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1月06日訊】每個時代都提出新問題,尋求新答案。現實問題的答案就寓於歷史之中,歷史是一個永遠也搜括不完的寶庫,歷史研究是人類的永恆需要。
人類社會的演進是一個自然必然的過程,其內在的機理就是——地力與人性的交響。
地力——地理、氣候、環境等影響,是基礎性的制約因素。遠古時期,只要有合適的土地,就會生成各自獨立的文化。一個民族是與世隔絕或是具有與其它民族間的可接近性,天然受到地理環境等因素——地力的制約。人類社會進步的關鍵在於各民族間的易接近性,易接近性既為各民族提供了發展的機會,也製造了被淘汰的壓力。隨著人力的日益強大,地力約束日漸縮小,但人力永遠也不能脫離地力約束。地力對人類社會的約束,就象如來手掌對孫猴子的約束一樣。
文化最原始的部落就是那些長期與世隔絕的部落,他們因為與世隔絕而缺乏被淘汰的壓力,故而也失去了發展的動力。美洲印第安人於15,000年前從亞洲東北部渡海到美洲之後,一直處於完全與世隔絕的狀態。澳大利亞的土著居民生活在遙遠的海島上,與歐亞大陸完全隔絕達30,000年之久。公元1,500年前後,與世隔絕的美洲尚處於新石器時代前期,而澳洲乾脆就還是在舊石器時代。
而歐亞大陸諸民族間相互影響,因面臨著被淘汰的壓力,故而有動力、地理上也能夠從鄰近部落的文化成就中獲得好處,進而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等因為自然地理條件優越,人們才發展起了永久性的灌溉農業,進而創出了偉大的文明,並在全球居統治地位直至今日。
人類利用自己的智力去應對各種環境,並且能創造自己想要的環境——人化環境就是文化,完整的文化體系就是文明。
靠捕捉小動物為生的原始人在正常情況下過的並不是受饑挨餓的生活(動物在大多的時候也是過的很舒服,更何況人類),他們有充足的食物,還有大量的空閒時間,在供求平衡的狀態下舒舒服服地過了成千上萬年而未生長出一種要求根本變革的動力。更新世末期氣候的劇烈變動破壞了原始人類和自然界之間由來已久的平衡,人口的增長也促成新食物的開闢,於是根本的變革——原始農業這才來臨了。當一個地方人口增長超過農業生產所能支持的人口限度時,自然會移居到其它人口比較稀少的地區。人類和農業就這樣向四面八方傳佈開來,人類文明的歷史就是一部人類自身遷移和擴展的歷史。人類歷史上的大遷移,整個歐亞大陸總體是由東向西,中國自身則是由北向南。
地球上現存的人類,舊石器時代在非洲大陸出現,並逐漸擴散到歐亞大陸、澳大利亞和南北美洲。新石器時代,農業取得了決定性進展,產生了金屬製造和其它各種技術,從而導致了城市生活和文明的產生。
古希臘群山密佈,不具備建立大一統帝國的地理條件,於是城邦得以長久存在。雅典是古希臘的學校,是古希臘城邦文化的經典。在中國百家爭鳴的時代,古希臘已經百花齊放了,尤其是在文學、戲劇、藝術等方面。中國的百家爭鳴主要是哲學思想方面,而同時期的希臘不僅產生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彪炳史冊的哲學大師,而且產生了諸多的文學大師、戲劇大師、雕刻大師,文化科技全面燦爛,奠基了現代諸多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
人類通過大腦適應環境,併進而在一定程度上變革環境——即所謂的文化。人之所以成為人,是因為在勞動的過程中學會了說話、製作工具和使用火。火、銅、鐵、犁、風帆、車輪等的發明和使用都為人類的進步產生了巨大的作用。語言和工具是大腦發展的原因,也是大腦發展的結果。當今時代互聯網的出現和普及也必將再一次給人類社會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整個地球以加速度日益縮小,在近代以及當下表現的尤為明顯,已經變成「地球村」了。
文化就像水一樣,是會流動的,從高端向低端自然流動。所謂的殖民,實質是人類社會不同文化間的交流、滲透、擴展、共生,是人類自農業社會以來最常有的現象,是文化的傳播和自然流動。
科學技術的進步、新技術取代舊技術,總是乾脆利索的。但新文化取代舊文化卻是一個緩慢艱難曲折反覆的過程,是一個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的問題,往往要經過相當范圍及程度的流血,甚或是滅亡才能成就。技術進步與文化演進不惟有時間滯差,更有其直接、緊密的因應關係。西歐古典農業文明在中世紀的隕落,為其後技術革命、工業文明的興起提供了條件,歷史因果的因應關係往往上千年,甚或更長。
技術進步帶來制度變革,制度變革又促進更大的技術進步,以此不斷推升,人類社會就是這樣不斷進步的。
隨著農業的開創,新石器時代的村莊取代舊石器時代的流浪團體而成為人類社會最基本的經濟文化單位。定居的生活方式使人們能擁有更為豐富的生活資料。過流浪生話的狩獵者由於隨身可攜帶的物品有限,其生活水平受到很大限制;而新石器時代的村民卻可以盡情地享用堅固的住房、住房裡的傢俱、生活用具、工具和各式各樣的裝飾品。村莊是一種亙古的生活方式和思維習慣、是一種固化的意識形態、是人類社會經濟文化結構的基本單元、萬年根基。當今中國社會暴風驟雨式的「新農村」運動、「城鎮化」運動,就要把這個根砍斷、砸碎了!
