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5月16日訊】深邃無垠的廣袤太空,光怪陸離的宇宙現象,浪漫神奇的地外文明……這一切,足以誘引人們仰目向天。然而,人們對賴以生存的腳下這片大地又所知多少呢?別的且不說,自50年代以來,不明飛行物直鬧得整個世界沸沸揚揚,難道它們真的全部是來自地外嗎?
奧克洛150萬年前的原子反應堆、古老而神秘的大西國文明、奇深莫測的瑪雅文化……這一切史前文明的締造者難道真的因為突變全部滅絕了嗎?
史前證明,自哺乳動物誕生至今,地球上從未發生過全球性的災難。那麼那些掌握著並不低於現代文明的遠古智慧的人們究竟到那裏去了呢?有沒有可能因地球氣候局部時間的惡變或其它甚麼原因而轉入地下了呢?
據國外披露,衛星探測到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之下有一規模極其宏大的「地下長城」,中國古代一些朝代曾建過地下長城,不知與其是否有聯繫?
美國人造衛星「查理」7號飛經北極圈拍攝後,在底片上竟然顯現北極地帶有一個孔,難道這是通往地球內部的入口嗎?這或許只是推測?
北極探險家巴特少將的報告更是令人驚愕。他駕機越過北極時,居然莫名其妙地飛入地球內部,看見了許多奇異的植物,美麗的湖泊和各種各樣的在地面早已絕跡的動物,難道地球內部真的存在一個世外桃源嗎?
遠在1904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卡斯特山脈中一個叫布朗的採礦者,發現一處類似巨人住的人工地道。洞穴中有用巨大銅鎖住的巨大房舍,牆壁間有黃金鑄成的盾和從未見過的物品,牆壁上還畫著奇怪的圖畫和文字。
第二次大戰期間,美國陸軍上士兵希伯在和侵緬日軍戰鬥中與戰友失散被遺留森林,有一天他無意中發現一處被巨石隱蔽的洞口。希伯冒險進入洞內,竟然發現裡面被人工光源照得亮如白晝,儼然是一處龐大的地下城市。希伯正看得驚迷時,突然被抓住,一關就是4年,後尋機拚命逃出。據他說這個地下王國通向地面的隧道有7條,分別在世界其它一些地方開有秘密出入口。
1968年1月美國TG石油公司勘探隊在土耳其西方大洞穴地下270米的地方,發現地底深邃的巖盤隧道,洞內高約4~5米,洞壁洞頂光滑明亮,顯然為人工磨成。洞內到處是蛛網似的橫洞,儼然一個令人撲朔迷離的迷宮。
無獨有偶,數年前的一個夏夜,在中國貴州安順縣龍宮附近一座山半腰的洞內,射出一束強光,光柱呈桶形,直經足有4米,掃過500米田野,逕直射向對面山坡,照得四周村莊田野通亮,時間持續有數分鐘之久。據當地縣誌記載,清順治年間亦曾發生過這種奇景。然而那個山洞當地人非常熟悉,洞內空無一物,那麼強光源從何而來呢?
1942年3月,羅斯福總統從刻不容緩的日程表中抽出寶貴的時間,會見了剛剛從墨西哥的恰帕斯州進行考古研究回來的戴維.拉姆夫婦。拉姆夫婦給總統帶來一個驚人的消息:他們終於發現了,傳說中守衛墨西哥地下隧道的白皮膚的印第安人。
據拉姆夫婦回憶,當他們橫穿當地密林時,被一些皮膚呈藍白色的印第安人包圍,並要求他倆立即按原路返回。而他們早就聽說,在恰帕斯的腹地存在著早已荒廢的瑪雅人城市。在這些城市地下分佈著構成網絡的隧道,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要查出這種傳聞的真相。
17世紀,一位西班牙傳教士發現了中美洲危地馬拉的—條地下隧道。從地圖上看,它位於安第斯山脈地下,長達1,000公里以上。為了保護隧道,待將來人們掌握了足夠的科學技術再來開發,這些被發現的地下隧道的入口又被秘魯政府封閉並嚴加看守,它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德國作家馮‧丹尼肯曾進入過這個隧道。在隧道中,他極其驚訝地見到了寬闊、筆直的通道和塗著釉面的牆壁。多處精緻的岩石門洞和大門,加工得平整光滑的屋預與面積達兩萬多平方米的大廳,還有許多每隔一定距離就出現的平均1.8米至3.1米長、80厘米寬的通風井。隧道內還有無數奇異的史前文物,包括那本許多民族遠古傳說中提到的金書。隧道那種超越現代人類智慧的嚴密、宏大與神奇;使這位以想像大膽著稱的作家也驚得目瞪口呆。他毫不懷疑地認為,這是我們這個世界上最宏大的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難破解的謎。
丹尼肯拍下了幾張有關隧道的照片。但他拒絕透露更多的細節。只是說,他認為隧道是用高科技的超高溫鑽頭和電子射線的定向爆破以及人類現在還不具有的某些技術開鑿成的。
或許有人會問,若真的存在這個地下王國,那麼他們為甚麼不回到陽光明媚的地面來生活呢?答案似乎只有一個:這個地下王國的居民長居在地下,或已演化成嗜熱的硅生命體,已不可能再適應地面的生活。
有一點是肯定的,假設地下王國真的存在,那麼他們必定掌握著高於地表人的科學技術,諸如飛碟等一系列所謂之謎也就不難獲得答案了。且不說是否真的存在著一個地下王國,難道地球內部確是空的嗎?不少地球物理專家認為,地球的現有重量是6兆噸的百萬倍,假如地球內部不是空的,它的重量應遠不止此。
地下王國之說,引發了科學界一場有關「地球空洞說」的激烈爭論,結果如何,只能拭目以待。但是它啟發了我們地表人,當地球氣候發生驟變或其它地表災難發生時,我們地表人轉入地下或許比移居外星球更具現實意義。
(轉自互聯網;責任編輯:肖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