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0年11月20日訊】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第一篇第三章「利潤率和剩餘價值率的關係」中,表明了剩餘價值率與利潤率並不一致。說明他是知道利潤率與他編造的剩餘價值率根本不相干的。但利潤率體現的是資本的收益,剩餘價值率卻是他說的資本剝削工人的「準確表現」,它們本應表現一致。這種矛盾的陳述在《資本論》中反覆出現。
儘管如此,馬克思仍然不顧矛盾的存在,歪理歪說。他在第三卷第三篇「利潤率趨向下降的規律」中這樣來解釋他的剩餘價值率,也就是資本的剝削程度一定時,如何會出現「極不相同的利潤率」。
他是這樣表述一般利潤率趨向下降規律的:
「剩餘價值率由於不變資本c的大小不等,從而由於總資本C的大小不等,會表現為極不相同的利潤率,因為利潤率P’=m/C。假定剩餘價值率為100%:
「如果c=50,v=100,那麼P’=100/150=66又2/3%;
「如果c=100,v=100,那麼p’=100/200=50%;
「如果c=200,v=100,那麼P’=100/300=33又1/3%;
「如果c=300,v=100,那麼P’=100/400=25%;
「如果c=400,v=100,那麼P’100/500=20%。
「因此,在勞動的剝削程度不變時,同一個剩餘價值率會表現為不斷下降的利潤率。」(馬克思《資本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卷第235—236頁)
「不變資本同可變資本相比的這種逐漸增加,就必然會有這樣的結果:在剩餘價值率不變或資本對勞動的剝削程度不變的情況下,一般利潤率會逐漸下降。」(同上書,第236頁)。
馬克思要堅持他一貫的立場,並且是一種以政治意識定形的立場,就會處處運用他自己發明的剩餘價值理論,並時時用這個理論去勉強其他經濟規律,而不是用這些規律來證明他的剩餘價值理論,他甚至說道:
「利潤率下降—雖然剩餘價值率這時保持不變或提高—是因為隨著勞動生產力的發展,可變資本同不變資本相比減少了。因此,利潤率下降不是因為勞動生產率降低了,而是因為勞動生產率提高了。利潤率下降不是因為對工人的剝削減輕了,而是因為對工人的剝削加重了,不管這是由於絕對剩餘時間增加,還是—在國家對此進行阻撓時—由於資本主義生產的本質必然要使勞動的相對價值降低,從而使相對剩餘時間增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冊第498頁)
在發展的社會生產中,必然表現為勞動的相對價值不斷降低,但絕對價值在上升。馬克思在責難他的仇敵時,不經意地表露出他實際是看到了他處處誹謗的資本自主生產方式的進步本質的,但深刻的意識形態偏見扭曲了他的思維,他依然視而如不見,他並且繼續說:「因為所使用的活勞動的量,同它所推動的物化勞動的量相比,同生產中消費掉的生產資料的量相比,不斷減少,所以,這種活勞動中物化為剩餘價值的無酬部份同所使用的總資本的價值量相比,也必然不斷減少。而剩餘價值量和所使用的總資本價值的比率就是利潤率,因而利潤率必然不斷下降。」(《資本論》第3卷第237頁)。
「在比較不發達的國家裏,勞動的生產率比較低,因而較大量的勞動表現為較小量的同種商品,較大的交換價值表現為較小的使用價值,就是說,工人必須用他的大部份時間來再生產他自己的生活資料或它的價值,而用小部份時間來生產剩餘價值,提供較少的剩餘勞動,結果剩餘價值率也比較低。」(同上書,239頁)
這是不是說,「結果」資本對勞動的剝削或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也比較低呢?他對此止而不談。
並且,對同一個國家的c:v構成的不同階段上,他只說:同一個剩餘價值率表現為一個不斷下降的利潤率,卻避開了c:v的較低階段,即生產率的較低階段,剩餘價值率也較低,c:v的較高階段,即生產率的較高階段,剩餘價值率也較高這一點。
馬克思在他的「相對剩餘價值的概念」這一章(《資本論》第一卷第4篇)中使用了這樣一根線段:a———b——c來表述資本對剩餘價值的佔有。線段ac代表一個假定的工作日,ab段為必要勞動,bc段為剩餘勞動。b在ac中的相對位置就說明了剩餘勞動的相對量,即b向a端移動,表明ab縮短而bc延長,反之則ab延長,bc縮短。馬克思用此說明資本如何通過使b點向a端移動即不斷壓縮必要勞動時間來延長剩餘勞動時間。這就是相對剩餘價值的產生。如果ab即必要勞動時間不變,c超過它的終點而使bc延長,從而也使ac延長(見《資本論》第1卷第258頁),這就是絕對剩餘價值的產生方式。
