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之昊3月25日波士頓報導)3月25日﹐暢銷書《晚年周恩來》的作者高文謙受哈佛「費正清研究中心」邀請﹐做了題為「周恩來在文革中的善惡雙重角色」的座談會。會議座無虛席﹐由哈佛大學著名中國問題專家麥克法夸教授(Roderick Mac Farquhar)主持。
麥克法夸教授介紹高文謙先生是當今文革史和周恩來研究最權威的專家之一。高文謙曾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室務委員﹐沒多少人能象他那樣有機會接觸黨史。文革後﹐毛澤東的聲譽一落千丈﹐中共極力維護僅剩的一個黨的光輝形象--周恩來。而《晚年周恩來》這本書把周恩來從中共的神殿上拉了下來。
高文謙先生也特別感謝「費正清研究中心」在他寫《晚年周恩來》期間給他的經濟支持和學術意見。
*兩極分化的評周觀點
高文謙認為﹐周恩來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一個爭議人物﹐尤其是他的晚年。人們對周在文革十年中的表現看法兩極。中國官方把周供奉在聖壇上﹐老百姓對他也有好感﹐比如謝冰心把周稱為「千古完人」﹐不久前去世的前香港《文匯報》總編輯金堯如儘管與中共決裂﹐但在感情上還是不能接受還周的本來面目。另一種看法則截然相反﹐他們認為周是集古今虛偽圓滑之大乘﹐似忠實奸﹐在文革中助紂為虐﹐難逃歷史的罪責。人們有這樣兩極分化的看法是跟周在文革中扮演的角色分不開的。高文謙引用鄧小平在黨內高層會議中說的一句話來概括周﹐“沒有總理﹐文革的結果可能更糟﹔沒有總理﹐文革也不會拖那麼久。”作為文革的執行者﹐周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在某種程度上﹐周對文革的狂暴﹑毛的極端起到了緩沖制衡的作用﹐但也無力回天。
*文革中的「執行者」和「補救者」角色
周雖然在黨內排名第三﹐卻被毛指定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取代劉少奇的位置。從文革開始的蘊釀﹑準備到全面發動﹑天下大亂﹐到最後收拾亂局﹐周都一直扮演執行者的角色﹐貫徹落實毛的意圖。文革中的許多重大事件﹐包括「中央文革小組」的審定﹑起草「五.一六通知」的決定﹑林彪接班人的推薦﹑文革全面發動的部署﹑各地的奪權鬥爭﹑劉少奇的專案審查報告﹑「九大」後的批林鬥爭等等﹐周都是主持人﹐負有直接責任。可以說﹐沒有周的幫助和參與﹐毛是很難發動文革的﹐即使發動起來﹐也演不下去。
在另一方面﹐周在文革中充當了補救者的角色。他在貫徹執行文革﹐實行毛的「天下大亂」意圖同時﹐設法維護國家和社會正常運轉。他之所以能夠集善惡于一身﹐原因有三。一﹑毛指派周擔任這一角色。毛知道「革命不能當飯吃」﹐所以提出「抓革命﹑促生產」﹐並讓周來抓這件事。二﹑與毛的狂想偏執不同﹐周的政治理念比較理性務實﹐注重國際名聲。三﹑周的為人處世之道不走極端﹐善于在種種矛盾的對立中找到平衡點。應該說﹐周是一個善于走鋼絲﹐保持自身平衡的人。
周的雙重角色之間本來應該存在不可膠合的矛盾﹐但周使出渾身解術﹐週旋其中﹐左右逢源。在扮演其中某一種角色時﹐總是試圖兼顧另一種角色。然而雙重角色內在的矛盾衝突﹐使周飽受人格分裂的煎熬。最能體現這一點的莫過于他始終佩戴的那枚毛的像章。像章的一段端是毛的頭像﹐另一端刻有毛手書「為人民服務」。
*周的行為並未得到毛的信任