科學的唯一正確用途就只在於提升人的品質。人類對知識和技能的追求,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無疑應該是積極大膽、付諸全力的,但同時也應該是謙遜和慈悲的,只應是為了人類生活的利益和好處。高於科學的是倫理,倫理的內核是愛,人的精神追求要高於物質追求。人權意識的全球覺醒和飛速發展的高科技,已經並將繼續從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推動全人類向自由世界飛奔。
人性,又主要可分為理性和惰性兩個方面。理性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牽引力,可以達到極高的高度,是文明之光。惰性則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消極力,也能消極到極點。惰性的典型表現如留戀熱被窩、夜郎自大、自欺欺人等。人權受到了侵害,人權意識才覺醒,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這都是惰性的作用。寓於人性之中的理性和惰性有同等份量,交互成人類社會的進取與苦難。
人性有軟弱的一面。1939年,面對著納粹德國的無限擴張,英國首相張伯倫等一干人竟然天真地考慮簽訂英德互不侵犯條約以自保。前蘇聯更是怕英德互不侵犯條約簽到了前頭,而率先於8月23日與納粹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種競相向共同敵人諂媚的行為,真讓人汗顏。對圖騰和星象的崇拜古人、今人都有,這也是人性軟弱的表現。
人性也有貪婪、殘酷的一面。對於歐洲人而言,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裡,非洲最有價值的資源就是奴隸。若沒有非洲酋長們的參與,整船整船的奴隸也不可能被運送到美洲的種植園。這些酋長圍捕他們的同胞,賣給等候在海岸的歐洲船長,從中獲得豐厚的利潤。十六世紀控制奴隸貿易的是西班牙,十七世紀大部份時間是荷蘭,十八世紀則是英國。西非沿岸分佈著約四十個歐洲要塞,它們被用來防禦敵對國商隊的攻擊和關押等待運過大西洋的奴隸。越洋航行中奴隸的平均死亡率高達10%~55%。奴隸在船上的待遇幾乎都一樣:難以忍受的擁擠、令人窒息的炎熱和少得可憐的食物。而在從非洲內陸到沿海的過程中,奴隸的死亡率甚至更高。突擊隊為了尋找強壯的男女而掠奪村莊、拆散家庭。俘虜們被迫一整天在酷暑和大雨中趕路;他們穿過茂密的叢林或乾燥的平原,忍受著使人極端痛苦的昆蟲叮咬。到達沿海地區的倖存者則又像牛一樣被一絲不掛地趕進市場,然後又被烙上公司或買主的名字趕進要塞,等待著運過大西洋。雖然美洲種植園接收到的奴隸約為1,200萬到2,000萬人之間,但估計非洲損失的人口是這一數字的四倍。
人性本來是樸真的。哥倫布在1493年3月的航海日中寫到,航海所到一些島嶼上的原住民,「一見到我們的人開始接近他們,他們就會奪路而逃,父母顧不上孩子、孩子管不了父母。……但當他們看到自己很安全之後,所有的恐懼就都消失了。他們非常誠實、不耍花招,待人也十分慷慨。如果有人問他們要東西,沒有人會拒絕。相反,他們自己還會邀請我們帶走他們的東西。他們對我們表現出了最大的熱情,用非常珍貴的物品換取我們不值錢的東西。給他們蠅頭小利他們就會喜不自勝,甚至不給他們任何東西他們也會很高興……」
「科學社會主義」認為人的本性是社會環境的產物,過度強調了客觀環境的影響而忽略了人本身。國際共運對人類社會造成的無以類比的災難就植根於這種對人性認識的根本錯誤。「科學社會主義」強調社會和有計劃的社會變革,反對個人和自由放任主義。可是沒有個人的自由,正確的社會計劃又能從哪裏生出來呢?