馬克思用這個abc線段是要揭露資本或資本家的剝削。但在人類的生產勞動中,從來就是力求用少量勞動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人類社會並不是只有資本主義才從事勞動生產,勞動生產是人類的謀生手段。在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中,即使在奴役狀態下的勞動,bc的延長也是有一個最高極限的。在競爭的資本主義勞動中,奴役的消除和物質財富的普遍增進必然會限制它的延長。在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中,這個線段能夠表明的,要麼是資本家強迫工人在總的勞動時間已定時,用增加勞動強度來使必要勞動時間縮短,剩餘勞動時間延長,使剩餘勞動時間相對必要勞動時間不斷增加。
但前面說過,以契約自由為基礎的資本自主生產在這方面的限制是強有力的,就算「資本家所代表的那個東西裡面沒有心臟跳動」(馬克思語),他的資產權也替代不了奴役權,更攀比不上專制權。
因此,資本家只有通過改進生產和通過協調生產來提高生產率,使工人用同樣的勞動強度、勞動時間,或甚至較少的勞動來推動更多的生產資料,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這是資本家追求的,也是人類共同追求的。工人作為為他人出力的勞動者,本身也在積極這樣做,不斷的發明創造和工藝改進,歷史上並不是資本家在做,而是勞動者們在做。這不但給資本家也給勞動者們帶來了利益。可隨著這個利益而來的,卻總有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率的上升。
從人類社會以往生產的經驗來看,如果我們也權當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率是一項經濟參數,那麼在這個剩餘價值率上升的時候,確總會看到生產率也在上升。並且,在社會發展的動態下,在社會生產的發展過程中,隨著這兩項參數的上升,必然有資本一般利潤率的下降。而在社會生產的局部時期,又總有利潤率隨生產率上升而上升的必然結果。在這種生產率和利潤率同時上升的場合,剩餘價值率也從來不甘落後,總是相隨上升的。這種現象到底說明了甚麼?是生產率提高帶來人類文明的發展,還是剝削的加劇在造成人類社會倒退?
馬克思對此回答說:因為資本中不變資本相對可變資本不斷增加,即生產資料相對勞動力不斷增加(馬克思也承認這是生產率提高的表現),在剩餘價值率不變或提高,也就是在剝削程度不變或提高的時候,利潤率必然會下降。
但利潤率體現的是資本的收益,資本在剝削率提高下還降低了它的收益率,這不是說明生產率已大為下降了嗎。可馬克思卻說這是生產率提高帶來的。
這種矛盾的解答在他的巧辯中也能「順理成章」?只可歎中國的「教授」們為了金錢,就不認真理,在政治強制下為了名利助紂為虐,幫助共產黨用這樣的歪理欺騙了中國人幾十年。
在亞當,斯密看來,一般利潤率趨向下降是由於資本積累的增加和隨之而來的資本競爭的加劇。在大衛•李嘉圖那裏,他認為是由於資本的積累,是資本的增殖比人口的增長快,以致對勞動的需求經常超過勞動的供給,因而工資在名義上,實際上以及按使用價值來說都不斷提高—不論按價值還是按使用價值來說,都在不斷提高。他說:「隨著社會的進步,勞動的自然價格總是有上漲的趨勢。
「除原產品和勞動外,一切商品的自然價格都有隨著財富和人口的增加而下降的趨勢;因為,—方面它們的實際價值雖然會由於製造它們所用的原料的自然價格上漲而增加,但是,機器的改良,勞動分工和勞動分配的改進、生產者在科學和技藝方面熟練程度的提高,會把這種增加的趨勢抵消而有餘。」
亞當•斯密正是說明了這樣一種情形:由於資本的增長使生產率提高,資本的競爭又使它們的利潤平均化,這個平均化的過程首先是遏止資本利潤率的提高,同時在勞動人口相對減少時,必然導致利潤率下降。
李嘉圖又強調了勞動者的實際收入不斷提高,因而利潤率必然會不斷下降的看法。他和斯密的用語不盡相同,但觀點確是一致的。
