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smo.com)
【大紀元1月23日訊】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最近獲港大的大學發展基金撥款一千四百多萬,開辦社會心理健康治療中心,為不育夫婦、癌症病人、離婚婦女等提供另類非藥物治療及輔導,預計中心今年秋天可投入服務。
據明報報導﹐負責該中心的港大社科院社工系陳麗雲教授,現時傳統輔導治療是讓求助者宣泄情緒,或大哭一場,但中心將採用新心靈療法,除透過輔導小組抒發不快情緒,亦讓求助者透過小組互動,關懷及幫助更困難人士,尋找生命意義。
陳教授會在治療中結合太極、呼吸氣功、穴位按摩等方法,其中不少是中醫療法。她說,中醫注重身心配合,正好彌補西醫單靠藥物的不足。
陳麗雲稱,人人都要別人關心及與人分享,但現代消費模式破壞人與人的溝通,致關係疏離。「情緒和身體是分不開的,身體許多病徵往往由情緒引起。」她說外國醫院已引入另類療法,香港發展算遲。
「我有一名服務對象,她已經是癌症末期,病毒入骨,很痛﹔但她終日微笑,連醫生亦不明白。她對醫生說﹕『身體是一種東西,情緒又是另一種。』」陳麗雲教授以此例子,說明她的治療法效用。
該中心獲撥款一千四百萬,作為中心五年的運作經費。中心選址沙宣道,預計年中成立,秋季投入服務。雖然中心不少專家以義工身分協助,但會收費作為中心的研究經費。
中心的服務對象包括不育夫婦、癌症病人、離婚婦女,甚至親子教育。總之,任何人因健康問題或婚姻問題而不開心,甚至有壓力,都可以到中心求診。
陳教授又指出,傳統令很多不育夫婦受壓力,其實壓力愈大、受孕機會愈低。她指出最易受孕是十三至十六歲,但一般人二十六至二十八歲才結婚,等數年才就不育求醫,受孕機會大減。她呼籲夫婦,若有一年性行為而不受孕,就應求醫。(//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