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演員用攝像機講述生老病死

標籤:

【大紀元3月1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奧蘇利文2008年3月17日洛杉磯報導)好萊塢演員本.米特爾曼在紀實性記錄片《第六感天使》(Dying To Live)中用攝像機講述了他自己的故事。美國之音記者跟這位製片人討論了疾病、失去和悲痛,以及他從中得到的啟迪。

1999年,本.米特爾曼的醫生對他說,他需要做手術來修補有缺陷的心臟瓣膜。這個消息讓由演員轉行成為記錄片製片人的米特爾曼大為震驚。

他說:“這跟我小的時候我父親的情況一樣,就是說,我也必須接受我父親當時要做的那種心臟手術。我想,這種手術也就是6個星期的事,我會接受這個手術,然後,我的心臟病就會好了。有一種說法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那句諺語正好符合當時的情況。”

米特爾曼出演過多部影片和電視劇,包括《乾杯》(Cheers),《歡樂一家親》(Frasier),和《洛城法網》(LA Law)。他說,他最滿意的表演是跟他親身經歷有關的情節。他意識到自己將要經歷一些對他有深遠影響的事情。因此,他用手持式攝像機記錄下了他的經歷。

家庭變故讓他推遲了好幾年,才完成這部片子。

*喪失親友之痛*

他的母親癌症復發。他最親近的姑姑健康惡化。他當時的女朋友、後來成為他妻子的瓦萊麗身患肺癌。她的長期僱員和老朋友死於老年癡呆症和癌症。

米特爾曼決定把這些故事編織在一起,將家庭錄像和照片跟他心臟手術的鏡頭連成一部記錄片。結果,就有了一部反映疾病、生命、死亡和悲痛的影片。

他說:“這些都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件。實際上,沒有人願意談論這些問題。沒有人願意談論失去親人和他們自己的死亡,沒有人願意談論生命盡頭時的各種困難和挑戰。”

*嬰兒潮一代的共鳴*

米特爾曼說,這部影片引起了嬰兒潮一代人的共鳴,他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出生,現在50多歲、60歲出頭。他說,跟影片裡的他一樣,這一代人大都有年邁的父母。

“另外,我沒有意識到影片吸引了眾多年長觀眾。老年人看了這部片子;他們對我說:『我們非常理解你母親和姑姑的故事,你應該意識到我們的子女跟你年齡相彷,我們也不理解他們一生中經歷的各種挑戰。』他們的話讓我驚訝。”

記錄片表現了一名男子和跟他關係密切的人的故事,不過米特爾曼說,影片也引起情況各異的其他人的興趣。一位朋友領她16歲的女兒到洛杉磯一家影院看這部影片。在隨後的小組討論會上她說,這部影片感動了她。後來她告訴母親影片有多麼的感人。

“第二天,我接到她母親打來的電話,說從放映廳出來後,她女兒擁抱著她說,媽媽,你永遠都能依靠我。我永遠是你的後盾。我愛你。”

*離去和出生時都需要關懷*

米特爾曼說,他意識到人們在生命的盡頭跟在剛出生的時候一樣,都需要關懷。

“嬰兒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讓母親和父親休產假,讓父母跟子女建立起那種割捨不斷的聯繫。同樣,在最後的日子,我們需要跟我們愛的人在一起,送他們去另外一個世界。在生命的盡頭,誰都不應該懼怕。”

米特爾曼說,影片中的一些畫面沒有經過修飾,情感的流露也非常寫實,不過,影片的主題非常積極,反映了他周圍人們的朝氣蓬勃和幽默。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大頭一家溫馨廚坊】筍香煎培根
光環舞集人物語  十月六日宜蘭演出
生命價值的抉擇
全球退黨中心呼籲深圳及蛇口市民退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