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飲食文化

【美食典故】畏公豆腐的由來

「畏公豆腐」是一道經典的湘菜,是譚家菜的名餚。先將豆腐搗成泥,大火蒸4小時,需反覆三次,以去掉豆腥味,使豆腐入口即化,而表面的孔洞卻像老豆腐般可吸收湯汁。濃稠甘甜的湯汁是由老母雞、金華火腿、豬瘦肉和干貝等食材,烹製而成的,經小火慢煨10小時後進入豆腐中,表裡入味,口感滑潤細緻。相傳它的由來,與民國初年政治人物的譚延闓有關。

譚延闓(1880-1930年)享年50歲,湖南茶陵人,字組庵(或祖庵、組安、祖安),號無畏(人稱畏公),綽號「譚三法」因善長於詩法、書法、槍法。父親譚鍾麟雖是清末名臣,曾任陝甘、閩浙和兩廣的總督,但國父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的辛亥革命,譚延闓卻投入其中,曾任湖南都督,1928年任國民政府主席、第一任行政院院長。

他也是位美食專家,曾豪言:「吃喝嫖賭,人生四大嗜好,嫖賭與我無緣,吃喝在所不辭。」故其私家菜遂演變成有名的「譚家菜」,它是湘菜和官府菜中的精華。其中有一道功夫名菜,細緻入裡的豆腐佳餚,因譚延闓號無畏,人稱畏公,故將它稱為「畏公豆腐」。

一碗滑潤細緻的「畏公豆腐」,繫於「豆腐」與「湯汁」完美的融合,再加上「耐心」煨煮而成。「豆腐」需先切除上層與邊緣的腐皮,再用細網篩磨成泥,放入方型容器內,大火蒸4小時,這個步驟需反覆三次,共花了12小時,重新蒸成豆腐,徹底的去掉豆腥味,表面的孔洞卻像老豆腐般可吸收湯汁,卻比嫩豆腐更加軟嫩、入口即化。

「湯汁」是採用汆燙過的老母雞、金華火腿和瘦肉後,以小火煨出濃稠甘甜的「上湯」,和干貝蒸出的「湯汁」,再與「重製的豆腐」,經小火慢煨10小時後,「湯汁」經由豆腐的孔洞被完全吸收,表裡入味,使入口即化的「畏公豆腐」非常的鮮美細緻。

「畏公豆腐」雖只是一道豆腐,但它的烹製過程卻非常費時,需花上一天的工夫,是名符其實的功夫菜。從一塊最簡單的豆腐食材,卻可以看出廚師的用心與手藝,煨出最豐盈美味的佳餚,故傳統的「畏公豆腐」作法已不復多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