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9月08日訊】困擾南亞地區數十年、也是印巴衝突的核心問題-喀什米爾問題,似乎透露出一絲解決的曙光。
2010年,印度中央政府指派數名仲介人,與查謨喀什米爾(Jammu and Kashmir)當地建立對話小組,包括記者巴德貢卡(Dileep Padgaonkar)、學者庫瑪(Radha Kumar)、前資訊官安薩里(M.M. Ansari)。最近小組可望提出報告,很可能建議給予當地高度自治,亦即,除國防、外交、通訊之外,查謨與喀什米爾政府將擁有所有事務的專屬管轄權,以解決印度北疆長期騷亂不安的局面。
自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後不久,為爭奪喀什米爾主權曾進行三次戰爭及無數次的武裝衝突。喀什米爾地區77%的人口為穆斯林,傾向加入巴基斯坦;但是喀什米爾土邦辛赫大君(Hari Singh)卻是印度教徒,辛赫於1947年10月26日簽下「加入書」(Instrument of Accession),正式加入印度,也種下衝突的種子。
1949年第一次印、巴戰後,雙方劃定了停火線。自此喀什米爾分為印控區和巴控區,印巴分別在各自控制區內建立了地方政府。1952年,印度和喀什米爾簽署協議,由印度提供保護並確保喀省自治的特殊地位。不過,喀省的自治權因1953年後的多次修憲與頒佈行政命令而遭到稀釋,中央在當地的權力大增。第三次印巴戰爭後,1972年7月,印巴簽署西姆拉協定,同意在喀什米爾地區尊重1971年雙方停火後形成的實際控制線 (Line of Control)。
1989年,穆斯林獨立運動興起,此後20年來,喀什米爾飽受流血衝突蹂躪。由於印度政府的鎮壓,使得當地的人權狀況一度十分惡劣。更由於巴基斯坦支持穆斯林,使得衝突一直無法得到和平的解決,印度一直指控巴基斯坦支持喀什米爾恐怖組織,印巴關係也一直無法正常化。
為了解決喀什米爾問題,印巴兩國領導人和部長級官員多次舉行會談,但一直沒能達成協議。在1999年,還發生了卡吉爾衝突,雙方幾乎已到使用核武的邊緣。而2010年以來,要求獨立的穆斯林與印度政府的衝突,又有升高的趨勢。
印度政府若接受此這次報告之建議,將召回派駐當地的官員,職缺由地方官員替代。最高法院的管轄權及選舉委員會的權限,也將一定程度被稀釋。此與喀什米爾反對黨人民民主黨(PDP)的要求不謀而合,也與該省省長阿布杜拉(Omar Abdullah)所領導國民大會黨(National Conference Party)的要求部分相同。不過,在中央執政的國大黨(Congress Party)卻反對該省進一步自治。
如果喀什米爾得到高度自治,當然對於喀什米爾的和平有所幫助,也可促進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對話。但是,數十年的喀什米爾問題能否就此解決,人們還是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