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smo.com)
【大紀元6月30日訊】 据全國“少工委”的一項統計,在我國現有的3億學生中,被老師和家長列入 “差生”行列的學生已達到5000万人,每6個學生中就有一個差生,他們在學 業上不再被認為有什么希望,而業已成為家長和老師的“問題孩子”。《北京青年 報》報道:有統計,這一總數相當于1個法國、10個瑞士、100個盧森堡的人 口數。
第一部分:新聞背景
案例一:北京 望女成鳳恨不成媽媽吞下安眠藥
昨天是中考第一天,走進考場的彬彬或許心事重重,因為不久前与媽媽發生了 爭執,媽媽憤而服下大量安眠藥。6月11日,對于家住丰台區就要參加中考的女 孩彬彬來說,是個傷心的日子。本想安心复習的她怎么也沒想到,因為自己的學習 成績最近掉了下來,一向疼愛自己的媽媽竟然會吃安眠藥想要自殺,對于這件事, 彬彬覺得自己的責任很大,“是我害了媽媽。”
昨天記者從丰台巡警丰002車組了解情況,据當時解救彬彬媽媽的巡警和通 訊員張素清向記者介紹,在接到報警后,巡警火速赶到了現場,吃下安眠藥的彬彬 媽很沖動,站在屋中間,手拿水果刀和剪子絕望地喊著:“誰也不能過來!”彬彬 的媽媽一向很重視女儿的學習成績,臨近大考,母女都越發焦慮起來,可近几次的 模考,彬彬的成績屢屢不佳。6月11日中午,在吃過午飯后彬彬媽又忍不住嘮叨 起女儿的學習問題,女儿听后心煩不已。積壓在母女之間的火气一下被點燃,母女 大吵,站在一旁的爸爸也參与到了爭吵中。終于媽媽在十分沖動的情況下服下80 余片安眠藥。
事后,彬彬一家壓力很大,記者本想見到一家人,不料,赶到時鎖著的大門拒 絕了記者的走訪。
案例二:為保升學率深圳一中學動員1/3學生放棄升學考試
近日,深圳某中學一位初三的女學生芳芳在報名參加升學考試前,老師竟然把 其家長請來參加“專門會議”,動員芳芳不要參加中考,以免影響升學率。据悉, 該年級200多人中,成績倒數70名內的學生都參加了這次“動員會”。老師對 芳芳的母親說,如果芳芳不參加中考,就可以拿到初中畢業證;如果她執意參加中 考,若考不上高中的話,學校將不發畢業證。老師還私下說,雖然現在不能留級, 但不參加中考,以后還可以跟讀。芳芳所在的班級共有40多人,她的成績在班上 是倒數第七八名。据悉,這個班被老師動員不參加中考的學生就有7位。
對此,本報記者也向有關部門咨詢了解到,雖然按規定學校的升學率不作公布 ,并不表示不作統計。很多學校提倡素質教育,并沒有放松對教師的考核,而學生 成績是重要參數,教師的獎懲甚至任免并沒有与升學率脫鉤,這种讓“差生”回避 考試的現象在一些學校依然存在。
第二部分:調查 因為是差生,很多孩子無法得到老師的青睞,成為了班級的“多余人”;因為 是差生,這些孩子很少見到父母的笑顏,成了家里的“煩心病”。這樣的現狀說明 差生問題無疑已經成為一种社會問題,有心理學家還專門對差生的狀態進行了歸類 ,大致表現為:
差生一般与父母難以溝通;差生有濃厚的厭學情緒;差生容易自暴自棄;差生 不服管;差生難以進入進取狀態;差生的心理品質和健康品質發育不良;差生處于 集體的邊緣狀態,無法找到自己的定位。
究竟差生是一群什么人?應該如何看待他們?他們到底可不可教,還能不能成 材?差生真的是通常所說的那樣,他們都是天生不學好?還是天生學不好?就此, 記者走訪了通州二中优秀教師李圣珍老師(經她領養的50多名被父母視為“無藥 可救”的“問題孩子”如今已大半考入國內重點大學,許多曾經被老師評判為“沒 希望”的“教育棄儿”在她的教育指引下變成了班里的“希望之星”)以及教育學 者和相關人士。
第三部分:爭議
爭議一:造成“差生”是誰之過 李圣珍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會的父母
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就成為那种像家長期望的社會化程度很高的角色。而且家長 所追求的許多東西与孩子所期盼的往往大相徑庭,尤其是成人們的很多思想是極其 功利的,比如說,家長總是跟孩子說:好好學習就可以找到好工作,成名成家,榮 華富貴,光宗耀祖,不好好學習將來就會下崗,只能練攤賣油餅;可以說,差生問 題的造成其實是孩子在被迫進行社會化過程中出現偏差的結果。所以,教師應先從 自身進行自我教育開始。教師最基本的是培養自身的品格。
社會評論家、清華大學教授秦暉:不能把板子都打在教育一家身上
中國現階段差生問題的确很嚴重,這就表明我們的教育的确有問題,但這不全 是教育界本身的問題。有沒有一個鼓勵創造的氛圍至關重要,只有這樣,那些有特 長的孩子才能個個變成好學生,否則,差生問題就會永遠存在下去。這不是教育部 門一家可以解決的,不能把板子都打在教育一家身上。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副教授石中英博士:“差生”的說法帶有侮辱性
差生也是人,不能將他們划為二等公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人。憑什么要 將孩子分成三六九等,這是一种對人的不尊重。而且,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身心 和諧、人格健全的人,區分差學生、好學生已經偏离了這一目標。教育的前提是理 解人、相信人、尊重人。來自于成人社會的傲慢与偏見造就了“差生”的標簽,也 讓他們抬不起頭來。
爭議二:差生是因為天生不學好?
