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18日訊】提要
有史以來,人類一直在探索著宇宙的奧秘,提示宇宙真相是所有思想家和科學家的最大夢想。傳統科學直接針對宇宙、時空、人體、生命的研究為人類積累了可貴的成果。而現代科學儘管也能揭示一定範圍內的宇宙真相,可是現代科學畢竟存在著根本的局限性,不適合於人類的發展,也不能使人類真正洞見宇宙的真相,所以現代科學不適宜於繼續發展下去。現代科學實質上一直在一個很小的圈圈內打轉。人類的未解之謎太多了,要完全揭開宇宙的奧秘,就必須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觀念,從新選擇一條真正的科學路線。否則,人類永遠在自己愚見所劃的框框裡爬行。
未來科學必須是能真正洞徹宇宙真相的。未來科學將以傳統科學為基礎,而與現代科學有著根本的不同。未來科學至少具備以下幾個特徵:
一、未來科學是以承認「道」為根本前提的,也是始終圍繞著「道」去研究的,因為只有明「道」才能真正洞徹宇宙的真相。這是傳統科學的根本特徵。而現代科學只承認「物質」的存在,而且始終圍繞著物質去研究,不涉及到對更深層的「道」的研究,對物質本身、對物質與物質之間的關係研究的再多,也無從真正認識宇宙的奧秘,也永遠是盲人摸象,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二、未來科學是以承認重疊時空的存在為基礎的,也是對多重時空同時展開研究的。傳統科學承認了重疊時空的存在,但對多重時空的揭示還不夠。而現代科學基本上不涉及到重疊時空的問題,從牛頓、愛因斯坦一直到霍金,都是在單一時空上努力去自圓其說。所以現代科學無從真正揭示物質與精神的關係,無從真正認識時空問題和時空現象,也無從真正揭示人類的生死以及人類的本質等問題。
三、未來科學是把萬物視為生命來研究的,用「生命」的概念統一了物質與精神、統一了物質與能量、統一了粒子與虛空,統一了間斷性與連續性,統一了時間與空間,統一了主體與環境,所以未來科學是真正圓容的,不是互相割裂的。這是繼承了傳統科學關於「萬物有靈」的基本理念的,而與現代科學把物質與生命割裂開來又想拚命加以統一卻又統一不起來的做法完全不同。現代科學是永遠也無法認識生命的真諦的。
四、未來科學是把認識主體(人本身)與認識客體(宇宙)真正圓容統一起來的,未來科學強調通過人自身的昇華從而達到對宇宙認識的提高,對真理的檢驗也通過人自身真正的體驗來完成,同時,未來科學強調對宇宙真相的認識存在個體差異性,並不是所有人認識到的宇宙真理都在一個層次上,不同的人對宇宙真理有不同的認識,但又都能通過自身真實地檢驗與證實。未來科學承認這樣一種理念:雖然宇宙只有一個,可是對不同的人卻呈現出不同的景象,能認識到什麼層次的景象取決於人自身的不同素質。所在未來的人體科學(研究人體與修煉的科學)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與傳統科學的修煉文化有著一致性,而與現代科學的實證主義有著根本的區別。現代科學只承認人人都能認識、人人都能驗證的結論才是真理,而不承認對宇宙真相的認識存在著主體差異性,也就排除了那些只有一部份人才能認識到、只有一部份人才能驗證的結論也是真理的可能性,現代科學也不強調通過改變認識主體本身去改善對宇宙的認識,也就根本上排斥了修煉文化的科學性。所以現代科學永遠只能停留在最低的一個層次上,因為它強調的是所有人都能認識到的才是科學的,這就等於是把人類的智慧向最低者看齊,而不是向最高者看齊。
以上是對未來科學的簡要提示,要深入瞭解未來科學的發展方向,還得展開論述才行。
(一)「場」是物體存在的普遍形式
物體的存在形式並不限於我們現在用肉眼所見的那麼一種,隨著科學的發展,當今的科學家們已經認識到並證實了有「場」的存在,「場」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物體存在形式,科學家們現在發現有電磁場、重力場或萬有引力場、核場、弱作用場和慣性場等。現在,科學家把物體的存在形式分為兩大類:物質與場。所謂物質就是我們現在用肉眼所見的物體存在形式,而場就是科學發現的物體存在的一種新的形式。
科學在不斷的往微觀下研究,發現在一定微觀下,物體的兩種存在形式——物質與場是統一的。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與構成場的基本粒子在一定微觀下可以相互轉化。量子力學認為能量是由「量子」構成的,而量子可以轉化成基本粒子,組成各種有形的物質,反過來,物質的基本粒子也可以轉化量子,化為無形的能量。德布羅意證明了粒子與波具有等效性,愛因斯坦和核反應堆證明了質量與能量可以相互轉化,現代宇宙學的各種理論無不認為有形的物質宇宙是起源於無形的能量宇宙。
其實,我們肉眼所見的物質形式是一種假象,我們看見的物體在表面上是連續的、固定的,可是如果在顯微鏡下看物體的話,那麼就會發現物體是由各種粒子構成的,表面不是連續的,物體的各組成部份也不是固定的,物體是由各種在不同運動狀態下的粒子組成的,一個物體當然是一個整體,但它又是所有運動著的分散的各種粒子的總和。
