曲,法國號馬賽曲由強轉弱,第四段俄國國歌響起鐘鼓齊鳴,讓觀眾熱切期待著即將到來的加農砲聲。

洛威爾學院庭院草坪上的學生手持火棒﹐在音樂結束前逐一引爆了所有的氫氣球﹐爆破聲果然有砲聲的震耳風範﹐觀眾中的小孩子甚至捂起了耳朵。觀眾們對樂隊的表演非常欣賞﹐在如雷的掌聲中更以起立來致敬。◇


洛威爾學院內表演的哈佛版《1812序曲》。(攝影﹕楊天儀/大紀元)


「藝術第一」的旗幟在哈佛校園內隨處可見。(攝影﹕楊天儀/大紀元)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皇后劇院08亞裔文化藝術節開幕
表演藝術節主席: 晚會美麗 純淨感人
亨城多元文化節豐富多彩 15萬人歡慶
故宮週末夜 亞洲藝術驚喜連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