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古文觀止】明 劉基:尚節亭記

劉基
font print 人氣: 718
【字號】    
   標籤: tags:

古人植卉木(1)而有取義(2)焉者,豈徒為玩好而已。故蘭取其芳,諼(音:宣)草(3)取其忘憂,蓮取其出汙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環以象(4),坐右(5)之器以敧(音:七)(6);或以之比德而自勵,或以之懲志(7)而自警,進德修業,於是乎有裨(8)焉。

會稽黃中立,好植竹,取其節也,故為亭竹間,而名之曰「尚節之亭」,以為讀書遊藝之所,澹乎無營乎外之心也。予觀而喜之。

夫竹之為物,柔體而虛中,婉婉(9)焉而不為風雨摧折者,以其有節也。至於涉寒暑,蒙霜雪,而柯(10)不改,葉不易,色蒼蒼(11)而不變,有似乎臨大節而不可奪之君子。信乎有諸中,形於外,為能踐其形也。然則以節言竹,復何以尚之(12)哉!

世衰道微,能以節立身者鮮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節立志,是誠有大過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節之時義(13),大《易》備矣(14),無庸外而求也。草木之節,實枝葉之所生,氣之所聚,筋脈所湊(15)。故得其中和(16),則暢茂條達,而為美植(17);反之,則為樠(音:蠻)(18)、為液(19)、為癭(音:影)(20)腫、為樛(音:糾)(21)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謂之節(22);節者,陰陽寒暑轉移之機(23)也。人道有變,其節乃見;節也者,人之所難處也,於是乎有中焉(24)。故讓國,大節也,在泰伯(25)則是,在季子(26)則非;守死(27),大節也,在子思(28)則宜,在魯子(29)則過。必有義焉,不可膠(30)也。擇之不精,處之不當,則不為暢茂條達,而為樠、液、癭腫、樛屈矣。不亦遠哉?

傳(31)曰:「行前定則不困(32)。」平居而講(33)之,他日處之裕如也。然則中立之取諸竹以名其亭,而又與吾徒遊,豈苟然(34)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註釋】

1.卉木:花木。
2.取義:取用其意義。
3.諼草:萱草。
4.象:象牙。
5.坐右:座位右邊。
6.敧:攲器;盛酒的器具,虛則傾斜,滿則翻覆,適量則中止。
7.懲志:懲戒心志。
8.裨:助益。
9.婉婉:柔和的樣子。
10.柯:枝條。
11.蒼蒼:深青色。
12.以節言竹,復何以尚之:還有什麼比志節更適合形容竹子。
13.時義:時代意義。
14.大易備矣:易經的解釋已很完備。
15.湊:聚和。
16.中和:適中調和。
17.美植:美好的植物。
18.樠:植物名。一種樹木,樹心似松。比喻材質疏鬆。
19.液:脂汁滲出。
20.癭:樹木上突起的贅瘤。
21.樛:糾結、纏繞。
22.節:節令。
23.機:時機;關鍵。
24.中焉:適中與否。
25.泰伯:周太王長子,有弟仲雍﹑季歷。泰伯知太王欲立季歷,以傳其子昌,遂與仲雍奔荊蠻,以讓季歷。
26.季子:春秋吳王壽夢的第四子。壽夢見其賢而欲立為王,不受。
27.守死:遵守死者的遺命。
28.子思:孔子弟子原憲。
29.魯子:春秋魯國國君,名息姑,為魯惠公長庶子。在位十一年,後為公子翬(音:灰)所弒,諡隱,故稱為「魯隱公」。孔子作春秋,即自魯隱公元年始。
30.膠:拘泥不知變通。
31.傳:禮記、中庸。
32.講:研究。
33.困:困惑。
34.茍然:隨隨便便就如此。

【作者簡介】

劉基(1311—1375年),字伯溫,諡文成,明青田縣人。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使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亮。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

劉基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在政治、軍事、天文、地理、文學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詣。明史本傳稱他的文章,氣昌而奇,與宋濂並為一代的宗匠。作品有:《郁離子》、《覆瓿集》等書, 文集為《誠意伯集》。