所以,在微觀下,任何物體都可以說是以「場」的形式存在的,「場」才是物體存在的普遍形式,物體可以聚之成形,又可以散之為無形的」場」。我們所見的這種種物質存在形式只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形式而已。認識到這一點,對於很多現象就很容易理解了,例如,在修煉界經常會說到「隱形」功能,就是這個人可以突然間讓人們看不見他。其實就是他能夠使自己轉換成另一種存在形式,比如說是「場」的形式,可是他的生命整體一點也沒有改變,他還是他,只是他改變了形式,讓一般人看不見他而已。
如果我們認識到「場」的存在形式,改變我們經驗中對物體存在形式的固有觀念,就為認識宇宙真相打開了第一扇大門。
(二)物體之間的交溶關係
場與場之間的存在關係是一種交溶關係,也就是說,在我們看來是在同一個空間位置,卻可以容納很多很多的場,它們並不會相互排斥。而且,場也不會與物質相互排斥,場與物質可以同處相同的空間位置,這個空間位置明明是被物質佔據了,可以場同樣可以處在這一位置。現在發現的電磁場、重力場或萬有引力場、核場、弱作用場和慣性場等無不是這樣。科學家認為,場是沒有體積、沒有質量的,但又是真實的存在。
既然科學對「場」的研究已表明「場」是物體存在的普遍形式,那麼各種物體的存在形式之間的關係就不像我們現在肉眼所見的這種固體之間的空間關係,而更像一種交溶關係,用溶液來比喻就比較恰當。一物可以溶在另一物之中,就像是溶劑與溶質的關係,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描述整個宇宙狀態的話,用什麼詞最貼切呢?我就覺的用「溶液」可能更接近宇宙的真相,更能描述各種物體那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溶狀態。
這與我們的日常經驗不同,在我們的經驗中,一個空間位置被一個物體佔據了之後,其它物體就不能佔據這個位置了。可是場的空間與我們的這些經驗相去甚遠,場沒有體積,場不佔空間,場與場,場與物質可以同時同地存在一處。既然宇宙中那麼多的物體都是以場的形式存在,那麼我們真的不敢說我們對於宇宙的認識已經達到多高的水平了,我們只能說我們認識宇宙才剛剛起步,甚至還沒有起步呢。就在我們認為絕對沒有東西存在的,甚至連空間都沒有的地方,卻可能存在著多少多少的場啊。誰能說這些不可能呢?
我們有的人說,現代那麼先進的人體解剖學也沒有發現有靈魂的存在,靈魂肯定是不存在的了。那麼這種說法有道理嗎?靈魂會不會是某種與人體同在的「場」呢?
我們有的人常說,我們用了多少的望遠鏡、顯微鏡和其它科學儀器探測太空也沒有發現有神的存在,神肯定是不存在的。那麼這樣的說法有道理嗎?神會不會以某種「場 」的形式存在呢?
有人說,三尺頭上有神靈。那麼這種說法就絕對不可能嗎?
要知道,對於我們認識的空間而言,「場」根本就不需要佔據任何空間體積。如果假設神靈對於我們而言是以某種「場」的形式存在的,那麼這一切不就很容易理解了嗎?
所以說,如果我們認同以上的這些現象,就更加容易理解宇宙的真相了。在我們所看見的空間之中,在我們所看見的空間之「外」(就是在「沒有空間的地方」)還存在著多少的物體啊。有誰能說沒有呢?在我們所說的範圍內,交溶著多少的物體,其中可能就有宗教界、修煉界從古到今一直在說的神靈、天國等等啊。天國與我們可能近在咫尺,可是我們按常規方法卻又無論如何都接觸不到。作為真正的科學家,我想都很容易理解這一點。
(三)重疊時空的存在
如果能認識到物體之間的交溶關係,也就不難理解多重時空存在的問題了,也就不難理解世界上、歷史上出現的許許多多的令人不解的時空怪異現象了,也就不難理解宗教和神學的理論了。物體與物體之間、空間與空間之間、時間與空間之間、時間與時間之間、物體與時空之間都是交溶在一起的,這是多麼複雜、多麼玄妙的宇宙圖景啊!這樣去理解宇宙圖景,要比現代科學所提供的理解真切、深刻的多,也唯有這樣理解宇宙圖景,才能真正揭開宇宙之迷。
(四)探索「道」的存在——「世界」是獨立於萬物之外又包溶萬物的實在整體
有了對「場」的認識,我們來思考一下關於「世界」的概念。其實「世界」是一個獨立體,與世界中的萬物是相互獨立的。世界包溶著萬物,但世界又是一個獨立體。
我們在說到「世界」時,有時是指世界本身,有時又包括世界本身和世界中的萬物。
我們所說的「世界」,也就是在不同的理論中說到的「宇宙」、「時空」、「天地」 、「乾坤」等。
正如前面所論述的那樣,我們必須改變現代西方思維中的一個觀念——整體就是個體之總和。其實單獨存在的整體就是整體,並不等於是所有個體的總和,個體的總和那就是個體的總和。為什麼說西方現代科學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呢?就是雖然它看到了所有的個體和個體的總和,但卻永遠也看不到單獨存在的、隱匿在所有個體背後的整體。
世界不只是一個概念,不是一種抽像,世界不是「萬物的總和」,世界是一個獨立體,世界就是世界,萬物就是萬物。
世界與萬物的存在形式之間的關係不像我們肉眼所見的這種固體之間的空間關係,而更像一種交溶關係,用溶液來比喻就比較恰當。萬物都是溶在世界中的,世界就像是溶劑,萬物就像是溶質。世界與萬物的這種交溶關係,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實萬物之間,有很多物體之間也是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溶關係。但世界是大的,是包溶萬物的。
所以世界對於萬物的每一個粒子哪怕是最微小的粒子都具有制約性。世界對於其中的每一個物體、粒子的每一個最細微的行為都是瞭如指掌並且制約自如的。
