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BMI
【大紀元2024年07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今年5月一份發表於美國期刊的研究指出,BMI與心理健康有關,甚至與健康體重的青少年相比,BMI過低、過重或肥胖的青少年有更多的身心症狀,專家也建議,師長別向青少年說不要在意外貌,而應改以列出生活改善與解決方法,且陪伴孩子有效面對困擾,才是解決之道。
這份研究,在今年5月刊載於「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期刊(JAMA Psychiatry)」,由倫敦衛生及熱帶醫學院學者進行,分析歐洲和北美在學兒童健康行為調查資料,研究對象為103萬6869名11至15歲的青少年,其中半數為女孩,觀察2002年到2018年間BMI與心理健康關聯性。
研究結果發現,BMI與心理健康之間存在U型關聯,即BMI過低或過重的青少年有更多的身心健康問題,身心問題比16年前嚴重,少女身心問題明顯高於少年。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陳質采認為,BMI指標不僅代表食物攝取量問題,也是壓力影響新陳代謝、情緒數值。她在臨床上常見抱怨身形外貌的青春期孩子,多半合併其他學業、家庭和同儕關係等生活困擾,這些孩子們容易陷入自卑情結,而無法健康有效的處理其生活或解決問題。
陳質采建議,師長別說「不要」在意外貌,改以列出生活改善與解決方法,陪伴孩子有效的面對自己的困擾才是解決之道。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認為,師長應該建構青少年對自我的認同,建議能將BMI當作維持體貌的一個指標,檢視BMI值是否在18.5至24正常範圍內,當過少或過多意味需調整體重。社群使用影響青少年對外貌重視,甚至成了青少年壓力來源第3名,師長扮演建構青少年自我認同的關鍵角色。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