人類社會的生產和消費也說明了這樣一個規律或必然趨勢:隨著資本積累的增加,使生產工具和生產工藝的改進成為可能,一定量物質財富中需耗費的勞動量就會隨之減少。即社會產品相對人口增加,使資本相對勞動力也增加,社會總的物質財富中需供養的人數相對變小。這時在相對較少的人口下卻有一個不斷增加的消費品產出量,當這些消費產品和資本充裕到一定程度時,資本的利潤率就必然會下降。
因為資本利潤率的下降,是同樣或更好的產品價格不斷下降直接導致的,這下降的產品價格目的是為了吸引消費和與其他資本競爭,實際效果是從比率上將資本的部份利益讓給了勞動者。
這時資本要維護自己的利益和爭取生存,是從利潤量的增加上來實現的。
一方面,一般利潤率的不斷下降標明勞動人口的生活狀況不斷得到改善,另一方面,資本利潤量的增加又使積累增加,從而使投資不斷增加,生產工具和工藝不斷改進,生產率不斷提高,再繼續使物質財富量增加,利潤率再下降。這正是一種繁榮的景象。
只要生產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消費,資本一般利潤率的下降就必定表明社會總消費量上升,表明資本相對人口(或勞動力—實際是一回事)增加時,該資本領域內的勞動人口的消費數量增加。而這時也只有在利潤量上升的前提下,生產率才會繼續保持上升,利潤率再繼續下降。如果利潤率下降中也同時有利潤量下降,那我們就會看到,生產將下降,繁榮將不復存在。
以上是社會生產在發展的動態下,資本在生產資料相對勞動力,也就是馬克思說的不變資本相對可變資本增加時,一般利潤率隨生產率上升而下降的原因。由於在這種情形下,按照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他的剩餘價值率—即他說的勞動力受資本剝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資本家剝削的程度的準確表現—也相應上升,這本來是一件令他難堪的事,但他卻能從容敘述,使粗心的讀者,更使盲從的,更多是在政治強制下不得不盲從的讀者盲目信從。
另一圖,即圖乙表明的,是在社會生產的局部時期,同行業資本中在生產資料與勞動力,也就是馬克思的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比例不同的資本之間的經濟狀況和「剝削」狀況。
在資本的競爭中,利潤率往往由於競爭造成不平衡,卻又總由競爭而平均化。當一個資本裝備了比同行業其他資本先進的生產設備,必然使它的生產資料相對勞動力,或不變資本相對可變資本增加。這個資本就會在圖乙的橫軸上向右端移動。
自然如資本所願,它的生產率就會得到提高,它的利潤率也相對過去或相對其他生產設備落後的資本向上移到一個較高的點上。
如果一個資本要想具有社會平均利潤率水平,它就必須使它的生產設備、生產工藝,即它的生產資料配備要具有社會平均水平。
如果一個資本要獲得超額利潤率,它就必須配備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採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即它的生產資料配備要超過社會平均水平。
這時這個資本的生產資料,即馬克思的不變資本當然就會增大,而所使用的勞動力,即馬克思的可變資本相對就會減小。那麼它的表現又會如何呢?恰如圖乙中顯示的那樣,它的生產率、利潤率和剩餘價值率都會同時上升。
圖甲和圖乙都表明了不同生產力水平下資本的經濟狀況和「剝削」狀況,它清楚地說明,馬克思的所謂剩餘價值率始終都與生產率相隨上下。也就是說,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率與生產率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完全同步,卻與利潤率完全無關。
如果某個資本不是通過增加生產資料部份的投資來改良設備和改進工藝,而是採用比如某項發明在投資不大的情況下同樣也獲得了較高的生產率,也就是這時資本的所謂不變部份和可變部份仍然保持原來的一般水平,這時由於發明帶來的生產率提高,這個資本一樣可以獲得一個較高的利潤率,但這時這個資本也一樣會隨著生產率提高有一個相應較高的剩餘價值率。
這種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呢?馬克思的所謂剩餘價值率會不會就是變換了一個花樣的生產率的表現呢?或者,剩餘價值率會不會就是生產率?
