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華佗在徐土(今徐州)遊學行醫。他堂兄用小車把他母親推來。華佗見母親年老病危,行動喘息,說話氣短,四肢無力,心裡十分焦急。華佗母親拉著兒子的手,淚流滿面,說道:「兒啊!你能學到治病本事,為貧苦人家治好病,為娘的在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現在我已年老,又病成這個樣子,想在臨死之前再見你一面,就請你堂兄把我送來,咱娘兒倆說幾句話,娘就安心了。」華佗一聽,傷心極了,含著眼淚把母親的病仔細診查了一遍,只覺脈沉遲無力,生命危在旦夕,立即用人參煎湯給母親喝。喝了人參湯,華母略有好轉,一停藥,病又加重。華佗見此情形,說:「母親,你抱病前來看望孩兒,孩兒未能盡孝,心在實在難過。先請堂兄送您回家,帶點藥路上吃,兒把幾個病人安排一下,隨後即回。」母親有氣無力地說:「我也知道自己不行了,如死在外面也會難為你;你快把病人安排安排,不要耽誤了人家的病,這是做醫生的道德。」
華佗把堂兄叫到一旁悄悄囑咐說:「兄長,母病危重,六脈欲絕,估計不出三天,將要去世,請你路上小心照顧,我已準備好人參湯和急救藥,路上代茶飲用,以防中途去世,我隨後趕回。」
華佗含淚送母親走後,忙把尚未治癒的病人,一一安排停當,第二天一早就上路了。一天之後,華佗到了家。推門一看,母親不但沒死,反而能坐起說話,華佗驚喜萬分,心中卻犯嘀咕: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我診斷有誤?隨即問堂兄:「你在路上給母親吃了些什麼?」
堂兄想了一會兒說:「在回來的那天晚上,住在一個小莊上,嬸娘想喝口雞湯,全村九戶人家,喂的都是母雞,都捨不得賣。只有一家餵了一隻公雞,商量了半天,才把這隻公雞買來,借個鍋熬了些湯,我把帶來的人參湯和急救藥放在雞湯裡一煮,讓她老人喝了一碗,她感覺很舒服,半夜又喝了一碗,第二天早上,全都給老人家喝了。回到家,老人家感到病好多了。」
華佗又問:「你買的雞是什麼樣的?」
「白毛、鳳頭,皮肉都是黑的。」
華佗聽罷,心想:白毛、黑皮、黑肉,頭上羽毛如鳳!難道是它起的作用?立即記下,上街買了一隻白毛黑皮的鳳頭雞,按原法煮給母親喝。不久,母親的病情漸次好轉了。後來,華佗又用此法,治好了許多患同樣病症的人。
華佗把此湯命名為「九戶雞湯」,記在《青囊經》裡。後來,華佗這部醫書失傳了,無從考證。不過,常可在民間見到一種用烏雞配合其它一些滋補藥品製成的丸藥,專治婦女病,此丸藥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烏雞白鳳丸」。
來源:恩威文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