世界中的每一個物體或粒子一般都跑不出世界去。反過來講,如果真的有物體或粒子跑出去了,那就不屬於這個世界了。
也許我們的肉眼和一般的科學儀器很難探測到世界作為一個獨立體的存在,我們看到的只是萬物,當把萬物一個一個的去掉之後,似乎就再也看不到有實物存在了,也就看不到有一個獨立的世界的存在了。
但我們既可以憑藉理性的力量認識其存在,又可以用科學方法去探測其存在。其實作為整體的「世界」是以「場」的形式存在的,所以不容易被認識。
以下是證明作為獨立整體的「世界」存在的有關論據:
1、現代科學越來越傾向於承認「時空」是一種實有。
舉例來說吧,在西方近代科學史上,曾經出現過「以太」的觀念,用以指空間的實際存在,但後來被否定了,否定的原因是用莫雷實驗探測不到。其實用某些實驗探測不到不等於能否定「以太」的真實存在,最多只能說現有的實驗無法證實有「以太」的存在,如此而已。將來可能會發現,莫雷實驗並不能作為「以太」是否存在的判定實驗。
但是現在又提出了「空間場」和「時間場」等概念,從某種意義上是不是又恢復了過去「以太」的觀念了呢?
不管怎麼說,對於「世界」(時空、宇宙)本身是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問題,至今仍然是科學的一大課題。愛因斯坦否定了牛頓的絕對時間觀念,但他在晚年又不得不在某種程度上恢復實存時空的觀念,這很說明問題啊。
2、只有承認「世界」作為獨立體的實存,才能真正的理解宇宙中的現象,如萬有引力現象。
舉例來說,對於萬有引力現象,科學家們總是理解不了,因為按照牛頓的理論,無疑這是一種超距作用,而且是同時發生的超距作用,也就是說它的發生是不需要時間的,這怎麼可能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的時空理論做出了新的解釋,認為萬有引力的實質是一種時空現象,而不是一種真實的作用力。
如果我們對於世界與萬物的相溶關係有了真切的理解,改變現有的認為「世界」就是萬物的總和,只是一個概念,而不是一個獨立體的觀念,改變我們所認為的世界與萬物的存在形式之間的關係就是我們所見的固體之間的這種空間關係的觀念,那麼就很容易理解萬有引力現象了。
如果我們在現代科學的「空間場」的觀念上更進一步,把「空間場」理解為獨立存在的世界本身,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萬有引力作用了?因為萬物是溶於「空間場」之中的,「空間場」對包溶於自身之中的萬物的作用力當然就可以是同時發生的超距作用了。
3、只有承認「世界」是獨立的實存,才能解決科學上爭論不休的關於宇宙到底是連續的還是離散的、到底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難題。
在歷史上,特別是在科學史上,人們一直在爭論,宇宙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是粒子性的還是波動性的(也就是,是離散的還是連續的),總是得不出一個統一的結論。無論是肯定哪一方,都不能在邏輯上自圓其說,也不能解釋世界上的各種現象。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缺乏真正的宇宙整體觀——即不把「宇宙」(「世界」)當作一個真正的獨立存在的整體來看待,而是把「萬物的總和」錯誤的當成了宇宙(世界)的「整體」。如果承認有一個獨立於萬物之外的真實存在的「宇宙」(「世界」)整體,那麼就沒有什麼難題了。
萬物歸根到底是粒子性的,是由粒子組成的,是離散的;但是,由於物體無時無刻不處在「宇宙」這個統一實體的作用之下,所以任何一個由許多粒子組成的物體也就顯現出連續性和完整性來。例如上面所提到的萬有引力現象,實質是由於「宇宙」整體對其中的萬物的統一作用而產生出來的現象,使宇宙中的萬物看起來像一個整體。作為一個小物體也是一樣,宇宙整體對此物體的所有粒子都存在著統一的作用,使所有這些粒子表現成為這樣的一個物體。用計算機技術來比喻,在計算機硬件的統一作用下,其中的所有的電能「量子」會組合成各種各樣物體形式。這此電能量子本身是離散的,可是因為有了計算機的作用,它們才表現出連續性來,形成了一個一個的物體。
宇宙從根本上說是有限的,無論是萬物還是作為獨立存在的整體的宇宙都是有限的,說它們是「無限」的,只不過是一種形容,形容其廣大而已。說「無限」是沒有證據的,也是證明不了。你可以說,人類的認識達不到其邊際,因此就說其「無限」吧,這是可以的。所以聰明的愛因斯坦提出了宇宙「有限無邊」理論,可以說是一種很好的答案。
宇宙的邊際就是作為獨立存在的宇宙的範圍,用比喻來說,如果把計算機中的人物也視為真實萬物的話,那麼它們的「世界」的最大邊際就是這台計算機的容量。可是對於這台計算機中的任何一個「人物」來說,它確實達到不了「世界」的邊際,也就是說,它在計算機中無論怎樣活動,也都是無限的、沒有盡頭的。除非這台計算機壞了,否則,它都有無限的活動空間。如果把整個計算機網絡視為一個「宇宙」整體架構的話,那就更容易理解了,大宇宙中套著小宇宙,小宇宙中套著更小的宇宙,就像大網絡套著小網絡……其中存在著同等層次的無數的中間層次的宇宙,就像存在著許多的中等大小的網絡服務器……其中的一個「人物」要想到達最大的邊際,簡直是不可能的。科學從萬物的角度去認識宇宙,當然會感到宇宙是無限的。如果從宇宙本身去認識宇宙,才會認識到宇宙是有限的。