人口增長始終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原動力之一,總是與技術發展相伴隨。與農業革命相伴的是人口爆炸,人口增長既是農業革命的誘因,又是農業革命的結果。
新石器時代,人們開創了農業,從食物採集者進化到食物生產者,生產率大大提高,人口相應增多,於是大規模的戰爭也成為可能。農業的發展使人類有了剩餘產品,社會開始分化,出現了貴族,進而出現戰爭,產生戰時首領。隨著戰爭的愈加頻繁,戰時首領漸次固定下來,成為國王,由是產生了帝國。
戰爭是地理衝突、利益衝突,也是文化的衝突。史不絕書的戰爭在造成巨大破壞的同時,也往往造成歷史時代的變更。十三世紀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對整個歐亞大陸的殘暴席捲可能只有國際共運可與比肩。蒙古帝國在踐踏、征服後的迅速衰落,證明了文化的力量,暴力是不能征服文化的。
全人類一體,整個人類的歷史自始便具有基本的統一性——統一的人性和統一的進化路徑。農業造就了村莊、商業造就了集市、工業造就了城鎮、現代工業造就了現代化大都市。
全人類文化的統一性是政治統一性的基礎。
地球上現存的所有國家和民族,沒有一個不是經歷了苦難深重的歷史。在人類的歷史上,已經有無數的民族不惟是苦難深重,而是湮滅了!整個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人類自身不斷自我毀滅而又重生的歷史。人類歷史上戰爭、擴張、瘟疫等的慘重深廣程度,只有我們想不到,而沒有實際達不到。在歷史面前,任何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沒有任理由抱持任何成見,而只能抱持一種敬畏、謙卑的態度。因為任何個人面對歷史,都實在是太渺小了!
原始社會的先民沒有你我的概念、沒有貪慾、沒有變化發展的概念,幸福感很高。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的幸福感是怎麼變化的呢?當物質追求高於精神追求時,人的幸福感就下降;精神追求高於物質追求時,幸福感上升。
古往今來,人類社會的每個文明中都不乏厚古薄今的詩人和思想家,中國歷代也有不少學者三皇五帝不離口,認為在上古存在著一個黃金時代,越古老就越聖明。實際上人類社會是在無可阻擋地進步著,雖然在前進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有多種試錯,付出了很多無比巨大、無比慘重的代價,但最終的方向和結果總是進步的。
傳統中國雖然地理相對封閉,但比美洲、澳洲強多了。中國的人口眾多,生生不息,本身也說明一定程度的富足和繁榮。傳統中國因相對封閉、自給自足而夜郎自大,自以為是天朝上國、醉生夢死。而古時的西歐社會很不同,自然物質資源不足,商業發達,不斷向外掠奪擴張,最大限度追求利潤成了其持續不斷的發展動力。
歷史上的日本介於中印和西歐之間,雖然也曾有過200多年的閉關自守,但遠不曾如中印般自滿自大、癡迷不悟。日本近代雖也遭西歐列強侵略、殖民戰爭,但很快醒悟並自強。日本有借鑒學習的傳統,十九世紀初,日本國內正面臨變革的時機,再加上民智較高、國家較小、舉國一致,所以在面對西歐列強入侵時能快速反應,並迅速成長壯大起來。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軍國主義被挫敗後,又很快恢復經濟。
傳統西歐社會結構是多元的:教皇、國王、貴族、教士、信眾、地主、農奴(有一定權利)。商業、商人有較高的地位,與中國傳統社會重農輕商正相反。西方社會的活力正在於其社會結構的多元。
中國人有四大發明,卻不能將這些發明發揚光大、推而廣之。歐洲人不僅善於發明技術,更善於應用技術,將新技術的發展運用發揮到極致。湯因比說:「西方人的革命性發明是以『海洋』代替『草原』,作為全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西方首先以帆船,然後通過輪船跨越海洋,統一了整個適合人類居住的世界,其中包括美洲大陸。」從日心說、萬有引力定律,到化學、醫藥、衛生,再到進化論,科學革命是整個現代世界和現代思想的起源。經歷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海外擴張、商業革命、科學革命、工業革命、政治革命,現代歐洲就是這樣一步步完成了對世界的引領和主導。
