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tvsmo.com

加拿大名校情結沒美國嚴重 原因解析

加拿大名校情結不如美國嚴重,加拿大人喜歡就近上大學。圖為多倫多大學。(Shutterstock)

人氣: 1787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9年04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編譯報導)美國家長認為,要想孩子出人頭地,上一所不錯的大學還不行,只能上名校。加拿大因競爭沒像美國那麼激烈,年輕人無需擠破腦袋上頂尖大學,只要有大學文憑,都能找到不錯工作,有份不錯收入。

加拿大10年前和幾年前的2項研究顯示,加拿大中上層家庭父母,對於子女上什麼大學並不太在意,他們更在意的是子女的想法,大學是否離家近能幫家裡省錢等。

加拿大父母普遍回答是,讓孩子上當地學校,這些學校都不錯。在他們眼中,大學之間差別不大,當地的院校雖不是全國最好的,但也不錯,盡到了應有的人才培養職責。

競爭和社會回報上的差異

密歇根州立大學教育政府學教授坎特威爾(Brendan Cantwell)對《赫芬頓郵報》表示,加拿大普通大學和一流頂尖大學之間教學質量和社會回報差異,比美國小得多。在美國,名校畢業才有機會找許多高薪工作,大家都想上名校。

這種情況下,美國名校一直競爭激烈,有錢家長會調用各種社會關係、手段及權力,拚命為子女爭取上名校機會。有些家長,從孩子很小起就開始大量投入,花錢請名校入學顧問,捐巨款讓孩子上名校高中,為孩子上常青藤學校早早做好鋪墊。

今年3月,美國數十名有錢家長(包括明星Felicity Huffman和Lori Loughlin等),被指控通過賄賂、體育獎學金造假和假成績等方式,千方百計送孩子上耶魯和斯坦福等名校。醜聞曝光後,美國名校錄取程序中的薄弱環節成為人們關注焦點。

相比之下,加拿大大學不存在這些問題,主要原因是加拿大多為公立大學,錄取程序更簡潔,學生不會因網球打得好或父母是校友等原因額外加分。

英國牛津大學高等教育學教授馬金森(Simon Marginson)說,加拿大大學招生欺詐現象,肯定沒美國那麼多。多倫多大學不會因家長捐款就錄取其子女,也不會因學生有體育特長就開後門等。

招生錄取上的差異

美國名校通常以不到10%的錄取率,保持其名校地位和名聲。相比之下,加拿大一流大學錄取率雖高,但名聲和地位絲毫不受影響。如多大和麥吉爾大學,是加拿大2所頂尖大學,排名比美國多數大學、甚至幾所藤校排名都高。但這兩所大學錄取率也高,兩所學校在校學生人數是美國所有藤校在校學生總和。其中,多大躋身全球25所頂尖大學排名,在校本科生近7.1萬,錄取率高達69%。

加拿大大學費用比美國低。加拿大本科生年平均學費6,838元(加元,下同),比美國公校9700元的年平均學費低,比美國私立大學近3.5萬元的年均學費更低。學費低,可能也使得加拿大擁有高等教育文憑的成人比例比英美以德澳等經合組織國家都高。

加拿大大學錄取學生,基本根據學生成績和平均畢業分數,只要高中畢業分數過了大學錄取分數線,就能被錄取,多數學校都不需要推薦信或自我介紹等。加拿大也沒有美國的SAT或ACT等成績。

安省高等教育質量委員會(HEQCO)研究與政策主任戴樂(Fiona Deller)女士說,加美兩國高等教育最大區別是,加拿大高等教育體驗基本一致,雖不完美,但很簡單,只要平均分數過線就行了。

雇主招人的差異

美國多數頂尖律師事務所和金融機構多隻招名校畢業生,2011年一項研究曾顯示,美國雇主招人多隻看學校名氣,不太看學生在校期間實際表現。

美國中上層家庭孩子上名校,最大好處是名校本身提供的校友人際關係網,學生畢業後找好工作更容易。坎特威爾說,學校名氣越大,關係網越緊密。有些名校在有些方面,更像是俱樂部夜總會,重要的是誰能進,誰不能進,等等。

相比之下,加拿大大學之間差異小,整個社會名校情結不嚴重,雇主招人多半也不注重求職人是否名校畢業。多大加拿大研究主席戴衛斯(Scott Davies)說,加拿大雇主覺得院校之間差異不大,自然也不注重學校什麼名氣。

擴招上的差異

美國名校這麼做,也有其自身說法。如哈佛去年在法庭上說,學校給一些有錢有勢家長一些特殊關照,能帶來更多捐款,學校就有更多錢為沒錢的學生設立獎學金,本身是件好事。

為維持其自身地位和名氣,美國名校一般不大願意擴大本科生規模,即使有所擴大,也極其謹慎。如耶魯大學本科生只擴招15%,哈佛近年籌款創記錄,但一直未宣布擴招本科生。

加拿大公立大學都想盡辦法擴招,每擴招一名學生,就能多爭取到一份政府撥款。相比之下,美國公立大學擴招有限制,這是因為美國公立大學多由州政府每年一次性撥款。美國私立大學,尤其是私立名校,只要想擴招就能擴招,但就是不擴招,用極低的錄取率這一排他誘惑來吸引學生和維持其自身社會地位和名氣。

坎特威爾說,要想想美國大學擴招,他也不知道有什麼容易的政策解決辦法,「要想改變這種文化,要做大量工作。」

責任編輯:文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