這就真正的解決了關於離散性(粒子性)與連續性(波動性)的矛盾、有限性與無限性的矛盾。只有站在真正的宇宙整體觀的基點上,才能真正的解決這個矛盾。
4.中國古代科學一直在證明著宇宙(世界)是真實的獨立存在的整體。
我們再來看一看中國古代科學的時空觀,也許就更容易理解世界是獨立的,世界包溶著、制約著萬物這樣一種理論了。
在科學史上,中國古代的科學有著正確的宇宙時空觀,中國古人認為「宇宙」「時空 」是真實、獨立的存在,而不僅僅是一個抽像的概念。在中國古代,五行學說是物理學,是適合於一切存在物的,也就是說可以用來說明萬物,也可以用來說明世界、宇宙、時空。而干支學說則是專門用來描述時空性質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不但用於描述時間,也用來描述空間。
為什麼萬物會不斷的、有規律的發生著變化?除了萬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外,主要就是因為「時間」對萬物的制約作用,例如,三月是「寅」月,在五行中屬「木」,「木 」的性質是「生發、條達」,所以在春天三月裡,萬物得以生長、繁榮。
又例如,在中國傳統社會裏,做什麼事情要講究「時辰」,要選擇「吉時」,避免「 兇時」,時辰選對了,事半功倍;時辰不對,事倍功半甚至有害,因為等於是與「時間」對著幹,而大家想想,萬物本來是溶於「時間」之中受「時間」制約的,你想與 「時間」對著幹,能有好結果嗎?
又例如,現代科學認為空間是「各向同性」的,中國古代科學可不是這樣認為的。中國古代認為空間不但有不同位置的差異,而且有不同方向的差異,也就是說空間是各向異性的。中國古代同樣是用干支來描述空間方位的,十天干與十二地支,被分列於中間與四方。做一個事情,比如搞一個建築物,選擇方向同樣是一件大事,選准了就吉利,選不准就凶險。對此,我們用現代科學的發現來理解也是很有道理的。大家知道我們生活在地球大電磁場之中,而電磁場可是各向異性的,而科學家也發現,人體本身也存在一個電磁場,那麼這個人體電磁場與地球電磁場之間是順應好呢,還是悖逆好呢?
伽利略早就發現,任何物體都存在一個慣性場,最生動的描述就是,在航行中的船隻裡飛行的蒼蠅並不需要比在靜止中的船隻裡飛行的蒼蠅更費力,並不需要增加一個隨同船隻前行而向前飛行的力量,也不會慢慢的向船尾積聚。可是這些蒼蠅與航行著的船體可是沒有任何牽連呀。這說明船隻本身存在著一個無形的慣性場。我們已經知道,與我們所見的各種物體同時同地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場」,所以「慣性場」並不難理解。
那麼一個建築物會不會也存在一個或數個無形的場呢?那麼這個場要不要與更大的地球的場協調、和諧呢?所以一個建築物要講究方位,以達到與大的空間場的和諧,這不是很科學嗎?因為「空間」不是真的「空」間,而是一個實體存在,當然可能是各向異性的了,中國古代科學甚至把空間的各向特性都做出了準確的描述,這不是非常了不起嗎?
中國古代的科學是真正認識世界、宇宙、時空、天地與萬物的科學,是直接針對宇宙、時空、人體、生命去研究的,只不過現在很少有人真正理解罷了。現代科學並沒有看到宇宙、時空、人體與生命,它只是看到了宇宙中的萬物,它只是看到了人體中的細胞而已。
(五)一切物體都是由「能量」構成的
科學的發展已經認識到,萬物都是能動的,也就是說,並不需要一個外在的作用力,萬物自己都是會動的,我們所看見的靜止的物體,在沒有外力作用下就不會動,那只不過是肉眼所造成的一種假象罷了。在微觀下,所謂靜止的物體和粒子都在發生著各種各樣的運動。為什麼牛頓力學在微觀下就不適用了呢?因為牛頓力學的最基本假設 ——在沒有外力作用下物體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在微觀下是不能成立的。微觀運動現象要用量子力學來描述,微觀下的物體運動被認為是無規則的,科學家認為它們適用於「測不准關係」。用顯淺的話講就是,在微觀下,粒子好像是在不斷的「亂動」著。
既然物質在微觀下都是自己會動的,既然構成物質的各種基本粒子與能量子(如光子)之間可以相互轉化,也就是說物質與能量之間以能夠相互轉化(愛因斯坦的質能等式和核反應堆早已證明了這一點),那麼物質與能量是不是能統一起來呢?科學家德布羅意統一了粒子與波,也就是統一了物質與場,其實早已為物質與能量的統一開通了道路。但科學家們還是在原有的理論中修修補補,把過去所說的物質的質量稱為「 靜止質量」,以又提出了一個「運動質量」的新概念。既然如此,還不如統一用能量的概念呢。如果統一用能量概念,那麼在化學方程式中,就能用統一的單位來計算了,而不必要既計算質量的平衡又計算能量的平衡,其實就只是一個平衡。
現在科學越來越重視「能量」的概念,其實「能量」概念比「物質」概念更能準確的描述存在物的真相。世界上的萬物,包括世界本身,歸根到底都是由能量構成的。
能量構成一切物體、生命,能量可以保持「場」的狀態存在,又可以聚之成有形的我們能看見的物體。世界歸根到底是一個能量世界。能量單位將成為未來科學的唯一的共同的單位,就如經濟領域的貨幣一樣。
概括以上的理念,那就是:「場」是物體存在的普遍形式,而能量是所有物體的共同本質。
(六)物質與精神是一性的
物質歸根到底是能量,其實精神也是一種能量。物質與精神是一性的,統一於能量。
關於物質是能量,我們已經證明過了。那麼為什麼說精神也是一種能量呢?我們都知道人的精神「支配」人的身體,那麼,如果精神不是能量,又怎麼能起到「支配」的作用呢?
