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2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茹嵐綜合報導)馬來西亞最近發生一宗6歲兒童饒振忠失蹤事件,在失蹤8天後,被人發現浮屍於巴生港口的一條河邊。當時饒振忠失蹤的消息第一時間在社交網站臉書上傳播,網友在臉書上分享信息,呼籲大家幫忙尋人,繼而引起全國民眾對此案的強烈關注,這跟以往傳統的失蹤尋人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小振忠的情況決非個案,西方國家的政府、警察和一些非政府組織都通過社交網站尋找失蹤兒童。專家稱,通過社交網站尋人,大大提升了失蹤兒童被尋獲的機會。
社交網站發揮尋人作用
美國國務院信息局(U.S. Department of State’s Bureau of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Programs)製作的網站《美國參考》撰文分析社交網站如何發揮作用,動員民眾協助尋找失蹤兒童。文章說,加拿大警方在臉書、推特和YouTube上開設帳號,發佈嫌犯的描述和失蹤兒童的信息,動員民眾提供情報。
文章稱,臉書也和美國國家失蹤及受虐兒童援助中心(NCMEC)與司法部合作擴大安珀警報系統(AMBER Alert),動員民眾追蹤拐賣兒童的嫌犯。安珀警報系統的全名是「美國失蹤人口:緊急回應播報」(America’s Missing: Broadcasting Emergency Response),縮寫為「AMBER」,是1996年德克薩斯州一名被綁架後遭殺害的9歲女童安珀•海格曼(Amber Hagerman)的名字。安珀警報系統通過電台、電視台和兒童失蹤地區附近道路的LED看板播報資訊。
國家失蹤與受虐兒童援助中心主任歐尼•艾倫(Ernie Allen)認為,與臉書合作可大幅增加接到警報的人數,也更大程度讓公眾參與尋找失蹤兒童。「在一個孩子失蹤的頭幾個小時,必須有一個調動公眾的眼睛和耳朵的機制。臉書的五億用戶平台將徹底改變搜尋失蹤兒童的方式。」據他們透露,許多失蹤兒童獲救,主要是靠公眾提供的線索,而不是警方的調查。
社交網站促使信息快速傳播 但可能侵犯隱私
不過,馬來西亞非政府組織「保護拯救孩子們」(P.S. The Children)執行長瑪拉蒂(P Nagasayee Malathy)認為社交網站能起到傳播失蹤兒童信息的作用,但不能起到追蹤失蹤兒童行蹤的作用,尤其是12歲以下的孩童。
保護拯救孩子們組織的宗旨是通過保護孩童免受性侵犯和性虐待,以維護孩童的權利與尊嚴。瑪拉蒂說,通過社交網站傳播失蹤兒童信息,速度快而且很方便,很快就引起社會關注,並形成群眾動力和輿論壓力,促使執法人員加速查案。
「至於可能會出現的負面影響,則包括侵犯到失蹤兒童或家人的私隱。貼到網上的信息也有可能被誤用。由於每個人都可以貼信息,很難查證信息的準確性。」
谷歌搜索與地圖加入安珀警報
除了臉書,谷歌地圖也在去年11月和國家失蹤及受虐兒童援助中心展開合作。根據谷歌官方部落格發佈的消息,他們在谷歌搜索和地圖中加入安珀警報系統,也就是說,當美國民眾在兒童被擄地區附近一定範圍內使用這兩項谷歌服務時,將會看到兒童失蹤警報信息,例如兒童的基本資料和一切相關信息等。谷歌希望通過警報信息鼓勵知情的民眾提供更多線索,協助警方找到失蹤的兒童。
古歌也和歐洲失蹤兒童、加拿大保護兒童中心等非政府組織合作緊密合作,希望把這項服務推廣到更多國家。
SafetyWeb 推出線上追蹤工具協助尋人
西方國家和非政府組織在尋找失蹤兒童方面,建立了各種管道,大大提升了尋人的效率。除了上文提到的社交網站和安珀警報以外,為家長提供網路隱私和安全服務的網站SafetyWeb在2010年推出線上追蹤工具SWOT,協助執法單位在網上搜查兒童失蹤的線索。Swot是谷歌和臉書聯合研發的工具,可讓執法單位在臉書、推特、MySpace等社交網站上追蹤特定賬戶的近期活動,希望可以從中找到失蹤兒童行蹤的蛛絲馬跡。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遍化,手機也可以成為尋找失蹤兒童的工具。加拿大媒體報導,當地一家非政府組織失蹤兒童協會(MCSC)於2012年和科技公司合作開發了兩款手機軟件協助尋找失蹤兒童。第一款和臉書網站有關,用戶需登入www.valuablenetwork.ca網站,填寫自己的臉書或推特的資料,以後就可以在相關的社交網站上收到警方發佈的安珀警報。
沒有使用社交網站的居民則可以安裝第二款軟件,安裝之後,一旦警方發佈信息,用戶就可在手機上接收到。
馬來西亞的NUR Alert警報系統
天真無邪的小孩成為不法之徒的下手對象,令大家感到痛心。民眾或許也想知道,萬一不幸的事情發生,首先應該怎麼做。瑪拉蒂說,父母或監護人第一時間應該做的事就是報警,向警方提供準確的信息,同時尋求其它民間團體的協助。「這些民間團體都有自己的聯繫網絡,可以從各方面提供協助。」
馬來西亞警方於2011年推出的15999國家緊急響應警報(National Urgent Response),類似歐盟116000尋找失蹤兒童警報系統。民眾可撥打15999投報12歲以下兒童失蹤的消息。民眾也可以通過手機簡訊方式,接收到失蹤兒童的通報,協助警方尋人。
興業銀行與警方合作推出「兒童資料卡」
馬來西亞警方於2011年開始與私人界合作推出「兒童資料卡」,以協助警方迅速獲得失蹤兒童資料。該資料卡上記錄了兒童照片、指紋、基本資料和身體特徵等信息。
警方往往無法從父母那裏獲得失蹤兒童的完整資料,增加警方尋人的難度。資料卡平時由父母保管,萬一不幸孩子被擄或失蹤時,資料卡就交給警方,協助警方查案和尋人。
此外,警方也與私人機構合作開發臉部辨識系統,透過街頭閉路電視辨識嫌犯樣貌。軟件會與警方資料庫進行連線,資料庫存有前科人士的資料,經過配對若找到嫌犯資料,可提升警方辦案效率。
全球兒童失蹤案件數量驚人
根據當地媒體引用警方公佈的數字,2012年首10個月,馬來西亞全國一共發生了210宗兒童失蹤案(年齡介於1歲至12歲),即平均每3天就有2名兒童失蹤。
其實全球的兒童失蹤案數量驚人,可說達到了令父母和社會拉警報的水平。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披露,全球每年有超過120萬名兒童遭販賣,是世界3大犯罪活動之一。據中國媒體黑龍江網絡廣播電視台報導,據當地專家保守統計,中國每年失蹤的兒童人數高達20萬。
2012年5月,韓國刑事政策研究院通過《兒童失蹤和綁架案的現狀和對策》的報告表示,2004年的兒童失蹤和綁架案是4066宗,到2008年增加至9470宗,劇增230%。
據美國司法部的統計,美國每年平均有80萬宗少兒失蹤案(年齡低於18歲)發生,其中超過20 萬宗的少兒是被親屬綁架,超過5萬8千宗是被非親屬綁架,被完全不認識或不太熟的人綁架的案件只有100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