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裡,將我們對事物的主觀感覺,透過身體感官(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加以細膩觀察、體會後,以具體的方式描寫出來,使讀者產生強烈共鳴,這種修辭方法就叫做「摹寫」。
摹寫的功用是增加對事物描述的鮮明感,使讀者身歷其境,在腦海中印上清晰影像,以提升文章的情境與美感。傳統對摹寫的分類有5種,分別是視覺摹寫、聽覺摹寫、嗅覺摹寫、味覺摹寫與觸覺摹寫,在國小作文教學上的策略運用如下:
視覺摹寫
將生活中所看到的人、事、物、景的形狀、顏色、現象等視覺感受,加以具體描述,並加入感情,稱為「視覺摹寫」。
教師在教學上可以用「圖影欣賞」的方式,利用人物、景物及顏色的圖片、影片做為引起動機,加深小朋友的印象及提升學習興趣,並與之討論人物的五官特色、身材差異、衣服款式等,或景物構圖、明度、彩度等。其技巧是盡量以文字學為主,色彩學為輔,將繪圖技巧融入視覺描述,讓學生想像自己是一位畫家或攝影師,不同的是將畫作及相片改成文章而已。
學習單的設計可以分成人物、景物及顏色三部分,以先前的圖像為基底,再輔以名家作品的欣賞與仿作,以開拓小朋友的視野。以下用學生「視覺摹寫」的作品為例:一、人物摹寫:她的頭髮是金色的,眼睛有一點咖啡色,好像世界上最美麗的天使。(孫佳琳同學)二、景物摹寫:雨停了,沒多久,天空出現一道彩虹。(吳珮慈同學)三、顏色摹寫:粉紅的蓮花盛開在水藍的湖面上。(謝尚同學)
總之,「視覺摹寫」有生色的作用,讓文章看起來色彩斑斕,充滿美感喔!
聽覺摹寫
把耳朵聽到的各種不同聲音,透過作者親身感受,加以真實描述,使內容生動活潑,稱為「聽覺摹寫」。
教師教學時,可以來一次「音樂的饗宴」,用音樂專輯《森林狂想曲》當作引起動機,讓小朋友閉目再三聆聽,試著找出樂曲裡的蟲鳴鳥叫聲,再以此為引子,導入「狀聲詞」。
動物或是昆蟲的狀聲詞很有很多,譬如:啾啾的鳥叫聲、唧唧的蟬聲、嘓嘓的青蛙叫聲等;再延伸到其他大自然或人為的狀聲詞,例如:沙沙的風聲、嘩啦的雨聲、錚錚的鋼琴聲……這些都可以和小朋友互相討論;最後再請人上台用「口技」模擬各種聲音,會有更好的效果(笑果)。
學習單的設計可用上述的音樂欣賞開頭,記錄所聽到的聲音;其次用「狀聲詞」延伸練習;最後欣賞名家作品,並以仿作結尾。以下用學生「聽覺摹寫」的作品為例:一、蟬在室外「唧!唧!」的開音樂會。(陳亭秀同學)二、「嘓嘓!嘓嘓!」青蛙出來運動了。(吳郁欣同學)三、「吱吱喳喳!吱吱喳喳!」麻雀在早晨為我們唱一首清脆的交響曲。(陳芝叡同學)
總之,「聽覺摹寫」有美聲的作用,讓文章聽起來音符躍動,充滿律動感喔!
嗅覺摹寫
用鼻子聞到的味道,大概有香的、臭的、刺鼻的或腥味等,稱為「嗅覺摹寫」。
在教學上,教師可設計一次「午餐的約會」,利用午餐時間,將食物一一分開盛裝,再分別聞一聞香味、嘗一嘗味道,這是嗅覺與味覺的雙重饗宴。再與小朋友討論他們所聞過的香味,如廚房的飯菜香、大人的香水味、文具或卡片的特殊香味等,以加強「嗅覺記憶」。
學習單的設計可結合學校午餐食譜,列出主食(飯或麵)、菜色一(肉類)、菜色二、菜色三與湯等,以小朋友先備經驗為基礎敍寫,不用要求太過精準;再來可以設計「花香」、「草香」單元,甚至聞了令人作嘔的「煙味」、「腐味」等,有更多元性的嗅覺體驗。以下用學生「嗅覺摹寫」的作品為例:一、走過花園,香味四處飄散,彷彿在人間仙境。(張青貽同學)二、從花園經過,陣陣花香撲鼻而來,令我精神百倍。(劉珀君同學)三、姐姐的拿手好湯「鮮魚湯」,讓這間廚房充滿魚腥味。(張書瑄同學)
總之,「嗅覺摹寫」有溢香的作用,讓文章聞起來香味瀰漫,充滿精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