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就任前 美台外交官盤點雙邊關係前景

【大紀元2024年11月21日訊】隨著美國總統大選塵埃落定,川普(特朗普)成功當選,美國即將進入新舊政府交接的過渡期。在此背景下,美台官員在回顧雙邊關係進展時一致認為,雙方共享的民主與自由價值構成了堅實基礎,未來的夥伴關係將在現有的良好合作框架上持續深化和推進。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正緊鑼密鼓推出新執政團隊各方面人選,拜登政府也正在為各部門的交接工作做準備。美國在台協會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16日在華府台灣同鄉會每年例行的感恩節餐會中發表講話時指出,美國政府過去一年來採取了許多實際行動,以展現對台灣的堅定承諾。

美國採取作為展現對台承諾

「在我們的一中政策框架下,過去一年裡,美國採取了切實行動,以重申和加強這一關鍵夥伴關係,彰顯了我們對台灣民主、安全、繁榮及其國際地位的堅定承諾。」藍鶯說。

她所提到的這些作為,包括顯著增加對台軍售、強力支持賴清德政府採取強化台灣全社會韌性做法、擴大台灣的國際參與,以及重新為美台經濟接觸注入活力,包括21世紀貿易倡議,以及即將展開的全面避免雙重課稅協議談判等。

「這些努力深化了相互的理解,並強化民主、人權與法治等共享價值。」藍鶯接著提到,美國政府即將交接,但國會對台灣的支持是兩黨一致的共識。

「我們即將以過渡到新政府來結束2024年,這既是一個反思的時刻,也可能帶來一些不確定性。然而,美國國會兩黨在一個問題上達成了共識,那就是我們與台灣的關係對我們的繁榮至關重要。」她說。

美台有共享價值為基礎

藍鶯也說,數十年來美國對台海和平穩定所賦予的優先地位,在今日也持續和《台灣關係法》簽署成法當日一樣真實;她要重申的是,美台對民主、自由與對人類尊嚴的尊重有著強烈的共享價值基礎,雙方在此基礎上有許多能共同合作的地方,也有許多值得感謝的地方。

首次參加台僑感恩節餐會的(中華民國)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副代表楊懿珊,也在會上對台僑支持台灣民主化與協助推動美台關係表達了感謝。她說,台灣能有今天的發展除了要感謝民主前輩的努力外,還要感謝更多海外僑胞在美國政界國會、學界、非政府組織及智庫的努力,一起推動台美關係的進步,這並非單一群體就能做到的事。

楊懿珊也就川普總統上任後台美關係可能的發展接受了美國之音的訪問。

她說,台美關係「是一個接力賽」,川普政府在第一任時也為台灣做了很多事,拜登政府執政後更強調雙方在框架上的合作,其中國會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她認為,無論是川普第一任、拜登或川普第二任,「其實台美合作的方向基本上是不會有巨大的改變。」

美對台政策行之多年或有微調

不過她也提到,一些政策方向上的「微調」是有可能的,但台灣對自我防禦決心的展現,無論美國是誰執政、無論美國總統是誰,那些原本就是台灣自己要做的事情。

上任才一個多月的楊懿珊說,現在許多台灣年輕人都去參加訓練,提升台灣全社會防禦韌性,台灣正在往一個更強壯的體質發展,「所以我覺得台灣社會要對自己有信心,也要對未來台美關係有信心,這不是一個情緒上的分析或感官上的直覺,而是有很多基礎工作需要去做,看如何使它再升級,有更多不同的方方面面的合作。」

楊懿珊也表示,川普上台的交接過程「一定都會有很多執政戲劇性的討論」,但這些戲劇性也是台灣同樣經歷過的民主程序,她認為美國是一個很成熟的民主國家、法治社會,許多美台之間正在進行的計劃「很不容易直接就中斷」,台美關係的進步是建立在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合作,這不是表面的事情。

「很多這種網絡官員對官員之間的對話和互信,其實都是已經建立起來的,這是不容易打破的。」她說,台灣的外交人員扮演重要角色,每天都在做強化台美關係的工作和社會溝通,「這其實不會隨著任何的美國總統換人而有巨大變化。」

對於是否擔心川普上任後在政策上的「微調」影響到台灣,楊懿珊提醒人們不要忽略美國對台灣的政策依據,包括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它們都是行之有年的法律。美國對台政策也是「於法有據」,即便每一位領袖都有不同的風格,但台灣外交人員和僑界人士與美國政府和國會的互動都是非常重要的,應該要持續下去。

(轉自美國之音)

責任編輯:鍾元#

相關新聞
賴清德見美眾院外委會主席 盼深化台美關係
谷立言拜會立法院 各黨團盼持續深化台美關係
台美關係「堅若磐石」 谷立言:美支持台灣強化防禦韌性
柑縣台美商會007飛行之夜 攜手促台美關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