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安台北特稿)韓國曾經是被台灣民眾所睥睨的一個「半個半島國家」,可現在儼然是東亞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而「韓國」這個名稱的起源也凸顯「大」與「恨」的鮮明對比。
韓國的「韓」在韓文中寫成「?」,就純韓文解釋而言,有「一」、「大」、「宏偉」等涵義;而中文的「恨」在韓文拼法上也為此字。有一種說法是,朝鮮民族自古以來歷經了國仇家恨,造就了他們以「恨」立國,所以就一語雙關地取名「恨國」。
當然這種說法僅供參考,不過若單純從國名來看,也不難了解韓國人對於戰爭的看法,或許這也是他們會在韓國各地建立戰爭相關景點的一項原因,就是要記取戰爭的恨。
韓國的春川市也許對台灣人而言是相對陌生的地方,但如果有看過韓劇「冬季戀歌」就應該略知一二。記者曾在這小城市居留了一年,小而美的觀光型城市很難讓人聯想到它曾被戰爭蹂躪過。
春川在韓戰時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為座落在南北韓交界的要衝位置。南北韓及聯合國的軍力都曾踏足在這塊土地上,導致當時遍地死傷。因此在春川有很多關於韓戰的紀念景點,不論是小博物館、雕像或紀念碑等,多半都是建在當時激戰之處。
還有一座非洲部落風情的建築十分醒目,這是韓國政府為紀念衣索比亞在韓戰時助他們一臂之力,所建的一座小博物館及紀念碑。
這座博物館位於春川一個僻靜清幽之地,就連當地人都鮮少知道。春川最冷可以到攝氏零下18度,當記者散步到這一座博物館前時,實在很難相信「原來衣索比亞也曾出兵韓戰」!
韓國各地有很多戰爭紀念館或相關紀念景點。不可諱言,韓戰是他們的一大傷痛。在首爾龍山就有一座氣勢磅礡的戰爭紀念館,警惕韓國人不要再有戰爭、強調民族一統的信念。
龍山戰爭紀念館是一座如希臘神殿般的建築,氣勢排場不亞於任何一座博物館,裡裡外外的擺設更是琳瑯滿目,令人嘆為觀止。除了戰爭相關事物外,這裡也很像一座歷史博物館,記錄著朝鮮民族自古以來的歷史事蹟。
除了首爾、春川等地有戰爭紀念相關建築之外,「韓國大門」仁川也不遑多讓。仁川除了有國際機場外,也是一個重要樞紐港。當地主要有兩個著名的韓戰紀念景點,一是南邊的「仁川登陸作戰紀念館」、另一是北邊的「自由公園」。
仁川登陸作戰紀念館位在當時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成功執行「仁川登陸戰」地點附近。當年有勇有謀的麥帥排除眾議,堅持在這個號稱全世界潮差最大的地方讓聯合國軍隊登陸,結果空前成功。也難怪韓國人會這麼敬愛這一位「美國戰神」,甚至在自由公園為他建了一座達5公尺高的雕像。
自由公園號稱是韓國第一座西式公園,位於一座山丘上,麥帥擺著他的招牌姿勢,眺望向海的一隅,似乎在「鎮煞」北面的來犯。
韓國如此排外,居然會為一個外國人豎立雕像,可見麥帥及美國對他們的影響力。美軍在韓約有3萬多人,無可否認,這麼龐大的「外籍兵團」總是會鬧出一些風波。有部分韓國人企望美軍能撤出,2005年就曾爆發民眾意圖將麥帥雕像拆毀的暴動。
很難想像,沒有美軍協防的韓國是否能繼續固若金湯地「偏安」?親美、反美的看法也是僵持不下,但就目前看來,美軍若真的「say goodbye」,相信韓國也會徹夜難眠、枕戈待旦吧?
韓國人一般給人印象都是有些蠻橫魯直,但他們也有重情義的一面。
他們除了在各地建立相關紀念物來敬謝當年出兵韓戰的國家外;2010年,適逢韓戰爆發60周年,韓國政府舉辦一系列的紀念活動,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首爾光化門附近的公園,舉辦了紀念韓戰60周年的展示,其中一處有中華民國國旗聳立飄揚,顯示韓國感謝中華民國在韓戰時的各方面支助。
據了解,為了這面國旗,中國大陸駐韓大使館發出抗議,「三令五申」地要韓方將國旗拿下。可畢竟這裡是韓國土地,不是中國的「藩屬」,中共再怎麼囂張跋扈,也鞭長莫及。韓國這種「抗命」行徑一來讓記者感動,二來就是再次顯明「韓國人真的不好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