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這就是耳熟能詳的成語「守株待兔」的出處,多用於比喻抱著僥倖心理,不知變通,妄想不勞而獲的行為和想法。
在原文中「守株待兔」的故事出於《韓非子‧五蠹》的開篇,用以說明時代變化了,堯、舜、禹、湯、武等先王的治世之道不再適用了。然而真的如此嗎?他舉大禹治水,武王伐紂等例子,表示如今不再需要將心思放在治水、討伐暴政這樣的事情上了,因此要變革治世之道。然而先王的王道治天下,並不在於其表面上的環境和事件,他的核心是德治,根本不拘於所謂時代和環境的不同。「守株待兔」的故事是富有教育意義的,但不在於此。
農夫種田,只要勤勤懇懇地耕種,穀物自然生長、成熟,耕田者自然有所收穫用以生活。一切都在天道自然規律的運行下順理成章,農夫只要守住自己耕田的本職特性,就會等到自然的賜予。而故事中的農夫棄田不耕,反而因著貪念去守一個虛妄的「木樁」,然後期待著、等待著收穫。這不是無稽之談嗎?
人生在世,我們具體應該守的是什麼呢?其實就是人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守善就是守德,守德就有福。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人性,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因此人守著本性,生命就會在自然循環中得以延續和提升。
然而事與物都有它們的兩面性,人也不例外,在每個生命當中存在著天性善的一面,同樣也存在著掩埋本性的、後天形成的妄念。當人滋養、順從了妄念,就會失守本性,就會迷失,就容易失德失福。人之本性在內體現著真我,後天妄念在外掩埋著真我。這也就是為什麼以「人性本惡」為思想基礎的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更看重利用事物的形與表,忽略了王道德治天下的核心。真正授命於天的帝王會引導人性向善,當人心純淨就自然能領悟善的真諦,那麼在積聚福德的同時也就會過上怡然自得、自在安然的生活,這才是每個人所期待的福。
故事中農夫棄田不耕,守不義之財到頭一場空,其實也是天道自然規律的運行;從另一層面看,也是在保護人性的善根。守善,守德就是守住人的本性、良心,這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最珍貴的東西,生帶得來,死帶得去。那「待」什麼呢?無求而自得,你去做了自然會有所得,想多了就是妄想了,所以什麼都不要「待」。故事中的農夫也是先生了貪念,有了妄想才失守了自己耕種的本性,結果得不償失。因此,或許想守住本性,首先就要放下自己的有求之心,放下自己的貪念吧。
──轉自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