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10日訊】法國食品業巨人達能公司(Danone)於一九九六年,以與中國合資夥伴成立合資公司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此一舉措在當時被視為進攻中國市場成功之道。然而,雙方合作十多年來爭執不斷,最後互相控告。達能公司的案例除了說明中外合資公司隱含風險之外,也可成為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借鏡。
中外合資公司隱含風險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金融時報》報導說,達能公司與其中國合資夥伴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Wahaha Group)之間的爭議,備受矚目。它們已經同意在法律上停火,而轉向以談判的方式尋求解決之道。
這兩家公司曾互控對方長達多個月的時間。達能公司指控其中國合資夥伴在合資公司的業務之外,以娃哈哈公司的品牌出售飲料和其他產品。
達能公司在二零零七年四月,控告娃哈哈公司的創辦人宗慶后(Zong Qinghou)設立與合資公司的產品相同的生產和銷售平行網絡。宗未否認這種平行網絡的存在,但他聲稱達能公司因收購其他中國競爭對手的事業而違反雙方的協定。
這兩家公司之間的爭議引起各方關注,並成為中外合資公司隱含風險的範例。
達能公司高層主管越來越擔心,即使他們贏得這項訴訟案的國際仲裁,他們可能也無法在中國執行訴訟案的裁決。
合資公司逐年減少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十九日《華爾街日報》報導,達能公司與中國內蒙古主要牛奶製造商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China Mengniu Dairy Co.),在經過長達一年的談判後宣布,雙方無法在成立合資公司的條件上達成共識。這家合資公司原計劃將生產酸乳和其他新鮮乳製品。這些合作計畫的改變,發生在達能公司持續與娃哈哈公司爭鬥之時。在此之前,達能公司於二零零七年十月份,從另一家位於上海的重要中國合資公司光明乳業(Bright Dairy & Food Co.)撤走百分之二十的股份,相當於一億七千萬美元左右,包括中止合作費。
多年來,與中國合資夥伴成立合資公司,一直是跨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主要手段。但是近幾年來,這種合資公司越來越少見,因為外國公司試圖控制品牌、財務和經銷,部份是為了保護智慧財產權。據上海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hanghai)在去年十二月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受訪的公司中,只有百分之十二表示,目前仍以合資公司的方式經營,比一九九九年時百分之七十八下降了許多。
與雀巢公司(Nestle SA)和卡夫食品公司(Kraft Foods Inc.)之類的全球競爭對手相比,達能公司更常利用當地合資公司進入像中國這樣的市場。然而,在娃哈哈事件和光明乳業風波之後,有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該公司此一策略在改變,至少在中國是如此。
達能公司主管說,該公司在中國市場經營超過十年,有能力直接僱用當地的專業人員。該公司也可以與大型超市簽訂經銷合約以增加營業額,而不依賴當地的合資夥伴。
外資挫敗屢見不鮮
據《經濟學人》報導,法國食品業巨人達能公司,於一九九六年取得娃哈哈公司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時,當時市場將其視為成功之舉。然而,從那時候起,這兩家公司就遭遇了麻煩,現在雙方的合資關係已經爆發成激烈的公開爭執。
達能公司不太可能是第一個遭遇打擊的外國公司。很多外國公司藉由合資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然後遭遇令人咬牙切齒的挫敗。這些公司涵蓋每個行業,包括汽車業的標致(Peugeot)、烈酒業的人頭馬(R my Martin)、啤酒業的福斯特(Foster’s)、鋼鐵業的雄師集團(Fletcher Challenge)、媒體業的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和電信業的許多公司等。
理論上,合資公司是令人信服的。但是實際上,外資企業與中國夥伴的合作,可能因為一些原因而終告失敗。中國公司很樂意接受資金與技術,但是不想只成為外國公司的附屬單位,在很多案例中,它們有自己的遠大志向,通常是全球性的。在很多時候,利潤和投資的分配不明確,造成雙方爭執不休。
麥肯錫(McKinsey)顧問公司的資深董事華強森(Jonathan Woetzel)說:「對於想獲得成功的合資企業而言,你必須事先計畫它也有關門的一天。」◇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週刊》第55期【西方看中國】欄目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