精神與我們平常所認為的物質確實有區別,精神是無形的,看不到摸不著,科學儀器都難以探測到,於是很多人,包括很多所謂的哲學家、思想家和科學家就認為精神祇是一種概念,是一種抽像,是一種虛構,不是實在物體。
但是如果我們用理性去認識精神的話,就會發現否定精神的實在性無論如何都是說不通的。以絕對的唯物主義為例,它一方面否定定精神的實在性,說物質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另一方面又說什麼精神對物質具有「反作用」,這就是所謂的「意識的能動性」。如果精神、意識不是實在存在的物體,怎麼能對物質這麼實實在在的東西產生「反作用」呢?凡是有點理性的人,都會發現這種理論是不能成立的。
我們能僅僅因為精神是無形的,就否定其實際存在嗎?要知道當今科學發現的無形的物體,包括場在內,都不知道有多少了。科學已經證實,無形的物體,就是能量及由能量構成的各種物體,以場的形式遍佈於一切空間。
我們一般所說到的物質只不過是靈性最小的能量物體,而我們一般所說到的精神就是靈性比較高的能量物體了。其實,物質懷精神是一性的,談不上誰決定誰的問題,兩者是可以發生相互作肜。我們體驗自身就可以知道:身體的變化會影響到精神狀態,例如生病時會使人心情也不好,情緒容易波動等。反過來,一個人的精神變化也會影響身體狀態,現代心理療法不就是以此為原理的嗎?作為氣功修煉者來說,通過修煉自己的心性,從而增進身體健康,這更加證實精神是實實在在的存在,而且是具有強大力量的存在。
所以說,物質與精神,在某種意義上,統一於能量。「能量」既可以指稱物質,又可以指稱精神,既可以指稱有形物又可以指稱無形物。「物質」的概念給人感覺是「不會動」的,而能量則是會動的,而精神本身又正好是自己會動的,而且能量與精神都是無形的。所以用能量的概念比用物質的概念要準確很多。如果人們多用能量的概念,就會更容易理解精神的實在性。物質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物質與精神之間的相互作用,精神與精神之間的相互作用,歸根到底都是能量的作用,這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了天地間發生的一切現象了呢?
例如,人身體生病了,是因為能量構成的病菌對身體的破壞作用,吃藥就是利用藥中的能量去制約甚至消滅病菌;而心理療法則是利用精神去調動自身的免疫能量去對抗病菌,不都是能量與能量的相互作用嗎?那麼對於人體的結構,或許我們就很自然的明白了,人有身體存在,也有精神、意識、靈魂等的存在,人體的實質就是一個精巧的能量系統,同時又對外發生著能量的交換。
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我們一般說是物理學,很多人會認為「金木水火土」就是指我們所看見五種物質,其實,與其說五行是指五種物質,不如說五行是指五大類能量。中國古籍《尚書》中的《洪範》篇說出了五行的特點。「金」這種能量的特點是「肅殺」,對其它物體具有清除作用,所以屬於「金」的秋天就會使萬物開始凋零。「木 」這種能量具有「生發、條達」的作用,所以屬於「木」的春天就會使萬物開始發芽、生長。「水」這種能量具有對它物「潤下」的作用,所以屬於「水『的冬天就會使萬物潛形、隱藏。「火」這種能量具有「炎上」的作用,所以屬於「火」的夏天會使萬物衝動奔湧。「土」這種能量具有「厚重」的作用,所以會使萬物變的穩定,所以 「土」能居中,因為它穩定,不易變,厚重。至於五行的相生相剋,那就更明顯了,是五大類能量之間的相互助長或相互制約的關係。這只是略舉一例而已,要詳盡解說中國五行學說,那必須另具篇幅才行。
為什麼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可以適用於一切事物呢?就是因為它是一種能量學說,而不是一種物質學說。五行,可以說明一切物體的性質,包括萬物,也包括天地;包括物質,也包括精神;包括空間,也包括時間;包括有形物體,也包括無形物體如顏色、氣味等等;包括「物」,也包括「事」,也就是說包括了一切事物。
未來的科學必定是能量科學,而不是現在這種物質科學。而中國古代的科學將提供很好的借鑒。
(七)一切物體都是生命
既然物質與精神是一性的,任何物體說到底都是能量體,那麼很顯然,萬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生命體。人們對於「生命」的概念是應該有所改變了,不能再局限於我們在地球上所見的生命現象去認識生命了。很多人認為生命就是要有一個生長過程,就是要能繁殖後代,也就是要能吃能喝,能思能說,能生長發育, 能生兒育女……這才是生命。
其實真正想來,一物是不是生命,就看這個物體有沒有靈性。物質是靈性最低的能量,精神是靈性高的能量,只要有物質與精神的結合,就會產生一個完全的生命體。即使是純粹由物質構成的物體,也可以認為是靈性最低的一種生命體,因為它都是會動的,都是會對他物發揮作用的。至於說它對於自身的存在有沒有感受,對於來自它物的影響有沒有感受,這樣的問題我們不宜妄斷。有的人講石頭怎麼會知道疼呢?我們要說他是在妄斷,因為我們會反問--你怎麼知道它不會疼呢?
