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田】梅賽德斯-奔馳在美國和中國

謝田(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Aiken )

人氣 11
標籤:

【大紀元2012年11月06日訊】第一次接觸豪華車,還是89年六四的時候,那時還在印第安納的普度大學唸書。那次我們一批留學生要去華盛頓DC遊行,讓中國駐美大使館的官員捎話,要北京不要開槍鎮壓學生。去租車時,取車的哥兒們說車行的車都給租完了,沒有普通車了,只剩下兩輛林肯,就只好都租了下來。從印第安納開往華盛頓的路上,兩輛林肯一前一後、風馳電掣,一幫窮學生在裡面興奮的不亦樂乎。

到了華盛頓、遊行結束後,當地朋友聯繫我們到DC支持中國民主運動的美籍華人家過夜。把車停在他家門口時,發現他看我們的眼光有些狐疑,大概想著一幫留學生怎麼開這麼好的車。不過我們也沒解釋,就這麼過去了。回來的路上,好好的開了一段。林肯房車(LincolnTownCar)真是寬大舒服,坐裡面像坐船似的,跑90哩都平穩極了,噪音也很小,還好沒給警察抓到。當時想,以後如果能擁有這麼一輛車,那該有多好。當時沒意識到的,是正趕上美國豪華車品牌黃金時代的結束,因為從90年代開始,美國豪華車市場就被德國和日本給搶走了。

德皇威廉二世的名言

比較美國、日本和德國車,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大體差不了太多。如果把日本豐田、美國通用和德國奔馳做個比較,姑且不論車的豪華或陽春配置,只看駕駛人的感覺,它們的差別在哪呢?日本車如果說像三桅帆船,輕巧靈便,質量很好,但實地感很強,覺得離地面不遠;美國車就有些像龐大的渡輪,方方正正,力大勁足,樸素結實,經久耐用;德國車相比之下,則像海上的郵輪,精緻平穩,操控精確,處處透露著卓越的機械加工和性能的痕跡。怪不得開慣了德國車的人,不太願回到日本和美國車。

德國車的翹楚,當然是奔馳和寶馬。奔馳的全名,是「Mercedes-Benz」(梅賽德斯-奔馳)。有意思的是,美國人只稱「Mercedes」(梅賽德斯),而美國的華人圈更常用「奔馳」(Benz)。世界華人社區,也有稱賓士、平治、朋馳的。德國人自己,據說平常上班開大眾,週末旅行開寶馬,去國外度假才開奔馳。在德國時,居然看到奔馳作為出租車,讓人大開眼界。至於奔馳和寶馬哪個更好?各自車主顯然認知不同,但人們可以共同接受的是,奔馳豪華而舒適,寶馬則是豪華之上再有跑車的性能。

奔馳從一開始,就是競爭的產物。公司創始人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Daimler)和卡爾.本茨(KarlBenz)都是工程師出身,據說兩人生前從來沒見過面。他們各自創立的公司後來合併,才有了今天的奔馳。戴姆勒的理想,是「要麼最好、要麼不做」(Thebestornothing)。至於「梅賽德斯」(Mercedes),那是後來加的,原來是奔馳一個奧地利經銷商的女兒的名字。美國有很多女孩用這個名字,連新創立的豐田豪華品牌「萊克薩斯」(Lexus),現在也成了女孩的名字。

BMW被稱為「寶馬」,奔馳也和「馬」有關。在德國斯圖加特的奔馳博物館,人們在見證汽車發展史之前,會先看到一匹馬的雕像,上面有德皇威廉二世的名言:「我寧可相信馬,因為汽車終究僅是曇花一現。」

90年代中期以前,奔馳外型方正,營造出氣派大方的特色,深得商界人士喜愛。但近年來他們在外型設計上走向流線型、前衛的風格,有年輕化的趨勢。其頂級的S級(S-Class)房車全球熱賣,是先進電子設備的集成者。