我們如果認識一下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率的計算方法,一切也就清楚了。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把資本C分解為不變資本c和可變資本v,即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用公式表示就是:C=c+v。把資本的利潤、利息、地租、甚一稅、國稅、地稅等等稱為剩餘價值m。
他提出了兩種計算剩餘價值率的方法。一種是貨幣量表現或代表資本各量的計算方法,他把這種方法稱為物化勞動計算法,即:剩餘價值率C’=m/v;另一種是用勞動時間分段劃分的計算方法,他把這種方法稱為流動勞動計算法,即C’=剩餘勞動/必要勞動。
第一種方法中,剩餘價值m與可變資本v的比能直接看出生產率的高低,或直接表現的就是生產率的高低,我們在前面(第十二節)已經詳細瞭解過。在這裡我們再認識一下第二種即流動勞動的計算方法。
馬克思把一個生產週期完成後的產品價值中產生用於支付工人工資部份的勞動,稱為必要勞動部份。也就是說,一個生產週期,無論它是一週,一天,還是一個月,它在這個期間平均生產的產品價值中,包含有工人領取的工資部份,有生產資料投入部份,它們包括原材、輔料,能源消耗,機器、廠房折舊等等,餘下的就是剩餘價值部份。
馬克思把中間的一項即生產資料部份令它們為0。道理很簡單,因為馬克思說,「它們在價值形成中不起作用」。並且他說,資本家在計算利潤的時候,也是把生產投入的全部資本都歸0來計算的(參見《資本論》第一卷第三篇第七章,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240-241頁)。他在這裡只是把生產資料一項歸0,應該比資本家更講道理。
但是在計算資本的利潤率時,資本專家們確不會這麼幹,他們不會忽視更不會看不見資本投入的作用和結果,不會看不見每一個利潤分子都是投入的資本分子的結晶。而馬克思只看得見勞動分子的結晶,勞動力創造了勞動力自身的價值後,它的任務就完成了,多勞動的部份就是資本強迫勞動力創造的剩餘價值。「這些剩餘價值被各種人用各種藉口瓜分掉」了。馬克思這樣說(《資本論》第一卷同上247頁)。
這個理論對於今天的馬克思主義共產黨會如何看待呢?他們甚至還等不到工人們創造完自身的勞動力價值以前,就迫不及待地強迫工人們開始剩餘價值的生產了。這個時候,他們是不會把生產資料歸0的,因為這便於他們要求工人更多地勞動,不計報酬。但在生產資料被共產前,它們就必須歸0。
這樣,流動勞動方式的剩餘價值率計算就只剩下兩部份勞動,一部份是工人領取的工資代表的產品價值部份的勞動,即工人為了創造他們的勞動力價值耗費的勞動,這部份才是他們的必要勞動,在一個生產週期中它所佔的時間段就是必要勞動時間,另一部份就是工人白替資本家幹活的剩餘勞動時間。馬克思說:「因為可變資本的價值等於它所購買的勞動力價值,因為這個勞動力的價值決定工作日的必要部份,」那麼,一個工作週期的全部產品價值耗費的生產時間,減去生產工資部份的必要勞動時間,就是生產剩餘價值的剩餘勞動時間。馬克思為此結論說:「剩餘價值和可變資本之比等於剩餘勞動和必要勞動之比,或者說,剩餘價值率m/v=剩餘勞動/必要勞動。」
儘管在馬克思的計算中,這兩個比始終沒有相等過,但他還是堅持它們永遠恆等。
就算馬克思的道理成立,一個資本投入後,完成的一個生產週期中,勞動者為了自身的報酬部份,無論是馬克思說的再生產勞動力的價值極限,還是一個時期勞動力的一般價值,只要這個量能確定,只要這個量能代表勞動力價值,那麼,它再生產的剩餘產品價值量越大,就足以說明它的生產率越高,而很難如他說的,是剝削程度的準確表現。
為了證明這一點,我們綜合馬克思的兩種剩餘價值率的計算方法,也就是他的物化勞動和流動勞動的計算方法,用馬克思陳說剩餘價值使用的線段a——–b—–c來說明他的剩餘價值率與生產率的關係。