現在,生物學家已經證實植物有感情,有思維,有識別能力,植物之間有信息交流,植物群落就像一個社會一樣。有的科學家正在研究我們一向認為是非生物的物體的生命特性,例如研究水是否有靈性等。
無論如何,從古到今人們所堅持的」萬物有靈」的理念是值得現代人深思的,至少,我們今天不能再妄斷某些物體不是生命了,因為我們實在沒有證據證明它們不是生命,說它們不是生命只不過是出自於我們的主觀猜測罷了。
(八)「世界」本身也是生命,世界就是萬物之主
萬物都是生命,世界本身也是一個生命體,這個最大的生命體中又包溶著許許多多的更小的生命體,即世界包溶萬物。任何物體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世界中的萬物也就是世界中的眾生。
世界是萬物的主體,就是萬物之主,眾生之王。萬物都在世界中演化著,並且發生著相互關係,經歷著生老病死、體驗著盛衰榮辱。萬物、眾生既發生著相互的影響,形成複雜的社會關係,萬物、眾生又都受到世界的統一制約、支配。世界中每一個個體生命的命運禍福可能受到其他生命的影響,但根本上是由世界(主體)所決定的。因為主體本身就是生命,所以他對於其中的萬物、眾生的命運肯定是會做出安排的,對其包溶的萬物肯定會平衡好他們的關係的。
由於萬物都受到世界主體的統一制約、支配,所以萬物的運動、變化才會體現出統一的規律來,整個世界(即萬物的總和)才會顯得那麼有序、和諧,才有真理可言,才有科學探索可言。
現代量子力學因為看不到世界是一個獨立存在的生命體,看不到世界這個生命體就是萬物的主宰者,所以認識不到萬物的和諧、規律的根本原因,所以才會主張幾率論,認為世界沒有規律可言,如果有規律,那也不過是一種數學上的統計規律,即一種幾率。愛因斯坦與量子力學關於這個問題爭論了很久,愛因斯坦不能接受一個無序的世界,認為這種觀點是不符合理性的,他說了一句話,成為名言——「我不相信上帝是在擲骰子」。
其實人體就是一個小世界,人體是一個生命體,人體中又包溶著許許多多的更小的生命體,如器官、組織、細胞等。可是我們這裡所指的人體並非現代醫學解剖上所指的人體,那只不過是所有器官之和而已。真正的人體是無形的場態的實體,也就是中醫學上所指的五臟六腑和各種經絡構成的人體系統。現代人認為中醫學上的五臟六腑就是現代解剖學上所指的那十一種內臟器官,其實根本就不是的。所以按現代解剖學去解釋中醫,會發現大致是那麼回事,但有很多地方都不准確。其實這是現代西方科學這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思維方式帶來的缺陷所致。但隨著科學的發展,現在科學家已經能通過聲學的、電學的方法證實人體經絡的存在,發現中醫的描述是驚人的準確。那麼經絡存於什麼地方呢?那就存在於真正的人體上,那個人體才是真正的 「主」,對於人體中的一切,包括我們肉眼看見的各種器官的總和都具有根本的制約性。例如那個人體經絡,就起到使全身能量流通的作用。而中醫,就是直接針對這個真正的人體去治療的,所以才有那麼強的療效,因為中醫抓住了根本。
地球也是一個世界,也包溶著極多的眾生,其中包括人類。我們所理解的人類在地球表面之上這種概念是不對的,人類並不是在地球的表面上,而是在地球之中,因為整個大氣層也都屬於地球的範圍。人類就在地球中演化著,地球就是人類的主體,是人類之主。就如同上面所說的人體的例子 一樣,真正的地球也不是我們肉眼所見的這個地球,我們所見的地球是表面物質的總和,是受制約於真正的地球的。那麼那個地球如何尋找呢?中國古代的《山海經》所描述的就是那個真正的地球的情況。所以現代人用《山海經》對照現在的地圖,發現大致是那麼回事,但具體位置又不准確,原因就在這裡。《山海經》是明確寫到「五臟山經」,也就是把地類比於人體,把山類比於五臟,那麼肯定是把海類比於六腑了。而且,要把《山海經》當作是對一個立體的地球的描述,而不能把地球當作一個平面來看待。
因為世界本身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儘管相對於萬物而言他是主體,是更高級的生命,但他本身卻也可能損壞。萬物、眾生的所為一般是影響不到世界主體的生命的,但是如果萬物發生了嚴重的問題,也可能損害到世界主體的健康。就像人如果吃了很多消化不了的東西就會出問題,就像地球如果被污染過份就不能達到自身的生態平衡和良性循環。中國古人講天人合一,就是這個道理。眾生要順從於主體,也要維護主體,因為主體的好壞直接決定著眾生的好壞,如果主體不存在了,眾生又怎能存在呢?反過來,如果光有一個主體,而沒有繁榮的萬物,又太單調了,所以主體也是百般愛惜、慈悲於眾生、萬物的。
(九)造物主與「道」的真實存在
所有的宗教都這樣說:世界是由造物主創造的,萬物是由造物主創造的,並且整個世界與萬物自始至終都在造物主的掌管之下。那麼,造物主是否真的存在呢?
