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18日訊】(劉賓雁治喪委員會第七號公告)今天(12月17日)下午,劉賓雁追思會在普林斯頓大學隆重舉行。來自大紐約地區和華盛頓、馬里蘭、新英格蘭等地的近200名各界人士,聚集普林斯頓大學麥克甚(McCosh)會堂,緬懷我們的師長、朋友和楷模劉賓雁。陽光明媚,初雪已經融化。寒風輕輕掠過草地,帶來草芽兒的清香。普林斯頓這座美麗的大學城,這塊庇護過眾多流亡者的溫情的土地,向我們的劉賓雁先生作最後的告別。
會堂前面,高掛著劉賓雁遺像。兩側是高爾泰先生手書輓聯「莫道英雄去不還,已聞新雁起寒汀」。後面樓座欄杆上,懸掛著大橫幅「中國的良心劉賓雁先生千古」。 劉賓雁銅像座立在他喜愛的白菊花和白玫瑰花叢之中,其下是劉夫人朱洪所獻的紅石竹花牌。兩旁擺列著獨立中文筆會、中國學社、香港支聯會以及「爭鳴」、「動向」雜誌社等各組織和各界人士敬獻的花圈。兩側牆上,掛滿了輓詩輓聯。
2時正,追思會正式開始。治喪委員會主席蘇紹智先生首先致詞。他說:賓雁的一生,是堅持獨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站在正義的立場,向一切專制邪惡進行鬥爭的一 生。他留給我們的,不止是大量文學作品,更是一個真正的知識份子的楷模。蘇先生最後說:「賓雁,你安息吧。你日夜期盼的讓中國工人農民老百姓過上的那種有免於恐懼的自由和免於飢餓的自由的日子是會到來的。」
歷史學家余英時先生說要為賓雁先生作一個頌詞。他高度評價劉賓雁一生,認為他繼承了中國文化中最優秀的部份之一——「士」的傳統。就如同范仲淹那樣「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並為此付出代價。他一次又一次受到迫害,一次比一次光榮。與其說劉賓雁是馬克思主義者,不如說他是中國文化的光輝傳人。
法學家郭羅基先生激動地回顧了多年與劉賓雁相交相知的往事,認為他不僅是「中國的良心」,也是民運的良心。他曾經很嚴厲地批評某些海外民運人士,疾呼:「咱們大家講一點良心好不好!」現在,中國放逐了良心,拋棄了良心。「賓雁,現在你終於自由了。你的靈魂終於可以自由地在中國大地上翱翔!」
老詩人鄭愁予朗誦了他獻給劉賓雁的長詩。自由亞洲電台副台長紹德廉在講話中語帶哽咽。他獻給朱洪女士一幅自己手寫的中文書法「賓雁千古」。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劉賓雁的老朋友林培瑞也發表了十分感人的講話。除此,還有十餘位各界來賓致詞,回顧和劉賓雁一起生活過的日子,闡釋他非凡一生的意義。
普林斯頓學生弦樂四重奏小組演奏了幾首寄托哀思的樂曲。作家蘇煒、嚴亭亭、北明朗讀了中國大陸以及世界各地發來的唁電唁函。北明演唱了大陸作家廖亦武特地為劉賓雁作詞的《雁魂曲》,很多人潸然淚下。在樂隊伴奏下,陳愉領唱了劉賓雁喜歡的《在松花江上》,人們在哼唱中想起了遙遠的故鄉。
最後劉賓雁的長子劉大洪代表母親和親屬向與會者致答詞。鄭義代表治喪委員會工作小組致謝詞。
散會後,人們圍擁在劉夫人及其家人身邊致意、話別,久久不願離去。
現在,由治喪委員會安排的悼念活動正式結束。作為治喪委員會內部的工作小組,我們感謝劉賓雁的親屬和民眾給予我們的支持和信任。我們在此鞠躬道謝!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在十多天的悼念活動中,我們獲益甚多。我們深切感受到劉賓雁這個被毛鄧兩朝君王所嫉恨的名字,在人們心中所激起的波瀾。從冰雪覆蓋的北歐瑞典到花團錦簇的東南亞曼谷,從旱風凜冽的中國西部到初雪漫天的美國東岸,到處都有人在難過,在祈禱,在啜泣。有人曾如此說:「劉賓雁,早就沒有人記得這個名字了!」——是這樣嗎?大陸有一位畫家叫嚴正學的,想試驗一下:「當年在十億中國人民中如雷貫耳的劉賓雁,今天是否已被人民遺忘?」他起草了一份名叫《魂兮歸來》的募捐函,拿上街去,逢人便募捐。許多人不僅記得劉賓雁這個名字,還能記得作品篇名。兩名蒙冤上告者捐了15元,異口同聲感歎:「好人不在世!」一個打工仔捐了20元錢,相當於他一天的工薪。一位看自行車的大媽,捐了一把硬幣共8元錢。一位退休的老教師經過,捐了10元錢,歎息道:「賓雁先生的靈魂,還找得到還鄉的路嗎?」一位失業者捐了10元。一位老上訪戶捐了7元4角。一位管廁所的捐出剛收到的7個硬幣共5元,說他最絕望的時候,是劉賓雁的作品給了他活下去的信心……
——我們沒有料到,經過二十來年嚴密封鎖,劉賓雁這個名字竟然還具有如此感人的魔力!
我們久久思索:這個剛剛逝去的人究竟是誰?他不是偉大的政治家如華盛頓,不是常勝的軍事家如拿破侖,不是傑出的思想家如海耶克,他也不像愛因斯坦窺視了宇宙的秘密,也沒有發明電燈蒸氣機或電腦。那麼,他怎能在如此廣闊的地域激起如此深刻的情感?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無論左、中、右,無論社會民主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者還是反對馬克思主義的自由派知識份子,甚至也無論他的批評者或被他批評過的人,都流露出真摯的哀悼之情。——這個劉賓雁究竟是誰呢?
劉賓雁其實並不代表某種功業或主義。有人說他代表良知,代表勇敢、正直、剛毅、善良、純真、睿智、謙和、悲憫……都對,但又不止於此。與其說劉賓雁代表著這些高尚的品質,不如說他直接就是高尚的生活方式。劉賓雁之感人,正在於他秉持良知去生活。他反對過國民黨、共產黨,甚至也批評過反對共產黨的海外民運。他從不迎合時尚,從不察言觀色、趨炎附勢,只是按照自己未曾被極權統治扭曲的人性去生活。比如,說真話本來是一種基本道德,但為此承受苦難並終生不悔,這就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再比如,懂得愛與寬容,也是一種品質,但無論對敵手還是對販夫走卒皆一以待之,同樣也成了生活方式。就這樣,劉賓雁抗拒著極權社會對人性的戕害,活出了動人的美麗。他憑直覺把握了極權主義的秘密:我們和極權主義最深刻的衝突,歸根結底,聚焦於人性。也正是在這一點上,劉賓雁以自己光輝的富於人性的生活,成為楷模。當我們怯懦苟且的時刻,請想想劉賓雁吧:即便在極權社會中,一個人也可以像他那樣有尊嚴地生活。
這個世界因了他而變得更加值得生活。
這是他為自己擬定的墓誌銘:「長眠於此的這個中國人,曾做了他應該做的事,說了他自己應該說的話。」
——生活的真理居然如此平凡。
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做到的。
讓我們像劉賓雁那樣生活!
劉賓雁治喪委員會
2005年12月17日晚於普林斯頓
(圖片由大紀元記者衛泳拍攝)(//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