《每個父母都能成功》的作者、記者周興旺,李喜:沒有天生不上進的孩子
我們采訪李圣珍老師,一個突出的感受是李老師從來不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 更沒有將誰貼上“差生”的標簽。經李老師之手調教的50多個所謂的“差生”, 個個都有脫胎換骨的進步,而且許多孩子從過去的厭學、逃學,變成了愛學、搶著 學,這些都生動地說明,天生不思進取的孩子是沒有的。李老師常說:缺點只是孩 子的特點,只是孩子的潛力增長點。孩子學習成績上不去,說明他在這方面很有潛 力可挖,不僅不可怕,反而說明孩子在這方面大有前途。只要引導方法得當,孩子 在基本素質方面獲得全面進步是完全可能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雷頤研究員:我贊成家長都來學做一下私塾先生 我贊成家長們都來學著做一做私塾先生,不是將家庭作為第二教室,而是將家 庭開辟成第二洞天,成為孩子修身養性的新天地。這其中的關鍵是父母的教育方法 一定要得當,尤其是不能把自己當成“第二班主任”。在學校教育普遍實行急行軍 的時候,家庭教育首先應該成為孩子休養生息的地方,最好少在家里再開辟“第二 課堂”了。
爭議三:拯救差生有沒有捷徑?
六一節期間,儿童問題再一次引起社會各方的注意,有媒體報道:對130余 例14歲以下“差生”進行智商測定和跟蹤調查顯示,只有20%學習態度不端正 ,20%存在智力障礙,剩下60%的孩子則是存在各种學習障礙。据了解,目前 平均每個班級中便有2至3名患有不同程度學習障礙的儿童。近日,由于大考臨近 ,許多學生還主動上醫院挂號看“心病”。有的孩子之間見面干脆就問:“你知道 你的成績為什么一直不好嗎?一定是得了什么心病。”究竟孩子的“心病”有多重 ,記者采訪的兩位心理學專家都很反對把“學習障礙症”這种說法擴大化。
儿童心理研究專家徐岫茹說,孩子是否有學習障礙症,要多方面的考查,有學 習障礙症的孩子不足1%,而有的校長講達到10%,徐教授認為這太夸張了。 其實孩子學習不好,大部分是因為心理上的原因。對于學習不好的孩子要先看 看他的智商有沒有問題。徐教授指出:有的孩子記不住作業,寫字不規范,往往是 家長對孩子太過溺愛,讓孩子形成不了好習慣。
首都師范大學的胡玉順教授反對籠統地不加分析地談“學習障礙症”。胡教授 說,“症”是机體病態的反應,而“學習”是活動、行為的過程。而許多學習障礙 症則沒有達到這种程度。造成孩子學習障礙的原因是有社會、心理、生理、教育各 個方面的因素影響。
看“心病”成了孩子們考前的綜合症,一些家長甚至以為:如果知道了孩子哪 儿有毛病,成績就能上去了,真是這樣簡單嗎? 李圣珍老師:8點建議可供家長參考 這种做法很不可取。對家長而言,我總結了8點方法供家長借鑒:第一,家長 要和孩子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平等,而不是一种對孩子居高臨下或對孩子俯首帖耳等 所謂“平等”;第二,家長不要向孩子發泄自己的喜怒哀樂,孩子不是你情緒化的 傾瀉對象;第三,家長一定要成為孩子的情感歸宿,如果父母在情感上不受孩子的 信賴,孩子就會“移情別戀”;第四,孩子遇到困難時,切忌批評指責,而是要用 具體措施去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第五,輔導孩子讀好書可以加速其靈魂塑造,父母 每天都要和孩子一塊讀好書,讓書籍成為孩子的精神導師;第六,請真誠地贊揚孩 子的优點和進步,學會賞識你的孩子;第七,不可對孩子期望過高,動不動就与別 人攀比,要求孩子去做那些高不可攀的事情;第八,不要對孩子說,這不行,那不 行,這里危險,那里不能動,要鼓勵他們去探索這個神奇的世界。 ?
原載《北京青年報》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