我們人類確實是許多器物的造物主,甚至是許多生命的造物主,不要說我們的生兒育女了,就說現代生物技術確實在創造著許多生命,人類將來還可能製造出具有靈性的機器人。更主要的是,我們的人體,也在不斷的創造著許許多多的生命體,我們的人體把吸收的營養演化成體內的各種各樣的生命體,我們的體內簡直是一個繁榮的世界。只不過,我們不能完全明確的知道和控制自己體內發生的一切。但是,如果人類要左右自己體內的那些小生命體的命運,那簡直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無論多大的宇宙,都存在一個主體,而且都是生命體,都掌握著其中的一切萬物與眾生,那麼,他不就是其中的萬物與眾生的造物主嗎?遠的不說,就說太陽是不是我們的一層造物主呢?離開了太陽的光能,所有的光合作用就無法進行,那麼所有的植物都將死去,那麼依靠植物作營養的動物與人類又如何生存?我們雖然看不見太陽光是如何製造著葡萄糖的,但確實是太陽光在製造著地上所有生命的營養物質。宗教中講,神是用他的能力去造物、做事的,那麼光能不正是太陽神的能力嗎?
地球無疑也是我們的一層造物主,表面上,我們把種子種下去,是種子吸收地裡的各種水份和營養物質而成長起來,但大家想一想,地是不是為整個生命的演化過程提供了一個環境呢?就像為什麼受精卵一定要在母親的子宮裡才能發育成生命體一樣,地就起了這樣的作用。就像我們用機器生產產品一樣,我們說產品是機器生產出來的,就是因為如果沒有機器的作用,是無法把各種原料合成、演化的。
如果我們能在微觀下看到各種天體的真正形態,如果我們能與各種天體溝通信息,說不定真的像宗教中所說的那樣,這些天體都是神,真的是造物主。
在我來說,我深信世界是由造物主創造的,而不是由最基本的物質元素「自然」形成的。世界上沒有任何「自然」的東西,一切都是有原因的,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造物主的存在與做為。只有到達造物主,才能找到世界上一切的原因。所以,認識造物主,既是科學探索的起點,又是科學探索的頂點。
也就是說宇宙不管有多大,最終都會有一個最大的最高的主體,在掌握著其中的一切眾生、萬物,平衡著其中的一切關係。所以宇宙不管有多大都決對是一個有序的、和諧的系統。如果沒有這樣一個前提,也就談不上有科學可言了,因為,如果一切都是雜亂無章的,還有什麼規律好探討呢?
宗教說的一切也許都是真的。許許多多的大科學家最後都走入了宗教、神學,都是很有造就的人,他們晚年糊塗了嗎?牛頓、愛因斯坦晚年都真誠的信仰了宗教,特別是愛因斯坦,他說過這樣一段話:如果將來有什麼理論能代替科學的話,那一定是佛法,因為佛法太完美了,已經達到了至善的境界。
未來科學很可能這樣論述:造物主以其妙不可言之「道」創造了天地萬物與眾生。這就是對科學第一原理的最簡單概括。
(十)統一而多層次的宇宙結構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實人是一個主體,地也是一個主體,天也是一個主體,道也是一具主體,「自然」(當然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自然)也是一個主體。
小的主體又是更大主體的萬物、眾生之一。世界就是這樣一個多層次的結構。這與多層次的社會結構是類似的,以中國古代正統的社會結構來比喻,天子是最大的主體,下一層的主體是
「王」,往下還有「侯」、「伯」、「子」、「男」等,每一個主體都掌管著其下的許多眾生、萬物。我們用社會結構來類比多層次的世界結構,可是我們要始終明白,在人類社會,作為主的天子也好,王侯也好,看起來與他所屬的眾生沒有多少區別,而真正的主體與眾生的關係是一種包溶關係,眾生、萬物是被包容在主體之中的。
多層次的世界結構不管有多少個層次,可是「主體——眾生」的模式是不變的,也就是說,世界的最大處是統一於一個主體的,就像天文學上發現的星系的結構一樣,九大行星圍繞著太陽轉,太陽是主體,其光芒包圍著整個太陽系。很多很多的像太陽系這樣的恆星系統又組成高一級的星系,直至組成銀河系,以銀核為主體。許多像銀河第這樣的星系又組成一個小宇宙的範圍,就這樣一直組成下去,直至最大的範圍。每一個層次都有一個主體,同時有眾生、萬物,共同組成一個系統。整個宇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龐大的系統。但其基本的單元結構是一樣的,就是有主體,統領著他的眾生。
宇宙不管有多大,肯定是一個有限的範圍。「無限」只不過是形容極大極大、難以窮盡的一個概念而已,真正的「無限」是不可理解的。也就是說,整個世界無論有多大都是一個有限的整體。被現代公認是最偉大的科學家的愛因斯坦提出了宇宙「有限無邊」的理論得到科學家們的普遍認同,也說明了這一點。