在較長的一個歷史時期,西歐學者總是能更深地發掘吸收別民族文明的精華以自強,與中國人天朝上國的心態形成顯明對照。西歐人總是尋找模範文明,逐次將各文明作為老師,進而逐次超越,建立起偉大的近現代文明。
文化的同化,西歐是向外擴展,同化世界。而古代中國則是在內部同化外來者、入侵者。
正因為歐洲古典文明被砸碎,經歷了黑暗漫長落後的中世紀,才迎來了文藝復興、工業革命、政治革命,生长並擴張了現代人類文明,走在了近現代人類社會的前列。
龜兔賽跑,慢而先至,可賦以歷史意義。十六世紀,葡萄牙、西班牙憑藉航海業的發達稱雄世界;十七世紀,荷蘭憑藉商船隊和製造業在全球勝出;十八世紀,英法為爭奪殖民地霸權而進行了長期的戰爭,以英勝法敗而結束;十九世紀,英國稱霸全球,成為日不落帝國;二十世紀,美蘇爭霸,結果是蘇聯像一個馬賽克解體了,而美國則以熔爐的形式不斷壯大,成為世界頭號強國。今日美國、歐洲的領先在將來也會演變為落後嗎?誰能保證美歐在近現代出乎意料的全球擴張中,不會逐漸自高自大起來呢?一旦變得自高自大,也就埋下了衰落的肇因。
在過往的人類歷史中,追求物質大多是第一位的,追求精神則是次一級的。甚麼時候才能反過來呢?等反過來的時候,人類就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當今社會的那些死結,所謂無法解決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工業革命使人類擁有了毀滅自身的能力,帶來了人類歷史上所不曾有過的環境惡化,衍生的消費主義也將最終消費掉人類自身。印度文化中的恬靜、樸素、節約、穩定、承壓、安貧等諸元素,對全人類的未來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
綿延三個世紀之久的販賣黑奴是人類歷史最不堪的一頁。現在有著黑人血統的奧巴馬正擔任著美國總統,但美洲黑人在過去並不太遠的年代裡都經歷過了多少、甚麼樣的苦難?人類經歷了歐洲擴張、奴隸貿易、國際共運等大規模血的洗劫,為進步而付出的代價太深重了!而生成的自由、平等、博愛、人權等普世價值太需要全人類知所珍惜了!
人類演進到今天,自由、平等、博愛、人權、民主等普世、普適價值,是數十億甚或上百億人的血肉所練成鑄就的。普世價值的進一步發展,將會是全球主義、人類主義的全球價值、人類價值。
人是有精神追求的,人文關懷就是人類倫理的指南針。所有在地球上生活著的人,都是夥伴,都是兄弟姐妹,而不是敵人。
延續了一個世紀的中東動亂和暴力的根源在於已有幾千年歴史的各種宗教對立的教義和固守己見。只有秉承全人類的自由、平等、博愛、人權等人文關懷——人類主義,才能夠化解中東難題。
人類主義就是——創立一種新秩序,使不分民族和國家的所有人都能擁有一個獨立、自由、自主的全球公民權,不分男女、種族、地域一律平等,都有權享有和行使基本權利和自由。
一個國家因自身不安全而強軍,而強軍又引起其它國家的不安全,由此引發各個國家間的強軍競賽,最終沒有一個國家是安全的,使得這個星球越來越不安全。只有人類主義才能打破這個惡性循環的惡圈,才能造就全人類和平與幸福。
民族與國家的概念是狹隘的,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等是催生戰爭、危害人類自身的學說。惟有人的概念、全人類的概念才是無尚的。要弘揚人權、弘揚人類主義,首先就必須破除民族主義、國家主義的桎梏。除舊布新、不破不立是一個歷史前進率。舊的不被破除,新的就不能夠建立。
現代社會,某些公司一味追求公司利益、團體利益,尤其是一些大公司、跨國公司將其置於人類利益之上,甚至不惜損傷人類利益而獲取公司利益甚或是一小撮公司當權者的利益。這類問題也需要由人類主義來解決。
公正是人類的追求,甚麼才是最大的公正?也需要人類主義來回答。
自由民主是當今人類進步的支點,沒有自由和民主,就沒有當今人類的進步。當今中國自由民主事業的成功,必將鋪就最徹底、最精彩、最推動整個人類進步的光輝篇章。
人類主義弘揚每個人的自由、權利、幸福
尊嚴,同時又以別人的自由、權利、幸福、尊嚴為邊界。因為在自由權利幸福尊嚴面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只有人類主義才是今後全人類的出路。2013已經到來,這一年的你我、這一年的中國、這一年的人類必將迎來更大的進步!
人類主義引領未來。本文拉拉雜雜、紛亂無已,並且也肯定有不少謬誤。本文只是一塊磚頭,但願能有行家裏手把人類主義研究推向深入,把人類主義闡釋得細緻明晰。
2013年1月5日12時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