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情況跟五○年代不同,與七○、八○、九○年代也不同,甚至再過個五年,食品販售的便利性可能還會再提升,許多現在必須上館子才能吃得到的食物, 或許日後都會變成自動販賣機的產品。而且我們也不用再帶著現金,只要拿悠遊卡、高捷卡、信用卡等「嗶」,食物就會落到我們手中,不必交談、不用殺價, 商品隔著櫥窗與我們相見,一切清楚透明。過程方便又簡單,但是我們可能越來越不了解眼前食物的成分、營養和問題。
有些人或許有陪媽媽逛傳統市場的經驗,不只是那種逢年過節的大採買,更多是日常三餐的食材選購。傳統市場裡的攤子琳琅滿目,菜色更是五花八門,媽媽熟門熟路地在巷弄間穿梭,知道買魚該要找哪一攤、買小白菜該找哪一家的婆婆、買肉該找哪一位阿姨;進傳統市場除了購入生活所需,也可以跟街坊鄰居聊聊天、連絡感情,商品交易還帶著某種情感交易。即使有一天我們自己一個人上市場,那些與我們一起長大、一起變老的菜攤、肉販和水果店的長輩們或者他們的下一代,經常也會幫我們挑好所需的東西。日常採買的過程其實也是在維繫社群之間寶貴的友誼。
但這種經驗隨著都市化、工作壓力沉重、衛生安全的考量而日漸沒落。現在多數人少有機會逛傳統市場,尤其在衛生和安全的疑慮下,我們往往會選擇大賣場和超市。更常見的情況是,在講求效率的壓力下,很多人的三餐就在便利商店裡解決。便利商店裡的食品不僅看起來整齊(漂不漂亮則是見仁見智)、乾淨,所販售的餐盒有時甚至比傳統便當還便宜。
現今的食品生產變成一件極為複雜的事。超商或賣場所販售的食品乃是經過大宗原料處理、添加物加工,以及各種免洗容器盛裝;傳統的小吃店、麵店或者餐館等等,往往也得向食品材料行和原料商進貨,這中間的食品加工、食品化學流程, 甚少為人所知。過去人們常會說「牌子老,信用佳」;但現在的情況是,即便是備受信賴的品牌,每當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爆發時,往往也會「榜上有名」。甚且, 有些老字號的大公司主張說自己才是食品安全的「受害者」,讓我們不禁要問:食品安全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摘自《從土地到餐桌上的恐慌》 商周出版社 提供
責任編輯:顏靜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