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3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報導)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接受《財新》書面採訪的時候為人民幣政策的搖擺辯護,他稱中共央行既不是神,也不是魔術師,無法消除所有的不確定。但是外媒指出,周小川所屬的政治體系生來就是保護信息,而不是分享信息的。
《華爾街日報》報導,在中國增長處於兩位數的時候,這個做法未造成大的麻煩。但是當中國經濟跌跌撞撞,當外界都在質疑中國經濟數據的可靠性,當央行的每一個舉動都在全球市場上掀起巨浪的時候,這樣的做法就不再可以接受。
在上週G20會議之前,美國財長傑克盧說他告訴中共領導人:「你必須公開、清晰的溝通,否則別人就會去替你解讀。」
IMF(國際貨幣基金)主席拉加德也曾在達沃斯論壇上表達同樣的觀點。她說北京當局「存在溝通問題,市場不喜歡這樣」。
周小川顯然聽進去了這些話。上個月在接受《財新》的採訪當中,他長篇大論的解釋北京當局是如何管理它的貨幣制度,在G20上他斬釘截鐵的宣佈,北京無意大幅貶值人民幣。他也在新聞發佈會上接受提問,這對中共官員來說很少見。
充斥保密文化的制度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周小川坦率作風的爆發暫時安撫了投資者,但是在一個充斥著保密文化的制度裡,它並不標誌著任何根本性的改變。
對北京而言,最敏感的問題莫過於那些影響中國國際地位的事情,人民幣管理就是其中一個。這些事情被當作國家安全類別的事務處理。一名中共高級經濟官員幾年前在私下場合說,多個涉及保護國家機密的機構定時找他談話,討論他接受外媒採訪的問題。
這名官員說,當他在海外接受採訪的時候,總是提醒自己,他的話將被那些安全衛士解讀,這讓他不敢說任何不曾在中共官媒出現的東西。他說:「當我站在外國聽眾面前,我不是在對他們說話——我是在對國內北京的官員說話。」
在閉塞的中共政治體系當中,官員們有一個簡單的算計:沉默沒有害處,但是言多必失。
中共國企高管也極少接受媒體採訪。即便他們接受採訪,他們通常要求記者事先把問題傳真過來,在採訪當中他們常常照本宣科。
不是對公眾負責 而是對上級負責
在一個列寧主義的制度下,官員不是對公眾負責,而是對上級官員直至政治局常委負責。這並不意味著中共官員就不擔心輿論。相反,他們對批評極度敏感,孜孜不倦的監視社交媒體,尋找負面評論。
比如,北京如何處理龐大的外匯儲備是公眾最關注的話題之一。隨著央行努力捍衛人民幣,外匯儲備現在在迅速萎縮。然而共產黨對公眾批評的第一反應是箝制媒體,而不是更好的傳達公共政策。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在中國經濟開始崛起的時候,西方政客開始意識到,他們將不得不同一個跟自己沒有共同價值觀的國家打交道。他們付出的代價,除了忍受北京決策的不透明,還包括放棄公開批評中共的人權記錄。
責任編輯:林詩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