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11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耿豫仙台北報導)行政院長陳冲18日回應英國《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上週出刊,有關總統馬英九笨拙(bumbler)的內容。他表示,《經濟學人》對任何國家從未「假以辭色」,對每一個國家的政府都有所批評,也是該雜誌的作風。行政院視此批評為指教:「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經濟學人》上週出刊的內容中,在「台灣政治」專欄中,以強烈的「Ma the bumbler」為題,表述馬總統政府今年的施政,讓人民無感、民心背離。使2008年頂著金光上台的馬總統,光環日益消失,民眾的支持度下降。
不過陳冲仍有所解釋,他表示,《經濟學人》的報導,部分內容與事實不符,如政府為擴大照顧弱勢,去年主動修正〈社會救助法〉,放寬貧窮認定的標準,但《經濟學人》提到台灣貧窮線以下的人數增加,只看到數字變化,未了解政府實際的作為,顯示可能不了解國內狀況。
陳冲比喻,就像電影院門票以140公分為限,低於140公分免費觀看。有一天,這個設限放寬了,線畫到150公分,免費的人就多了,但你不能說這個地方的人突然都變矮了。只看數字變化就批評,有失公平。不過陳冲表示,他不會因雜誌的「風格」,而停止閱讀《經濟學人》。
不過,一位在台灣證券公司擔任國際業務部英文編輯的美籍人士Doug(道格)認為,「Ma the bumbler」並非《經濟學人》雜誌主觀的意見,而是作者從台灣內部整體的氛圍,從媒體、在野黨及社會大眾對馬今年來一連串施政的結論,認為在政策的「技術」上是有缺失的。
此外道格表示,文章最後提到,沒有任何人建議馬先生需要修改這些政策(或他們應該),但不可否認的是,對馬先生的不信任,確實是與日俱增。
總統馬英九昨天要求我駐英代表處「投書澄清」,還要向《經濟學人》表示抗議。外交部發言人夏季昌說,駐英代表處會以適當方式,向《經濟學人》說明政府施政,有些仍須努力,但成果也不應抹煞。
文化部長龍應台指出, 《經濟學人》的這篇短文不是評論而是報導,主要提到台灣內部的狀況及總統現在的民調、處境,以及大家對他的看法;至於批評馬英九的言論,都是屬於報導的錯誤解讀。◇
(責任編輯: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