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tvsmo.com

台專家點評全球金融三大泡沫危機

人氣: 21775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7年12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台灣高雄報導)「全球經濟情勢緩慢復甦下隱藏大危機」,知名經濟專家吳惠林指出,回顧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次貸危機,十年一循環,對照最近股市火熱,任誰都不願見到黑天鵝再現,不過,已有許多跡象顯示,此時此刻,已是「風雨前寧靜」徵兆。

前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日前受訪指出,2018年恐重蹈1970年「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經濟大蕭條加上通膨同時再現,「當債市泡沫破裂、長期利率竄升,就會出現真正的問題」。

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世新大學、台北科技大學兼任教授吳惠林表示,現在是「大債時代」,全球面臨三大泡沫「中國房市」、「美國債市」、「日本國債」,所有問題背後指向債務問題,而政府QE壓制泡沫危機,如今,能量已累積非常巨大。

「強國夢」OR「明斯基時刻」先到?

即將下台的中共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警告,中國企業債處相對高檔,需防投資人過度樂觀引發「明斯基時刻」(資產價值崩潰時)。吳惠林表示,據國際清算銀行統計,中國非金融體系總債務GDP占比從2008年141.4%,攀升為2016年257%,多數債務來自企業部門,存在系統性金融危機,一旦明斯基時刻到來,衝擊將遠大於美國次貸與歐洲債務危機。

令人憂心的是,中國資金的兩大流向:一是流向投機市場,即股市、房地產;二是廠商擴產,而大部分是無效投資,僅拉抬GDP帳面,導致產能過剩、市場競價殺戮,加速明斯基時刻到來。吳惠林引用加大聖地牙哥分校副教授史宗翰所言:「中國整體而言,就像龐氏騙局。」

吳惠林表示,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衍生資源分配不公、破壞環境、缺乏完善社福制度、政商掛鉤等弊端,種下重大社會矛盾,一旦成長趨緩,民眾在失業增加與所得降低的交迫窘境中,恐將引發嚴重的衝突與不安,能否妥善處理,攸關中共政權存續。

另外,中國市場龐大卻封閉,在社群網站,電商、電子支付等領域,幾乎不容外資插手,養出壟斷市場的商業巨獸,更挾帶巨資進軍國外。而在產業轉型上,中國以市場為誘餌,換取外國技術壯大自己,取得跳躍式發展。

吳惠林指出,中共這種對內保護主義,卻以自由貿易之名對外的不對稱競爭手段,已引起外國強烈反彈,恐引發貿易大戰,中共面臨對內社會矛盾與外來挑戰夾擊,「中共這頭集權、封閉、張牙舞爪的怪獸,不但不可能轉化為民主自由的現代國家,更可能會是危及國際和平與穩定的最大變數」。

中國大陸自2012年起地方債、企業債高築,中國泡沫可能是近代史上最大的政府驅動型泡沫,很多人困惑「為何中國金融泡沫一直存而未破、潰而不敗?」吳惠林表示,中國經濟屬於剛性泡沫,是政府在背後支撐,重點是何時支點不再?屆時,崩潰之勢將創下最深谷底紀錄。

企業「金融化」美股非理性繁榮

去年出版的《大掠奪》書中抨擊「蘋果」已從專注於不斷創造讓人無法抗拒並能改變生活的產品而獲利,轉而關注複雜資金槓桿工程,吳惠林指出,蘋果回購股票和發放股利已成稀鬆平常之事,此策略讓公司高級主管和最大股東變得更富有,但長期下來,卻扼殺創新能量,削減就業機會,並慢慢侵蝕它的競爭地位,不過,卻刺激了股價,然而,不只蘋果,很多科技大廠、航空公司等超大企業都熱衷於用大筆現金購買企業債券,「金融化」(financialization)風潮蔚成全球化。

「剛性泡沫」能拖到何時?

日本央行透過QQE名義,近幾年來一路買進日股ETF,從2010年底零持有至今已膨脹到超過1,700億美元,持有ETF總市值佔比逾75%,成為推升日經225指數上漲主要力道;此外,歐洲央行透過資產購買計畫大肆購置德債,也買到無債可買的窘境。

吳惠林表示,資產泡沫形成不會只1年、2年,而是持續多年,2008年金融風暴後,各國寬鬆吹起的泡沫規模,可說都是史無前例,當然也脫離過去的經濟常理判斷範圍,因此,短期間不用擔心「明斯基時刻」會來,他笑稱「沒有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敢冒風險喊停寬鬆,反正挖東牆補西牆、能拖就拖」。但這種「剛性泡沫」能拖到何時?他嚴肅點出政府干預金融核心問題。

Fed前主席葛林斯潘警告「當債市泡沫破裂、長期利率竄升,就會出現真正的問題」。如今,已升息,讀者如何看待呢?◇

責任編輯:尚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