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暴風雨中一羽毛》作者巫一毛(四)

人氣 9

【大紀元4月22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含青報導)旅居美國加州的華裔女作家巫一毛不久前出版了 她與人合著的英文自傳體回憶錄《暴風雨中一羽毛—動亂中失去的童年》。書中講述了她在中國度過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著名華裔作家哈金稱她的這部自傳,「熱情洋溢,真誠坦率,哀而不傷」,歷史學家余英時稱其「為中國近代史作出獨特的見證」,這本書的中文版已在香港發行。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含青電話採訪了巫一毛女士,請聽訪談的第四部分。

在上次的節目中,一毛談到,在文革初期,由於父親的牽連,她受盡所謂「造反派」子女的欺辱和毆打。她也由此得到了一大堆新綽號,小右派、小地主、小資本家、小臭老九、小美國特務等等。

然而,更令一毛不堪忍受的是,當時只有八歲多的她曾親眼目睹了小朋友的媽媽上吊自殺的悲慘情景。一毛在她的回憶錄中這樣記述到…

巫一毛:「又下雪了,雪花隨著微風落在我的頭髮上、臉上、身上。茫茫白雪中遠處出現的一個紅點吸引了我的視線,更近了、更近了,只見一長條鮮紅在銀色的世界裡漂浮,我終於看出那紅色是一條圍巾。

圍巾一頭繫在大樹上;另一頭繫在一個渾身赤裸的人的脖子上,我嚇傻了,僵立在雪地上!屍首在我眼前慢慢地旋轉,臉腫得變了形,身體白潤光滑,頭和腳發青發紫,我感到莫名的恐懼!屍首看起來竟然這麼熟悉,我逼自己仔細看,認出是梁阿姨。」

文革開始後兩年,一毛十歲的時候,全家又被下放到安徽貧困的農村和縣,據說此地是霸王別姬的地方。一毛說,她一路哭著離開了讓她失去童年的合肥,落戶到一個叫高莊的生產隊。

巫一毛:「在那裡就是一個村子一家,一個村子一家,很多,不光是我們一家,太多了。有的是沒問題的也下,因為那時候學校都關門了,停課鬧革命,老師在城裡呆著幹什麼呢,所以都下去了。毛主席指示:『廣大幹部下放勞動,這對幹部是一個重新學習的極好機會』。所以這些人下去就是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這麼下去的。」

一毛說,來到高莊後,生產隊長又貪污了那點可憐的安家費,只把隊裡的倉庫隔了一間半讓他們住。那泥地、泥牆的茅草屋,成了一毛一家的棲身之所,親身體驗到了杜甫「八月秋高風怒嚎,卷我屋上三重毛」之後,屋漏牆塌的辛酸。但一毛說,雖然他們一家五口人當時只靠媽媽的一份工資,但與當地農民比起來,還算是好的,當時農民因為貧困和落後,溺死女嬰的事情經常發生。一毛說…

巫一毛:「看到了很多很可怕的這種溺嬰,活活淹死的,就扔到河裡去的。因為一個是重男輕女;一個是養不活。女孩子不處理掉的話,他還想生兒子呀,就這種選擇。那種情況下,好像也是很普遍的事情。好像也不是覺得怎麼特別難受,也不覺得不對,也不瞞著人,就去這麼做。

村裡的生產隊長告訴我媽媽說他老婆生了個女孩,只好把這個女孩扔到糞桶裡去。兒子竟然還說:她兩個眼睛還盯著我看,根本不覺得是什麼。」

一毛說,他們一家在農村一呆就是五年,所以她總是對人說,她其實就是一個從小在農村學會了打赤腳的小村妞…

巫一毛:「我說我是一個小村妞,因為在那裡上了小學、初中。小孩子有一個好處就是他的韌性特別強,因為周圍的孩子都那樣光腳,所以也不覺得怎麼樣。穿鞋反而人家都要笑你,又不過年、不過節、不走親戚,穿什麼鞋?現在回頭看看真是太可怕了,不知怎麼過來的。」

五年後,一毛全家因為父母平反而離開農村,父母被分配到位於蕪湖市的安徽師範大學。一毛到城裡上學的第一天,就因為打赤腳而被老師轟出教室。一毛親自選讀了她在自傳體回憶錄中記述的這一片段…

巫一毛:「清晨,我興高采烈地把兩條大辮子梳得光光的,穿上補得整齊的褲子和上衣去上學,到了教室門口,同學們已經在課桌前坐好,老師背對著我在黑板上寫著什麼。我一跨過門欄,教室裡突然靜下來,所有的人都盯著我,老師納悶地停住,想看看發生了什麼,正好和我四目相對。

老師是個中年婦女,身高也就一米五,瘦瘦的、短頭髮,她帶著深度圓鏡框眼鏡,嚴肅的表情顯得很嚇人。『老師早!』我恭恭敬敬地說,抑制不住臉上的笑容。我用眼角在教室裡溜了一眼,啊呀!那麼多女生,我想馬上找到一個空位盡快坐到她們中間。『鞋呢?!』老師憤憤地問,指著我的光腳。『我…』我不知道怎麼回答她,不解地看著老師,不是年節,不走親戚,為什麼要穿鞋?」

一毛說,當她哭著回家,跟媽媽說完老師沒讓她上課的的理由後,媽媽反而笑了。媽媽說:「在農村住了這麼多年,我倒忘了這個。別哭!媽媽帶你去買雙新鞋。」
一毛說,在她那個學期的期末小結上,班主任除了千篇一律的「能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之類的評語外,還寫下了這麼一句話:「一個學會了穿鞋的、純樸的鄉村姑娘。」

(據自由亞洲電台錄音整理)(//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專訪《暴風雨中一羽毛》作者巫一毛(三)
惠虎宇:習故里警民混戰 民憤井噴潮來臨
【紀元焦點】中共2025內鬥三動作 加劇派系清洗
【淨園財經】中共利用媒體洗腦 花錢知多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