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3日訊】飄灑在南中國上空的雪花覆蓋了一條條回家的道路,每年一度的新年期待和有家難回的寒冷現實壓倒了一切社會性話題,呈現給全中國一次愈演愈烈的交通危機。這種全局性的公共危機應該會讓此前許多焦點事件的當事人感到長舒一口惡氣,至少,對遼寧省西豐縣縣委書記張志國和陝西鎮坪的紙老虎事件製造者來說,最緊迫的壓力已被化解。陷入春運焦慮的社會已經顧不上對他們進行窮追猛打,於是,淡出公共視野的焦點事件開始朝另外一個方向演化——張志國的官位絲毫不受影響,報導此事的《法人》雜誌的總編輯王豐斌卻已辭職;針對朱文娜的拘傳令取消了,朱文娜文章所報導的拆遷事件當事人趙俊萍卻也在看守所裡撤消了對「偷稅」和「誹謗罪」的上訴請求;與此同時,有關紙老虎的新聞和網絡評論也幾近淡出公眾視野,對於完全依賴公眾輿論推導的紙老虎事件揭秘來說,這種沉寂對紙老虎事件的演進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一時間,除了漫天的飛雪,整個中國都顯得無比「和諧」。紙老虎、拆遷株連、張志國、城管打人‧‧‧‧‧‧統統成了過時的舊聞。充斥我們視聽的是領導人的批示和慰問,是黨和政府對雪災受害人的關懷。在一個必須展現「和諧」的節日到來之前,雪災就以這樣的方式,完成了對輿論空間的一次清理,連股災的震盪都被淹沒在寒冷的雪片中。
但是,將焦點事件的一一淡出通通歸咎於雪災的公共危機可能有失公允,只能說,雪災使它們的淡出顯得更為自然一些罷了。梳理近年來的公共輿論熱點,我們可以發現,輿論的質疑幾乎無法撼動權力的傲慢。從彭水詩案到高唐網帖案,從野蠻拆遷到城管掐死路人,喧嚷一時的公眾話題熱鬧過後很快陷入沉寂,根本無法引起權力的聯動。也就是說,輿論與權力陷入「你說你的,我幹我的」這樣一種不相交的平行軌道,反正地球總在運轉,新的輿論事件將會很快擠佔舊的焦點,而失去了輿論的關注,我們幾乎不可能找到權力體系內部制度性糾錯的動因,這種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輿論焦點話題的終局,不惟一場漫天飛雪之力。
不可否認,近年來,由於網絡媒體的發育和傳統媒體市場化的壓力,針對一般社會話題的報導和評論,某種程度上形成了一定突破,在一個狹窄的空間內,言論自由度有增加的趨勢。可是,如果這些輿論焦點只能是媒體和網民的言論空轉,而無法實質性影響權力運作,所有的結局總會令人感到失望,類似孫志剛事件推動收容遣送制度廢除的輿論與權力的良性互動可能,似乎好景不再。那麼,我們的言論是否只是一種尋求口頭快慰的宣洩,而不再具有改變現實的力量?
事實上,可以透過2008年的第一場雪來看權力與民間的微妙關係——當然,湖南、貴州、安徽、江蘇等地的交通擁堵不僅僅由降雪造成,冰雨是更大的罪魁禍首——在溫家寶總理南巡之前,地方政府的消極無為是顯而易見的,但在這樣的自然災害前,應該看到,任何政府都不是萬能的,可十分有趣的是,相對於官方幾大媒體依舊歌功頌德的噁心報導,網絡世界從事件一開始便表現出了對政府的不信任,無論總理的南巡、軍隊的出動、政府的救濟、信息的公開,都是在民間的強烈質疑與憤怒之後,才陸續進入政府的日程安排,一些民間的質疑其實是在缺少足夠信息的情況下做出的,事態的推進卻一再證實了民間的擔心並非多餘,在這一點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民間已經形成一種對於權力的本能懷疑和不信任,而這種懷疑和不信任總是被證明為有價值的。
如果要找出這種不信任的根源,自然不可忽視紙老虎、城管打人、縣委書記進京抓人等一系列事件的推動作用。由於一次次的網絡話題的無疾而終,人們逐漸發現政府是不可信任的,或者說,政府會對一些常識性問題置若罔聞,久而久之,權力再也難以贏得人們的尊重。
在這個意義上說,《法人》總編的辭職、紙老虎事件毫無道理的拖延,都在強化「政府是不可信任」的這一自由主義信條。也就是說,政府的不作為和一次次網絡大討論,實際上在共同實施對於中國民間的思想啟蒙。我們不能指望對於一次事件的討論就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體制問題,沒有體制上的變化,那些看似微小事件的解決,對權力整體來說,都是巨大的難題,於是,落後的體制一再做出超出人們常識判斷之外的選擇,這使民間越來越清楚地看到體制的不合理性;於是,紙老虎事件的拖延,張志國書記的牛氣——都成了中國社會思想啟蒙的一部分,它們以特殊的荒唐形式刺激著民間社會的思考,並使之形成一個個熱鬧無比的話語場,在這些網絡話題的推進中,權力的威嚴和政府的信譽一點點崩潰,懷疑的力量一點點確立,或者說,傳統價值觀和權力意識因為對這些事件的討論,在發生隱蔽卻又實質性的退卻。
我們知道,言論自由的理念首先來自人們的表述慾望,在個體的表述中,人們逐漸發現了公民身份的意義,通過對政府的懷疑和批評,人們逐漸懂得了獨立思考的重要性,這既是動態的思想啟蒙,又是參與社會事務的最初級形式,其中孕育著公民社會誕生的本原性力量,因此,看似空轉的輿論熱點並不是毫無價值的。
通過一次次的熱點話題討論,言論自由的勢力逐漸揭穿專制統治的意識形態和虛偽面目,而自由的言論也是一切社會變革的先聲和成本最小的路徑選擇與設計——沒有足夠的討論便不能認清專制的危害,沒有足夠的討論便不能形成有效的思想啟蒙運動,沒有足夠的討論便不能使更多的公民意識到一場巨大社會變革即將來臨的前景。
可以肯定地說,這一次次看似無果的網絡熱點討論正是中國社會思想解放和思想啟蒙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使人們懂得在官方話語之外發出另一種聲音的重要性,並逐漸使這種聲音成為一種習慣性存在,懷疑政府、監督政府、批評政府,正在成為中國歷史上罕見的潮流。這種聲音的凝聚與權力的無所作為之間的對比,展現了兩種政治理念間無法融合的矛盾,不從根本上排除制度性障礙,便不能指望每一次輿論熱點成為推動個案解決的動力,因此,我們不必對個案推進的失敗有過多的失望,無可質疑的是,對於輿論熱點的關注和討論在一點點改變我們的內心世界,這是現實世界發生改變的必要前提,所有的人類歷史證明,民主制度是民主意識的產物,而絕不存在相反的邏輯。
改變歷史進程需要適當的契機,但相對而言,對於這種改變的思想準備過程更為重要,也更為艱難,無論如何,中國社會應該在自身之中、而不是通過權力尋求自由和進步的力量。如今,我們已走在這樣一條無可逆轉的道路上,這是值得我們感到快慰的。
──轉自《自由聖火》(//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