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中文部2006年12月8日華盛頓報導)中國銀行系統的不良貸款數目仍然非常龐大,而且中國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清理不良貸款的速度也在減慢,主要原因是外國投資者對收購中國壞帳興趣不大,已經把注意力分散到其它領域,比如房地產和直接投資。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必須採取其它方式來加大清理壞帳的力度。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表示,截止到今年9月底,中國銀行系統的不良貸款仍然有12.74萬億元人民幣,佔全部貸款比例的百分之7.3;其中四大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達到1.05萬億元人民幣,佔全部貸款比例的百分之9.3,比今年年初下降了1.2個百分點。
*捲土重來之勢*
儘管從這些數據看,中國銀行不良貸款的比例正在逐步下降,但是數目仍然是天文數字,形勢依然非常嚴峻。中國銀監會副主席蔣定之表示,中國銀行的不良貸款有捲土重來之勢,他敦促中國的商業銀行必須進一步加強控制貸款並加快金融業務創新。
*實際壞賬>官方數字?*
不過,中國銀行的不良貸款數目可能遠遠超過中國政府公佈的數字。曾經出版過《中國即將崩潰》一書的章家敦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
「中國銀行體系中的不良貸款總數比中國政府願意承認的要多得多。中國政府表示不良貸款在中國銀行貸款總量中占的比例只有個位數,我敢確定這個比例是兩位數。不良貸款可能佔中國銀行貸款總額的百分之40-45。」
*拍賣價高遭冷遇*
1999年,為清理中國四大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中國專門成立了四家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信達、東方、華融和長城。不過,幾年來,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在清理不良貸款問題上並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尤其是四大公司舉辦的數次資產拍賣都遭遇了國際投資者的冷遇。
英國的金融時報在一篇報導中引述美國著名會計公司普華永道的一位高級官員的話說,不良資產領域的外國投資者計劃在未來3年內向中國投資大約100億美元,但是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將很難從中受益,因為過去兩三年時間裏,四大公司從國有銀行接收的不良資產,其價格可能已經反映了最終可能回收的價值,由於四大公司通常不會以低於買入價的價格出售這些不良資產,因此,投資者的獲利空間非常有限。
*外國投資者注重分散風險*
普華永道中國分公司在12月剛剛推出的2006年中國不良資產投資者調查報告中指出,未來3年時間裏,許多資金雄厚且經驗豐富的外國投資者願意在中國投資不同類型且金額龐大的問題資產項目。不過,投資者的目標並不只是不良貸款,而且包括其它的比如直接投資、收購單項貸款和高回報貸款等等。
普華永道的調查表明,絕大多數的投資者正設法通過一切可行的途徑投資中國問題資產市場,以此分散風險。
*新出路*
基於未來幾年不良貸款的處理步伐將會放緩的前景,中國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都在尋找新出路。11月份,四大公司中的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準備以從中國銀行收購的不良貸款為基礎,發行47.5億元人民幣的證券化產品,這將成為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的第一個債務處理工具,也反映了信達加快處理不良貸款的速度。另外一家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東方也計劃在未來幾週內發行不良貸款的支持證券。
*章家敦:應賤賣*
《中國即將崩潰》一書的作者章家敦認為,包括信達在內的中國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在處理不良貸款方面做得很不好,主要原因是出售不良貸款的條款不吸引人,而且價錢定得太高。他認為,中國政府和資產管理公司應該面對現實。
「他們真正應該做的是,只要有人買,就把不良貸款處理掉,而不是一直拿在手上。現在問題是這些資產管理公司想讓自己公司能夠保持在這個業界中,但是這不是成立他們這些公司的目的。成立這些公司的目的就是為了清理不良貸款。美國十幾年前把很多銀行的不良資產以非常低的價格賣掉,當時也有很多人批評,但是我們的目的達到了。」
章家敦認為,中國到現在還沒有真正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因此也就無法以市場能夠接受的價格處理掉那些不良貸款。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