此外,民間亦有多部與劉伯溫有關的小說。當中,有說他經常微服出巡,體察民情。亦有說他很會占卜,並著有《燒餅歌》,向朱元璋暗示大明日後所發生的事,甚至明亡之後數百年的事。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鹿畏貙(音:出)(1),貙畏虎,虎畏羆(音:皮)(2)。羆之狀,被髮人立,絕(3)有力而甚害人焉。
  • 關中風土完厚,人質直而尚義;風聲習氣,歌謠慷慨,且有秦漢之舊。至於山川之勝,遊觀之富,天下莫與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樂居焉。
  • 扶風馬孺子言:年十五六時,在澤州,與群兒戲郊亭下。頃然,有奇女墜地,有光曄(音:業)然,被緅(音:鄒)裘,白紋之裏,首步搖之冠。貴游少年駭且悅之,稍狎焉。奇女頩(音:乒)爾怒曰:「不可。吾故居鈞天帝宮,下上星辰,呼噓陰陽,薄蓬來、羞崑崙而不即者。帝以吾心侈大,怒而謫來,七日當復。今吾雖辱塵土中,非若儷也。吾復且害若。」眾恐而退。遂入居佛寺講室焉。及期,進取杯水飲之,噓成雲氣,五色脩脩(音:修)也。因取裘反之,化為白龍,徊翔登天,莫知其所終。亦甚怪矣。
  • 麟(1)之為靈,昭昭(2)也。詠於詩(3),書於春秋(4),雜出於傳記百家之書。雖婦人小子,皆知其為祥也。然麟之為物,不畜於家,不恆有於天下。其為形也不類(5),非若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則,雖有麟,不可知其為麟也。角者吾知其為牛也,鬣(6)者吾知其為馬。犬、豕、豺、狼、麋(7)、鹿,吾知其為犬、豕、豺、狼、麋、鹿。為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則其謂之不祥也亦宜。雖然,麟之出,必有聖人在乎位,麟為聖人出也。聖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為不祥也。又曰:麟之所以為麟者,以德不以形(8)。若麟之出不待聖人則謂之不祥也亦宜。
  • 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此人情之所榮,而今昔之所同也。蓋士方窮時,困阨(1)閭里,庸人孺子,皆得易(2)而侮之。若季子(3)不禮於其嫂,買臣(4)見棄於其妻。一旦高車駟馬,旗旄導前,而騎卒擁後,夾道之人,相與駢肩累迹(5),瞻望咨嗟(6);而所謂庸夫愚婦者,奔走駭汗(7),羞愧俯伏,以自侮罪於車塵馬足之間。此一介之士,得志於當時,而意氣之盛,昔人比之衣錦之榮者也(8)。
  • 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2)守文之君,非獨內德(3)茂也,蓋亦有外戚之助焉。

  •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1)之鳴;水之無聲,風蕩之鳴。其躍也,或激之;其趨(2)也,或梗(3)之;其沸也,或炙(4)之。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人之於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而後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為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 無法想像,沒有芭蕉的東方庭院,也無法想像,沒有芭蕉的古典文學。沒有那一簇簇葉面舒張,深碧漫展的芭蕉葉,開在白粉牆邊,湖石畔,生在三月的薰風裡,長夏的庭院中。古老的文學,沒有那一襲輕碧濃綠的芭蕉,千年來,那夜夜夜夜的雨,竟落向何處呢?那夜雨裡,那孤獨的,冤屈的,寂寞的,抑鬱的,在人世間受遍磨難的孤苦靈魂,又與誰共鳴?
  • 《帝鑑圖說》插圖《望陵毀觀》,描繪唐太宗體從魏徵勸諫,拆毀了台觀。(公有領域)
    唐太宗嘗言:「至如隋煬帝暴虐,臣下鉗口,卒令不聞其過,遂至滅亡,虞世基等尋亦誅死」。如果有這樣的一個暴政,不僅「防民之口」,官員們還肉麻的為暴政歌「功」頌「德」,這樣的政權又能維持多久呢?
  • 一座燕子樓,引來文人墨客無限懷念。而樓主是大唐的一名歌妓,名叫關盼盼。白居易、蘇軾、文天祥等人吟詠燕子樓,必會提起那位忠貞的美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