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7日訊】
幼兒到了3歲以後,便開始意識到自己,就需要別人承認他的人格。這時孩子開始出現因自己的愚笨或做了大人不滿意的事情而感到羞愧。心理學研究表明,羞耻心是克服消極的因素,自覺抵制不良言行誘惑的一種精神力量。
父母要善于觀察、分析孩子羞耻心理因素的産生與發展。一般來看,孩子在如下情况時羞耻心有明顯的外向反應:
1.自己做了錯事或說了錯話的時候;
2.受到老師或家長批評的時候;
3.申請加入某種組織或要求參加一項活動而未被准許的時候;
4.公布“好孩子”名單而沒有自己的時候。
這時父母要善于配合幼稚園,細心體察孩子羞耻心理的微妙變化,謹慎地去觸及孩子最敏感的心靈,引導他們向健康的方向發展。要善于運用他們的羞耻心,去激發他們歉然、反悔的情緒;抓住這一思想轉化的契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
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切不可挖苦、斥責、羞辱甚至體罰,這樣會使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創傷,日久會磨掉他們的羞耻心。孩子一旦失去羞耻心,對自己的不良行爲習以爲常,反而會造成不求上進。@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