周在文革期間雖然在政治上幫了毛的大忙﹐但並沒有因此贏得毛的信任。相反﹐周在文革中的曖昧態度讓毛對周的猜忌日深。林彪事件後﹐毛認定周是自己身後黨內翻文革案的掛帥人物﹐欲整治才能心安。毛在周治病的事情上做手腳﹑下令召開政治局召開擴大會議﹐批周對美外交的右傾投降﹑發動批林批孔運動等等都是由此而來。
*毛不想讓周活在他的後面
周在1972年5月中央幹部定期體檢中被發現﹐他的尿常規裡有三﹑四個不正常細胞﹐醫務人員立即請來北京﹑上海等地的專家匯症﹐確定周得了膀胱癌。醫療組立刻給中央寫報告﹐說明病情是早期﹐及時動手術﹐效果會良好。當時﹐政治局委員以上的官員住醫院動手術﹐都要經過毛的親自批准。結果毛在醫療報告上傳達了四句話﹐“不要告訴總理和大姐﹔不要動手術﹔不要檢查﹔注意加強營養。”「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親自向醫療組轉達了毛的指示。醫療組很不理解﹐又向中央反映。醫療組就遭到了汪東興的訓斥。他說﹐“着什麼急﹐慌什麼﹖七老八十的人。你們要緊跟毛主席的思想﹐主席正在考慮大局問題。”
在毛做了這個決定之後﹐周從1972年5月到1973年2月﹐沒有得到任何檢查和治療﹐而且瞞着他本人。直到1973年2月的一天早上﹐周上廁所嚴重尿血。這時﹐汪東興﹑張春橋﹑葉劍英三個人才跟周說﹐他有癌症﹐允許周去檢查。但毛仍通過汪東興對醫療組下命令﹐「只許檢查﹐不許手術」。當時醫療組抗命﹐沒有請示﹐用電燒把病變處燒掉了。當時即使動手術已經晚了﹐癌細胞已擴散。這些都是周的醫療組組長吳階平最近才把這過程講出來了。
*周在「中美和解」中的作用
「中美和解」是毛拍的板﹐具體執行者是周﹐象著名的「乒乓外交」﹑尼克松訪華﹑基辛格秘密訪華等。西方的外交家和媒體把這說成是「周恩來外交」﹐這使得周心情很緊張。周在中美外交上也遭到毛的整治﹐說周想當中國的「兒皇帝」﹐下令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給周帶上高得可怕的罪名﹐說周向美「屈膝下跪」﹑「喪權辱國」。周被迫在會上按照毛定的調子﹐做了上綱非常高的檢討。周在這次會議期間病已經很嚴重﹐加上心情不好和由于會議推遲治療﹐加重了病情。周在政治生涯中的最後兩年經歷了精神上和肉體上的雙重打擊和折磨﹐最後抑鬱而終。
*毛﹑周﹑鄧的關係
一般認為﹐鄧小平的復出是周恩來推動的﹐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是毛啟用鄧來制衡周。這和毛72年在周的治病問題上做手腳的時間是一致的。由于鄧和周兩個人的政治理念一致﹐無論是在治理文革亂局﹐還是中國在文革後要抓經濟這些看法上都相同。還有﹐周在黨內很能團結人﹐自然就把鄧拉過來了﹔另一方面﹐以江青為首的人攻擊鄧﹐也把鄧推到周的那邊﹐所以最後鄧跟周走到一塊兒去了。毛想用鄧制衡周這個權謀﹐剛出臺就破了局。
*對周的評價
《晚年周恩來》出版後引起轟動。許多讀者問高文謙﹐“周是好人還是壞人。”高文謙認為﹐周的複雜性更甚于毛﹐角色可以有善惡﹐但一個歷史人物無法用好人和壞人來簡單定位﹐關鍵是你從哪一個角度來看﹐立場站在哪一邊。這本書被中共封查為禁書﹐因為中共最後一個設在“神壇”上的人物被拉了下來﹐有誰還會去讚揚﹑崇拜這個政黨﹖可是另有一批學者﹑人士認為﹐高文謙在書中極力袒護周恩來犯下的歷史罪行。
高文謙表示﹐他寧願儘可能的提供全面準確的歷史事實﹐由讀者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價值準則﹐做出自己的判斷。◇(//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