我們假定ab段代表生產資料,即馬克思說的不變資本,bc段代表勞動力,即馬克思說的可變資本,ac就代表總資本。
在一定資本量ac下,如果b=a,那麼這個資本就全由勞動力構成,這種狀況我們大概只能在奴隸社會的最早時期或者是原始社會中才能看到,稍晚時期的奴隸制社會都至少令b≠a,因為銅、鐵的出現使由它們鑄制的工具已廣泛使用。
當然b也不可能(至少在今天還不可能)等於c,因為現在的無人工廠至少還不是絕對的。於是,b既不等於a,也不等於c。但b並不是一個自由電子,它是一個被束縛力很強的社會生產力水平約束著的電子。於是,ab:bc的大小就不是在受個人意志所支配,而是被社會生產力水平所決定。對單個資本來說,則由其本身的生產力水平所決定。
我們看到,ab段代表的是生產資料,即不變資本,它由機器、廠房和原材輔料等構成,bc段代表的是勞動力,它由支付給工人的工資來表現,也就是馬克思說的可變資本。對一個資本來說,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貴賤,可能因不同時期的價格波動影響而從貨幣量上左右這個線段,我們撇開這些,只從純粹的形式上來分析。
如果ab小於bc,那就是大量的勞動力使用粗笨的生產工具的勞動狀態下,生產率自然十分低下。如果ab大於bc,那就是少量的勞動力使用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生產工具的勞動狀態下。並且b越是接近c,也就是ab越是大於bc,生產工具的效率即自動化程度就越高,生產率也就越高,一定量勞動創造的物質財富就越多。
但bc是資本中使用的勞動量,也就是馬克思的可變資本,馬克思用英文字母v來代表它,用它來做計算剩餘價值率的分母,而把資本的利潤以及全部收益統稱為剩餘價值,用英文字母m來代表它,用它做計算剩餘價值率的分子,即m/v。我們看到,當資本中的ab不斷相對bc增大,也就是生產資料不斷增加時,分母v在不斷變小,而分子m卻在生產資料不斷增加帶來生產率不斷提高時和利潤量不斷增加時都會不斷膨脹。儘管此時利潤率不一定提高甚至降低時,也是如此。
於是,生產率越高,社會生產或資本創造的物質財富量越大,m比V必然相應增大,也就是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率也相應增大,按馬克思的理論就是資本對勞動的剝削越加殘酷。如果我們把現代出現的無人工廠拿來比較,是不是說這種跨越時代的高生產率已經使資本的剝削就到了它「罪惡」的頂峰了呢?
馬克思通過對資本生產率的變換表述,自以為是地誇耀是他發明的剩餘價值理論,並用他的剩餘價值理論以否定資本剝削為名,否定了人類社會生產率的發展。這個反動理論欺騙了中國人60年,並且還在繼續欺騙。
從我們人類的整個生產史來看,生產率提高都是生產工具和生產工藝改進直接帶來的,勞動者科技知識和熟練程度的提高也是通過工具和工藝的改進體現的。這個改進過程都直接表現在資本中生產資料的增加上,通過生產工具和工藝的改進使等量勞動推動更多的生產資料。也只有這樣,才能使一定量勞動創造出更多的物質財富。
而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卻把這個改進過程,把生產率的提高結論為資本對勞動的剝削在加劇。他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分割,以及對此的種種妄論,正是對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非難,由此造成的惡果是巨大的,它不只禍害了一個民族,它使整個人類都蒙受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