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中國人的「晚年恐懼」從何而來?

人氣 17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6月12日訊】網絡上一篇題為《中國人的「晚年恐懼」》的博文指出,中國人的「晚年恐懼」正在不斷的加劇,「退休年齡延遲到65歲」的方案,剝奪了辛勤勞作的中國人享受晚年幸福的基本權利。這一說法尤為中肯,且符合事實。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晚年恐懼」並非始於近期才出台的那個延遲退休的方案,而是早在過去30多年間,政府不斷變更的宣傳口號中就已經表現出了端倪和徵兆。

從1985年大張旗鼓的提出「計劃生育好,政府來養老」到十年之後改為「計劃生育好,政府幫養老」,從2005年公開表示「養老不能靠政府」到又一個十年之後無恥的喊出「再老也要養政府」,短短幾十年被變更了數次的口號顯然就是在告訴中國人,最初的「政府來養老」將成為一張永遠都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當然,能真切的感受到這句話所帶來的傷痛與絕望的中國人,或許並不包括那些未曾繳納過養老保險、卻獨享著優厚的養老待遇的政治權貴以及紅色家族的成員們,也不包括那些佔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社會財富的率屬於頂端階層的1%的家庭。

除了這些人之外,大部份中國人的內心似乎都在承受著「老無所依」所帶來的巨大恐慌。若將視線轉向海外,人們則更會發現,對於中國人來說,愈發難以實現的「政府來養老」,在世界各國的普遍認知中,其實都被認為是毋庸置疑的合理與必然。尤為諷刺的是,中國倡導了幾十年的「社會主義」居然已在西方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存在了許多年。從這些西方國家將養老的保障制度踐行的如此游刃有餘、嫻熟自然的狀態中,我們更會發現,利用民眾交納的稅收及保險金額來實現「政府來養老」,其實並非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問題就在於「透明」二字。在口號不斷更迭的過程中,政府始終都在拿「收支平衡」、「總體盈餘」安撫民心。然而,無論官方的回應如何中肯、強調的次數如何超乎想像,似乎都無法避免人們在聞得「2013年,中國養老金缺口將達到18.3萬億元」的消息後,便立即表現出「寧可信其有」的態度。此外,無論官方如何表示他們在絞盡腦汁的想辦法填補缺口,比如說提高繳納額度、養老金入市、劃撥國企資產充數以及最終通過延遲退休的方案等,都無法阻擋中國人堅決提出最核心的質問,那便是民眾上繳的巨額養老保險到底花在哪兒了,缺口到底從何而來。

如此,中國人似乎只有交錢的份兒,卻沒有得錢的份兒。幹了一輩子,交了一輩子,到頭來卻不知何時才能指望自己曾經的付出可以讓自己享受到應有的回報。更重要的是,這筆用於交納養老保險的支出並不是一筆小數目。早在2013年時就有數據顯示,對於大陸基本養老保險金額的繳納,若將企業與員工的支出加起來,所佔的工資基數比例已高達30%,遠遠超出美國12.4%的水平。而在中國五項社保中,養老保險的費率尤其高。有人指出,目前中國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費率為28%,是全世界最高的。

老百姓辛辛苦苦賺得的血汗錢,就這樣長年累月的如數交給了政府。而當初以「政府來養老」為名的繳納卻在今時今日變成了「再老也要養政府」,這怎能不讓人倍感辛酸、內心充滿了恐懼?這種恐懼無疑是來自於政府對民眾的盤剝,產生於不受任何監督制約的「一黨獨裁」的體制,更是由中共這個政治集團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的本性直接導致。

於是,中國人這才發現,在當初政府搖旗吶喊著「奔小康」、「走向共產主義」的口號聲中,自己猶如被打了雞血一般拚命勞作了一輩子,然而最終結局卻只能是在擔憂、恐懼、悲憫的狀態中度過餘下的人生。中國人富了政府,卻窮了自己;愉悅了政治權貴,卻使自己患上了「晚年恐懼」;面對這樣的反差,我們到底是該讚中國人的無私奉獻,還是該嗟歎他們的癡傻和愚昧?無論怎樣,只要「一黨獨裁」的體制存在一天,中國人就逃不出被搶、被騙、被恐懼的悲慘宿命。

責任編輯:尚一

相關新聞
同學離世後 吉林男孝敬其父母 為其買房
移民海外: 如何老有所依?
老人移民:出國不服老 才能過得好
香港民眾 長者日遊行爭全民養老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