(十一)科學的統一性與認識的多層次性
世界的統一是科學統一的基礎,就因為宇宙最終只有一個最高最大的主體,所以一定存在著最終的真理,存在著真正的「第一原理」。儒家的《大學》開頭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什麼是「止於至善」?就是認識到最高的真理並且始終不離於最高的真理。
不管人們有沒有認識到最高的真理,可是從理性上講,肯定是存在的。修煉者通過實踐與理性的昇華,更加明白,什麼是最高的真理。
科學家們的最大夢想不就是求索最高的真理嗎?愛因斯坦說過這樣一句話:尋找到一種統一的理論,那是一種壯麗的感覺。
可是很多人一方面否定有最高的真理,認為人類的認識沒有終極的標準;另一方面又把自身的理論樹立為實際上的最高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這是多麼荒謬啊。
也就是說,由於最高真理的存在,所以科學是統一的。但另一方面,由於宇宙存在著多層次性,萬物與眾生也存在著多層次性,那麼對同一個宇宙、同一個宇宙真理的認識也就存在著差異性,這種差異性不取決於認知客體,而取決於認知主體,就好比正常人與色盲者對同一事物看到的景象不同,不同層次的人對宇宙真理的認識也不同。不同層次的人對真理的驗證也不同,例如,有的人可以親身上到月球上去檢驗自己對月球的認識,而其他人則只能通過間接的方法去檢驗,而顯然,此二者因其驗證方式不同得出的結論也可能不同。也許,親身上到月球上的人會說看到月球上存在著高級生命,而沒法到達月球上的人僅從邏輯、從現有科學結論去推理則很可能會懷疑甚至否定前者的親見,甚至會批判其為「唯心主義」或「迷信」或「別有用心」……同理,通過親身修煉能實證天國世界存在的人,也經常被不修煉的人譏笑為迷信,原因就在於不修煉的人無法實證,因為他們沒有改善自身的認知條件,也就達不到對更高層宇宙真相的認識。
所以,未來科學將會鄭重的在序言中寫上這句話:認識宇宙從改善自身開始。
(十二)科學的根本使命與根本方法
造物主是超越於他所創造出來的世界的,所以不能用世界上的任何標準來理解、描述和衡量、評價造物主。世界上的一切好壞、善惡、是非、正邪的標準本來都是由造物主制定出來的,怎麼能反過來用這些東西去衡量與造物主有關的一切呢?世界中的一切生命應該無條件的順從於造物主,才是正確的。因為正是造物主為世界制定了標準。這個標準是真正衡量科學真理的唯一標準。而實踐與實驗,只不過是眾生在認識真理過程中的使自己確信是否已經找到真理的一種藉助而已,它並不能成為衡量科學真理的最高標準。
那麼科學的使命是什麼呢?現代的科學家總是批評歐洲中世紀的哲學和科學,認為它們淪為「神學的婢女」。如果宗教所說的都是真的,如果造物主真的存在,如果宗教真是在宣講造物主的旨意,那麼科學真的應該成為神學的婢女。因為宗教是造物主的旨意,那當然是眾生應該無條件遵循的真理。那麼,如果科學不是以宗教、神學為最高標準,又怎麼能成為真正的科學呢?
如果宗教是對的,那麼科學的全部任務,就在於認識、領會造物主對眾生的要求,理解造物主為眾生制定的「遊戲規則」。科學不能去研究造物主本身,因為眾生的智慧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全面認識造物主的。例如,對於為什麼造物主要創造萬物這樣的問題,可以說就是萬物、眾生無法理解的問題,因為造物主是超越於世界眾生的。就像機器如果問我們人類為什麼要創造它們一樣,我們人類的回答對於機器來說確實是很難理解的。
也就是說,科學探索是有止境的,並不是無限的追問下去。眾生活著,並不在於要追問清楚為什麼造物主要創造萬物,而在於要理解如何才能活的更幸福美好,如何才能順應於自己的主,從造物主那裏得到恩賜。如果萬物不符合造物主的要求,那肯定就會被丟棄,這是毫無疑問的。
未來科學將很恰當的確定自己的使命,也將很恰當地堅持自己的方法,那就是不斷的改善自己,使自己不斷的順應於造物主的要求並從造物主那裏不斷的獲得智慧。
人類改善自己的重要方法是修煉,也許未來的人類都是不同程度的修煉者,而科學家則是修煉者中的優秀者。
結語
現代科學走到今天,無疑已經走到了盡頭。科學必須在某種程度上復歸於傳統科學的精神,從新開創一條真正的科學路線。
這就要求人們從根本上改變固有的觀念。科學認識本身是新觀念的接受過程,如果不破除舊觀念,怎麼能接受到新觀念呢?就像禪宗六祖慧能講過的一句話:一個杯子裡已經裝滿了水,就再也不能加水進去了。
除非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觀念,否則無從認識宇宙的真相。
二零零八年十二月十七日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