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價持續下跌 恐陷通貨緊縮惡性循環

人氣 5459

【大紀元2024年12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紀語安綜合報導)中國經濟正面臨嚴峻挑戰,產能過剩與消費疲軟導致物價持續下滑,通貨緊縮壓力日漸增加。目前,平均物價指數已連續六季下跌,是19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

中國11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也跌至五個月低點,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則連續兩年多處於收縮狀態,而且幾乎沒有回升跡象。

經濟刺激政策缺乏成效

儘管北京推出多項刺激經濟政策,包括擴張性的貨幣與財政政策,如降低利率、擴大財政支出、增加貸款等,當局還決定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6兆元人民幣,用於置換現存的隱形債務;然而這些政策的成效有限。

一方面,這些措施主要目標是防範金融風險,對拉抬消費支出的影響微弱;另一方面,北京不斷向製造業和高科技業提供貸款與補貼,加劇了產能過剩問題,進一步增加物價下跌的壓力。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以中國最大造紙商之一的山東晨鳴紙業為例,其因應產能過剩,採取降價策略,但虧損卻進一步擴大。截至上月,逾期債務已高達2.5億美元,債權人提起訴訟,導致部分銀行帳戶遭凍結。而山東晨鳴紙業的困境只是中國企業面臨通縮壓力的縮影。

房地產和製造業是2024年前三季價格收縮最嚴重的產業,汽車與汽油的價格也持續下跌。在汽車市場,價格戰愈演愈烈,近期比亞迪要求供應商降價,受到廣泛關注。蔚來汽車執行長李斌說,中國燃油汽車業者已進入不可持續的砍價惡性循環,與此同時,中國汽車產量卻持續增加。

通貨緊縮恐引發惡性循環

通貨緊縮是指整個經濟體中商品和服務價格下跌的情況。在COVID-19疫情過後,美國和台灣等經濟體出現「報復性消費」,壓抑的消費需求爆發,加上許多商品供應短缺,使物價飆升,產生通貨膨脹。然而,這個情況在中國大陸並沒有發生。

中國大陸的房地產走勢低迷使民眾資產縮水,中共又對科技到金融等高薪行業加緊監管,導致裁員和減薪,使民眾的消費能力疲軟。與此同時,中共當局仍然不斷側重經濟供給面,發展「新質生產力」,使製造業和高科技產品的產量大增,但商品需求疲軟,迫使企業降價。

一開始,商品變得便宜對消費者來說似乎是個利多,但中國大陸民眾並沒有開始花錢買東西。現實的情況是,因為預期價格還將進一步下跌,加上人們對中共政策朝令夕改、法治契約精神等社會制度沒有信心,中國人目前還在推遲消費。

這會進一步抑制經濟活動,對企業收入造成壓力,從而導致裁員降薪,使消費支出再次下降,並導致商品價格進一步螺旋式下降,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另外,一旦通縮的負面預期形成,各種刺激措施恐怕都會失效。康奈爾大學貿易政策與經濟學教授、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國區負責人埃斯瓦爾‧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表示,「通縮持續的時間越長,人們對經濟前景的負面預期就越深,經濟刺激措施會變得越來越難奏效。」

通貨緊縮也會提高實質利率,使企業投資更加困難,進而抑制需求,引發更嚴重的通貨緊縮。據彭博社報導,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這種「債務式通貨緊縮」可能引發經濟衰退與蕭條,因為實質利率上升,人們償還貸款困難,使銀行系統遭到打擊。

國際壓力也會讓中國經濟通貨緊縮的情況雪上加霜。川普(特朗普)總統如果在就任後,真的對中國大陸進口產品徵收60%關稅,這會使中國商品更難銷往美國市場,過剩產能會持續累積,導致更多商品在國內滯銷,使價格進一步下跌。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通縮壓力加劇 中共擬再度買進豬肉儲備
美國人因高物價不開心 經濟學家卻擔心通縮
中國經濟亂象 高善文演講海內外網絡熱傳
中國經濟困境加深 有派出所發不出工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