美國的豪華車市場

在美國豪華車市場,1998年以前都是本國品牌的天下,如卡迪拉克(Cadillac)和林肯(Lincoln)。從2000年代開始,德國和日本品牌奪走了半壁江山。超豪華系列,有羅爾斯‧羅伊斯(RollsRoyce)、本特利(Bentley)、艾斯頓‧馬汀(AstonMartin)、梅巴赫(Maybach)和馬賽拉提(Maserati),但這些都不是大規模生產的。價錢10萬美金以上的高性能跑車如法拉利(Ferrari)、藍寶堅尼(Lamborghini)和保時捷(Porsche),一般也不認為屬於豪華車系列。

本田、豐田和日產(Nissan)也開發了豪華品牌,推出了謳歌(Acura)、萊克薩斯(Lexus)和英菲尼迪(Infiniti),以低價高性能和質量優勢搶了不少生意。值得注意的,是韓國人在走日本人的路,現代(Hyundai)推出勞恩斯(Genesis)和雅科仕(Equus),也要分享豪華車市場的大餅。

萊克薩斯LS現在是美國銷售最好的豪華車,其後是奔馳S系列和寶馬7系列。銷售是一回事,人心是另一回事。奔馳和寶馬因為是「歐洲進口」,仍在美國人心目中佔有最頂尖和豪華的印象。在美國偏遠地區和中下層的許多人看來,卡迪拉克甚至還都是最好的豪華品牌。如果什麼東西比方割草機是同類中最好的,美國人喜歡說,這牌子是「割草機中的卡迪拉克」。

自2008年的世界經濟衰退以來,豪華車市場出現了30年代大蕭條以來所僅見的重創,豪華品牌如寶馬、羅爾斯‧羅伊斯、奔馳,都在銷售陡降之時削價。分析家認為,世界豪華汽車市場可能正經歷著一場巨大的變革。中國奢侈品市場在火熱了這些年之後,似乎也有異動,奔馳在中國市場的走勢,就很耐人尋味。

奔馳在中國市場的走勢

法國媒體說,高級轎車奧迪和寶馬在中國備受青睞,但奔馳卻陷入危機。今年第三季,奔馳全球銷售下跌4%,但在中國猛跌20%。同時,戴姆勒的銷售盈利7.5%,也不及奧迪和寶馬。媒體認為,奔馳被甩到了後頭,但可能是高端汽車業壞消息的開始,是汽車業的危機波及高級轎車的先兆。

其實,奔馳在中國影響深遠。老一代的上海牌,和為高幹設計的「大紅旗」,都以奔馳為藍本。獨裁者喜歡奔馳,比如朝鮮的金家王朝也是如此,他們獎勵給聽話高官的也是奔馳。但懲罰不聽話高官的,最近聽說是迫擊砲,就是用迫擊砲把不聽話的給轟了。用金正恩的話說,要炸到一根頭髮都不留。人說伴君如伴虎,這年頭伴君如伴炮筒。從奔馳舒服的皮椅到迫擊砲的彈片,反差也太大了一點。

法國人發現,奔馳在中國存在形象問題。在中國,似乎寶馬代表時尚,受到年輕一代的歡迎;奧迪因為大眾進入中國的時機和被中國官方選擇,當官的坐得最多。而奔馳呢,一般多為公司高管、公司老闆所選用。

這很耐人尋味。在正常社會,如果公司高管、企業老闆喜歡,那東西一定暢銷,因為這些人是社會的中堅,是最有錢的。但在中國為什麼這竟然不足以推動奔馳的銷售呢?非常奇怪。對此現象的解釋可能是,中國豪華車的三部分買主中,因為年輕人、當官的要買寶馬和奧迪,就只剩下公司老闆買奔馳了。但人數相對較少的前二者居然推高了寶馬和奧迪的銷售,人數居多的企業家居然拉不動奔馳的銷售,人們可以推斷,富二代和官一代太多,而真正做實業的可能太少。◇

本文轉自299期【新紀元週刊】「商管智慧」欄目
想提前看到新紀元更多精彩文章嗎?請訪問新紀元周刊網站:

相關新聞
【工商報導】什麼車最適合您?奔馳、寶馬還是奧迪
青島用豪華奔馳清掃馬路 每輛200多萬元
加拿大人青睞奔馳豪華轎車
奔馳新開燃料電池廠增加本地就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